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60353/2022-00285 [ 发文字号 ] 丰都府办发〔2022〕32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体育、广电、出版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政府办
[ 成文日期 ] 2022-11-15 [ 发布日期 ] 2022-12-02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60353/2022-00285
[ 发文字号 ] 丰都府办发〔2022〕32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体育、广电、出版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政府办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11-15
[ 发布日期 ] 2022-12-02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有关单位: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已经中共丰都县委十五届常委会第21次会议、县第十九届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1115

(此件公开发布)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篇 发展环境与总体要求 3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3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2

第二篇 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强县 22

第三章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23

第四章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25

第五章 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28

第六章 推动体育产业提档升级 32

第三篇 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36

第七章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36

第八章 实施丰都旅游精品工程 38

第九章 提升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48

第四篇 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55

第十章 推进文体旅创新融合发展 55

第十一章 加强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 63

第五篇 规划实施 67

第十二章 实施保障 67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库 73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十四五”文旅规划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及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展望“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也相应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机遇。

基于此,《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应起到承前启后、融合发展、创新引领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和要求;重点把握好新时代文体旅发展的新特征、新方向和新使命,总结好全县“十三五”发展成果与问题;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创业、文化创意两大行动,着力打造长江历史文化旅游线、龙河峡谷生态旅游线、南天湖高山度假旅游线三条文旅线路,抓好文旅产业发展、文旅项目建设、文旅活动举办、文旅产品打造四大重点,在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发挥好节点城市作用,主动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利用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站位、高标准推进全县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着力探索新模式、打造新名片、树立新标杆、培育新业态、营造新热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重庆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作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范围为丰都县行政区域。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重大项目等,是“十四五”期间引领丰都县文体旅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篇 发展环境与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丰都县开启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要把握发展大势,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渝东北文化高地,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谱写丰都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新篇章。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取得的成绩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9.05亿元,约占GDP2.7%,比“十二五”末期分别增长273.8%0.59%。新发展文化企业561家。全县体彩网点达到57家。体育市场主体突破100家,年产值近5000万元。全县文化体育经营单位500余家,从业人员3900余人,其中新增规上企业8家。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和旅游人次均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丰都县旅游综合收入约91.46亿元,接待游客规模达1860万人次,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125%82.8%2020年,丰都县旅游人均消费额约492元,较“十二五”末期增长近百元,年均增长率约4.3%

1-1 丰都县文化及相关产业经济指标

名称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亿元)

2.15

4.01

5.86

6.63

7.303

9.05

8.8226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

1.5

1.535

1.57

1.73

2.39

2.7

2.35

数据来源:《2015-2021年丰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 丰都县旅游经济指标

名称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旅游综合收入(亿元)

40

48.9

63.1

80.2

90.3

91.5

114.8

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

/

22.21

29.1

19.5

12.6

1.3

23

国内外游客(万人次)

1000

1126

1381

1653

1835

1860

2300

国内外游客增长率(%

/

/

22.7

23.91

11

1.4

23.65

旅游人均消费(元)

400

434.3

457.0

485.4

492.1

491.7

499.13

旅游人均消费增长(%

/

8.58

5.22

6.21

1.39

-0.08

1.51

数据来源:《2015-2021年丰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硬件设施日益完善。全面建成3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330个村(社区)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每万人占有“三馆一站”面积突破475㎡。丰都图书馆、文化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建成一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数字电影院。完成体育场、体育馆、文化馆、市民健身中心等大件建设,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按照“七个一”标准完成34个行政村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80%,筹资554万元为277个行政村配备文化器材。建设了22个社区健身点、17个乡镇(街道)健身广场。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县人均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1.85㎡,增加0.54㎡。全县旅游交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涪丰石和丰忠高速公路、马厢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丰彭路、丰石路、垫道路等省县干道提档升级,通村通畅率达到100%,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开启山东-丰都旅游专列,填补我县旅游专列空白。

公共服务有效提升。“三馆一站”常年免费提供阅读、培训、辅导、讲座、展览等服务内容,县图书馆、文化馆工作获评全市图书馆、文化馆考核一等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大幅改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持续开展,巾帼夜校成功创建为国家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年均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超过60场,每年开展送图书、送演出、送电影等“五送”活动达1000场次,围绕“上善”文化开展朗读等活动500多场次。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累计举办数千场流动文化演出活动,放映近4000场惠民电影。成功举办丰都庙会、夜游鬼城等大型文化活动,创新试办“线上庙会”,直接带动线上消费112.4万元。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两次“双晒”活动,先后获评全市最佳创意奖和最佳营销奖。积极举办包鸾镇廊桥故事会、仙女湖火炉龙门阵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全县大部分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场地已面向社会开放,县体育场、馆均已实现全年免费开放350天以上,每年接待健身市民90万余人次,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到53%以上。成立丰都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乒乓球协会、门球协会等18个协会组织,会员近3万人。每年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200多场次,先后举办乒乓球、篮球及围棋等区域性交流赛,启动南天湖冰雪运动赛事活动。组队参加2020中国体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届“钓鱼城杯”象棋团体赛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全县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多类度假产品,打造智慧旅游系统,全县迈入旅游发展快车道。据《重庆市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调查报告(2020·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县旅游综合服务得分为94.09分,比“十二五”末提高6.33分。

旅游品牌创建卓有成效。南天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获评“武陵山十佳人气景区”。全县4A级景区数量达4个,比“十二五”末期增加2个。名山、雪玉洞、南天湖入选“武陵山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丰都庙会”与9个城市共同组建“中国庙会联盟”。龙孔镇凤凰村、南天湖镇南天湖村入选首批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双路镇莲花洞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三建乡绿春坝村荣获“2020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生态类)”称号。丰都旅游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与墨西哥瓜拉华托市开展友好协作,央视《城市11》栏目对鬼城名山与墨西哥进行联动宣传丰都旅游形象宣传广告在中央电视台1套、重庆卫视、新华网、中国旅游报推出。

产保护工作稳步开展。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镇遗址护坡挡墙工程、完成汇南墓群环境整治工程,启动汇南墓群总体保护规划工作等;公布第四批、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5处;完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划定,树立保护标志牌;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实施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对20余处三峡后续地下古遗址、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商周至明清时期各类文化遗物2675件套;积极争取国家级资金,完成馆藏文物修复项目9个,修复陶器、铁器、铜器880套(990件),妥善保管好馆藏文物安全,确保了文物库房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新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项,超额完成了“十三五”目标,完成率达106.7%;新增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1项;认定14个县级非遗项目16名传承人为第三批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建成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实施了龙孔戏牛舞、楼子山迎春狮舞会抢救性保护项目;建成市级生产性保护基地 1个、市级非遗传习所3个,评定命名县级非遗教育传承基地2个,包鸾竹席传统技艺入选重庆市首批传统工艺目录;编辑出版非遗丛书2.5万册,发放到校园1. 8万册;南天湖度假区建成全县首个市级文旅融合非遗曲艺书场。

文艺创作欣欣向荣。积极推动创作扶持引导,繁荣文艺迈开新步伐,县委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丰委发〔201723号),县政府出台《文艺精品扶持暂行办法》(丰都府办发〔20199号),为我县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增强了保障。狠抓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文艺领域收获新成果,摄影作品《无臂男儿用双脚撑起一个家》获市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和重庆市艺术奖。围绕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抗疫精神等创作文艺作品10000余件,《石工号子》《中国春联》等近3000件文艺作品在市级以上展演、展示、获奖或主流刊物发表。出版《名人笔下的丰都》《丰都近现代美术作品集》等专集、专著。持续编印《丰都文艺》刊物。广泛开展主题文艺活动,文艺惠民取得新成效,开展“知名作家看丰都”、“重庆市南天湖杯歌手大赛”、“丰都县钢琴大赛”、“丰都县原创文艺作品展演展示”“传统戏曲进校园”“丰都县曲艺大赛”等活动100余场,吸引了市内众多爱好者参加。

广电工作扎实推进。全县有线光纤网络乡镇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90%,有线电视安装入户13万余户。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全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基本形成了“有线、无线、直播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协调发展”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体系。

机制改革初见成效。完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落实文物保护公益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取消下放一批审批事项。健全部门间协同配套放权机制,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简化规范中介服务。用好周一微朝会、周末微讲坛、文化微信群等平台,发挥法律顾问、内审人员等作用,廉政、法治等意识明显增强。实践经验入选全市《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两学一做”文献》。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出台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3项,推行“上门服务”等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产业经济增长乏力。一是产业规模偏小。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不足3%,全县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不足1%,游客接待量及旅游综合收入在全市排名均靠后。二是市场主体较弱。2020年,全县文化产业相关市场主体约600家(规上8家),体育相关市场主体约521家(近20%2019年注册成立),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大型体育企业不多。三是专项经费不足。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比重全市最低,旅游宣传营销经费仅包括庙会和电视媒体宣传营销。项目建设资金,特别是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及配套设施资金严重不足。四是产业人才缺乏。产业型专业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差强人意。五是产业配套不够。文体旅产业园区不够,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展示、服务、孵化、生产和交易的平台尚未建立,产业基金供给不充足不稳定且运用效率较低。

公共设施体系不全。一是公共文化设施相对缺失。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展览馆、剧院、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配套缺失,现代传播体系、互联网文化建设有待完善;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投入滞后,没能发挥新农村文化主阵地的作用。二是公共体育设施配置较低。县体育场馆规模小,功能配套不足,在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居民人口不断地增加情况下,已不能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基层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部分村无任何体育设施。三是公共旅游设施配套不足。无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没有四星级酒店及大型会展中心,商务旅游接待能力弱;全域旅游导认标牌、咨询服务、停车场、观景平台、智慧旅游等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文旅产品打造不精。丰都特色文化缺乏系统集成,原创力不足,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少。景区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且品质参差不齐,缺乏创新和特色。文旅产品以“门票经济”为主,二次消费产品开发供给不足。本土文化、饮食文化、景点文化挖掘转化不够,旅游产品缺乏“灵魂”。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乡村旅游建设发展滞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特色文化赋能不足。鬼城和庙会作为丰都县辨识度较高的两张核心文化名片,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和创新活化,对文创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体验等领域的赋能不够。产业融合程度不足,新技术、新模式、新资本等要素及关联产业未能有效融入在地文化,没有形成“文化+”的产业规模效应和融合效应。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丰都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面临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家层面看,党和国家对文体旅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文体旅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和国家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大力促进文化、广电、旅游与体育发展,制度设计和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完善。

从区域层面看,多级国家战略彰显时代发展机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从中央层面为丰都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和动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为丰都在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从市级层面看,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带来产业升级新机遇。丰都地处重庆地理中心,紧邻大都市、深处大三峡,背靠大武陵,是“融入主城、联动两群”的联结点,是主城都市区“溢出效应”的首要承接地。从县级层面看,近年来,丰都县推动旅游景区建设量质提升,宣传营销走出国门,加快乡村旅游业品质化发展。大力实施精品景区工程,果断收回名山景区经营管理权和南天湖旅游度假区开发权,由县属国有企业盘活闲置资源,稳步推进大名山景区提档升级,全力推动南天湖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雪玉洞景区实施升级开放,全县旅游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面临的挑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提速增长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一大环境必然对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国内疫情形势仍有起伏,预计“十四五”期间特别是前期,新冠肺炎疫情仍会成为文体旅产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提振的最大挑战,对入境旅游和市外国内旅游市场拓展带来许多压力和困难;全市各区县都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都在朝着文化强区(县)、国际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既定目标加快推进,丰都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文旅要素和人才聚集、国际国内市场拓展等日益激烈的竞争挑战;文体旅需求日益向精致化、定制化、个性化和体验式等演化,文体旅产品和业态创新面临新的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各项部署,遵循市委书记陈敏尔对丰都提出的“山水丰茂、物产丰盛、人文丰厚”美丽丰都建设要求,围绕“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定位,紧扣文化、体育、旅游发展主题,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高站位、高标准推进全县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奋力开创丰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发挥党和政府在文体旅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体旅发展工作格局。主动在服务全国、全市战略中挖掘着力点、找准结合点,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机遇,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服从服务、对接落实中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共赢发展。

坚持协同发展。强化“一盘棋”思想,树立一体化理念,找准对接合作共振点、共赢点,加强战略协同、规划衔接、政策沟通和工作联络,加快推动与四川各地、“一区两群”及邻近区县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坚持融合创新。促进文旅体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相互依托,在产业中解决事业的问题,在解决事业问题中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文体旅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科技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区域融合。

坚持特色发展。挖掘富有丰都本地特色的文体旅要素,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立足定位、找准方向,持续推进文体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文旅体规模化、个性化、体系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坚持市场规律。尊重优胜劣汰市场法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和完善开放包容、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主体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文体旅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依法治理。遵循文体旅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落实文体旅发展载体的属地管理要求和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全社会发展共识和管理法治意识。

第三节 发展定位

一、总体定位

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顺应景区旅游向空间旅游、休闲度假转变的发展趋势,突出主城都市游、长江三峡游、渝东北渝东南生态游重要战略支点地位,全面挖掘丰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文化创意”和“旅游创业”行动,积极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让丰都旅游风行天下、享誉世界。

二、形象定位

名山名水·丰收之都”

充分挖掘丰都特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及产业发展趋势,聚焦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围绕“文化体验游、康养度假游、科普研学游、美丽乡村游”四大方向,塑造丰都旅游形象。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创业、文化创意两大行动,着力打造“一园三线”,抓好文旅产业发展、文旅项目建设、文旅活动举办、文旅产品打造四大重点工作。

文体旅产业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力争到“十四五”期末,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2.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8%。旅游接待人次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75亿元。

现代公共文体旅服务体系完成构建。全县重大文体旅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全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达到市级标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覆盖率达100%,形成标准统一、功能综合、便捷通达的城乡惠民文化体育服务网络,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

文体旅品牌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市级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市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创建4A景区1家、3A景区5家。

2-1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创建目标体系

创建目标

数量

名称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丰都县

市级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

丰都县

市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

中心城区

4A级景区

1

南天梦想城

3A级景区

5

小官山古建筑群民俗文化园、陈国勇艺术馆、牛牵峡漂流、三建乡绿春坝村保家楼民宿、石里红枫景区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4

核心区:南天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九重天森林康养基地、龙河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莲花山康养旅游区

依托区:丰都县城区

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1

南天湖景区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1

南天湖度假区

农文旅融合旅游重点乡镇

11

南天湖镇、仙女湖镇、三建乡、太平坝乡、武平镇、都督乡、双路镇、栗子乡、三元镇、包鸾镇、青龙乡

文旅融合示范园

2

小官山古建筑群民俗文化园、名山文化创意产业园

五星级酒店

1

戴斯酒店

文体旅精品创作生产体系日趋完善。文化研究、原创能力和版权保护水平显著提升,国际精品体育赛事成功推出,旅游景区示范评级再创新高。

现代传播体系逐渐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齐兴共荣,基本完成出版广电全领域全媒体转型,运用网言网语、动漫、歌曲、短视频等方式推介丰都、展示丰都,常态化与大型旅游平台、主流媒体、新兴媒体等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丰都国际知名度、社会美誉度。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全县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整体改善,“文物活化”“非遗活态”实现突破,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机制更加高效,更加彰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风采。

文体发展保障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深化文化体育体制改革取得全面进展,文体发展政策体系化,文体行业治理现代化,文体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2-2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指标

单位

属性

十三五”完成值

十四五”目标值

备注

公共文化服务

每万人占有“三馆一站面积

平方米

约束

475

776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小康社会监测指标

人均享有公共图书馆藏书

约束

0.7079

0.8814


人均享有“三馆一站服务

预期

2.61

3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市民综合阅读率


预期

51.34

60


公共体育服务

全县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平方米

约束

103.12

127.6

以体育场地统计调查系统数据为准

全县人均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平方米

约束

1.85

2.3

以体育场地统计调查系统数据为准

免费开放面积

平方米

约束

103.12

127.6


免费开放率


约束

100

100


文体产业发展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总量

亿元

预期

9.05

22.5

市统计局发布。小康社会监测指标,市政府纲要指标。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预期

2.7

4

文化企业注册数

预期

561

1000

市工商局发布。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预期

8

12

规上标准随国家统计入库标准动态上调。

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总量

亿元

预期

——

40


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预期

——

8


旅游综合收入

亿元

预期

91.46

175


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次

万人

预期

1860

3000


文化创作生产

年均新创排演节目

预期

3

5


年均出版文化研究成果

预期

2

3


传播体系建设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


约束

99

99.5

广电总局发布全国标准为99%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约束

99.9

99.93

广电总局发布全国标准为99%

文化遗产保护

市级以上文保单位

预期

13

13


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重大险情排查率


约束

100%

100%


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四有达标率


约束

100%

100%

国保单位完成率达100%

珍贵文物藏品建账建档率


约束

75%

100%

含一、二、三级文物藏品。

市级以上非遗名录

预期

16

18


文化发展保障

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

约束

70.2

160

市财政局发布150元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

文化在岗人员培训率


约束

100%

100%

实施文化在岗人员五年轮训计划。

二、远景目标

2030年,力争建成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2035年,力争建成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并同步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第五节 发展战略

实施“1234”战略。即以“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总体定位,以“融合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两大发展方向为引领,以“发展文旅产业、建设文旅项目、举办文体活动”三大内容为支撑,以“鬼城文化品牌”、“全域旅游品牌”、“度假康养品牌”、“乡村旅游品牌”四大品牌打造为目标导向。

一、一大定位

围绕“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以放眼全球的国际理念,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描绘全县文体旅发展蓝图,高标准推进文化、体育、旅游工作,加强事业产业融合、产业跨界融合、主管部门融合、国际国内资源与市场融合,实现文体旅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两大方向

融合式发展方向。一是推进产业融合,以文化、旅游和体育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积极推进“文体旅+”、“+文体旅”,与生态、农业、商业、教育、医疗、大数据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二是加强定位融合,坚持文体旅发展与市委市政府对丰都县做出的节点城市定位相融合,发挥好连接渝东南与渝东北和连接主城都市区与三峡黄金旅游带的节点功能;三是推动区域融合,加强与大仙女山、大武陵山旅游区及重庆主城都市区、巴渝文化旅游走廊的联动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

高质量发展方向。一是产业结构更优,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体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二是投资结构更精细,精准提高发展增量的品质,优化文体旅产品结构。三是产品品质更高,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上,推进文化、旅游和体育产品和景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四是体验业态更丰富,增强文体旅体验化、互动化、时尚化、数字化业态,围绕文、商、养、学、闲、情、奇等新要素,积极发展一年四季全天候的消费业态,逐步降低对门票经济的依赖,解决旅游景点淡季不淡等问题;五是双循环市场畅通,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六是发展制度更完善,突破制度制约因素,不断优化和深化文体旅改革,不断推进解决文体旅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七是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积极发展和培育一批文体旅重点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三、三大抓手

发展文旅产业。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三大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及效益。文化产业方面,重点围绕文化内容原创体系、数字文化创新创意体系、文化用品制造体系、文化产业融合体系、文化产业开放共享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助推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产业方面,重点围绕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和夜间旅游经济。体育产业方面,以赛事活动为引领,大力发展以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运动等五大运动为重点的健身休闲产业。

建设文体旅项目。围绕大力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谋划重点项目工程的规划建设或提档升级。重点推进丰都博物馆、丰收博物馆、平山书院、重大文化遗址保护工程、农旅融合示范工程、旅游民宿精品工程、大名山景区提质工程、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项目工程规划建设和提升。

举办文体旅活动。高水平举办丰都庙会、农民丰收节(乡村旅游节)、夜游鬼城、南天湖国际滑雪赛等重大文旅节事,鬼面舞全国大赛、鬼才邀请赛、青少年滑板滑雪大赛等群众和青少年赛事。

四、四大品牌

鬼城文化品牌。挖掘提炼整理鬼城民俗文化,积极打造鬼城文化品牌。坚持科技+文化,打造夜游鬼城文化项目,持续高质量举办庙会,扩大鬼城影响力。以麻辣鸡块、仙家豆腐乳、龙孔吹打、石工号子、鬼脸谱瓢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补充,打造丰都独有的鬼城民俗文化遗产品牌体系。

全域旅游品牌。把握丰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契机,以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统揽,围绕“景区带动、产业互动、交通联动、全员行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以“一园三线”—名山文化公园、长江历史文化旅游线、龙河峡谷生态旅游线、南天湖高山度假旅游线为重点,着力打造品牌景区,树立金字招牌,强化示范引领。

度假康养品牌。依托打造全市度假康养基地契机,以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九重天森林康养基地、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区积极创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整合高山生态资源优势,引入市场化大健康技术与康养服务品牌,完善大健康“医-养-药-食”产业链条,打造南天湖、雪玉山、莲花山、方斗山等康养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品牌。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契机,在县城附近、景区周边、龙河流域等区域打造一批国家级、市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精品项目为支撑,打响乡村旅游品牌。


第二篇 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强县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推进文化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丰都县文化软实力,提升体育设施服务效能,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强县。

第三章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深度挖掘文化题材,建立健全艺术作品创作生产、演出演播、评价推广机制,激发全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作生产更多彰显时代主题、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文艺精品,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提高丰都文化软实力,为重庆建设文化强市贡献力量。

第一节 培育丰都文艺精品创作

加强文艺人才培养。每年开展文艺公益讲座50场次以上。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文艺交流活动,促进文艺新人成长,培育文艺骨干。

丰富文艺惠民活动。通过送演出、送春联、送展览下基层等方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每年开展县级文艺活动15场次以上,打造活动品牌。立足本地民俗文化独特优势,打造《杖头木偶戏》等具有丰都地方特色的文艺项目,弘扬向善向上精神。

不断完善文艺扶持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深入挖掘丰都独特的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好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活动,积极创作推出一批文艺精品,用“丰都故事”“丰都声音”丰富其内涵,向市内外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丰都形象。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讲好新时代丰都“三农”故事。每年创作各类文艺作品3000件以上, 其中500件作品在市级以上平台展出、获奖、发表,力争有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群星奖等重大文艺奖项。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推动广播影视作品创新创优,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把网络文艺纳入创作生产和引导管理范畴。

发挥《丰都日报》、《丰都文艺》、丰都电视台等媒体作用,积极开设文化文艺宣传专栏,强化具有丰都特质的文化文艺工作推介,营造出精品的浓厚氛围。

第二节 拓宽文艺创作生产渠道

创新文艺生产方式,加强丰都文化艺术创作与现代科技媒体互动,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沉浸式演艺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发展。

创新对外传播形式,充分利用短视(音)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全新语境对文艺作品进行有效的传播,积极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比赛、展演活动,宣传普及艺术知识。

搭建文艺创作交流平台,鼓励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做强区域优势艺术门类,积极承担市级、区级重大主题创作演出任务,鼓励文艺与新业态、新模式的各业界合作与融合发展。建立丰都书画文化研习基地,搭建书画文化研习交流平台。加强丰都文艺刊物建设,创建丰都本土文学艺术作品和研究类刊物。

第三节 拓展文艺作品传播平台

出台文艺重点人才扶持办法和相关政策,以推出文艺精品与培养重点文艺人才相结合,注重成果导向与落实动态管理,对创作项目进行年度考核,形成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设立文艺创作专项资金,用于文艺创作主体培养、引进和奖励。鼓励文艺创作企业积极开展文艺创作项目,对获得国家、市级重点资助的项目给予配套扶持奖励。

制定推出鼓励演出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政府采购模式,实行演员演出收入跟演出贡献挂钩。建立健全学习培训、专业交流、项目资助相结合的综合激励办法,鼓励文艺创作主体积极开展创作工作。推进实施岗位负责制、项目负责制、人才股份制等各类优秀人才激励制度。

第四章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第一节 开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专题调查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积极配合市文物局开展好巴文化、鬼城文化、凤凰文化、丰收文化、大河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专题调查,系统收集与梳理丰都境内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保护和利用等信息并建立信息档案,为重庆市全面掌握悠久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情况、保护管理状况、研究利用传承现状提供有效支撑。保护好、传承好、延续好城市文脉,增强城市文化底蕴,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节 加强重点文物保护与利用

加强对高家镇遗址、重庆冶锌遗址群、汇南墓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推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官山古建筑群民俗文化园创建文旅融合示范园及国家3A级旅游景区。深化对丰都各类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深挖丰都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纪念馆。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传统风貌区及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集中成片保护。完善文物保护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开展全县各级各类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节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强化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发掘、整理、申报一批市、县级非遗项目,加强国家级和市级非遗保护传承。积极配合推动三峡(重庆)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发挥《丰都日报》、《丰都文艺》、丰都电视台等媒体作用,鼓励设立非遗专题、专栏,鼓励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传播工作,依托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乡情陈列馆等平台,展演推广戏牛舞、木偶戏、石工号子等非遗节目,呈现旅游“丰都韵”。

扩大文化传承人群规模,常年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活动,通过专家讲座、传承人之间探讨交流,以专题教学、实例分析等形式开展培训,着力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升非遗传承实践能力。

有效开展非遗研学活动,鼓励中小学校围绕非遗开设特色课程、加强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邀请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用好“老前辈”传承的红色文化资源,讲好恩来亭、贺龙祠、刘伯承血战丰都等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苏公祠、齐白石、孔庙故事,提升旅游感召力。“十四五”期间,争取新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建设2个非遗项目传习所,2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专栏1 “十四五”期间丰都文化遗址保护和文物点保护修缮工程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镇遗址保护设施重点项目。该项目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桂花居委。遗址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保护范围1.9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4.6公顷。建设内容:(1)围栏围墙、界碑界桩、周边环境整治、水系整治、绿化;2简易展示利用设施。展示服务中心1000㎡、旅游厕所100㎡、垃圾收集中转设施停车场1000㎡、标识系统、保护展示棚等;3水电管网、路灯照明和与外部连接道路(长1000m、宽12m)。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冶锌遗址(丰都县九道拐遗址)保护设施项目。重庆冶锌遗址群丰都九道拐遗址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保护范围1.8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5.3㎡。建设内容:(1)对丰都境内10处冶锌遗址点建设界桩标识牌和文字简介标识牌;2保护围栏围墙和巡护道路和5000m;(3)抢救保护九道拐遗址的护坡挡墙和绿化。

3.长江文化遗址公园。依托我县高家镇遗址、重庆冶锌遗址群丰都遗址、烟墩堡遗址等遗址,因地制宜建设小遗址公园、展陈馆。

4.烟墩堡遗址展览馆。总占地面积1200㎡,新建标志性大门、实物标本展示台(5-7个)含特色灯光、游览步道、文化展示墙、电子显示屏、学术100㎡交流室(内含厕所、装修)、给排水管网、污水管网、环境改造,配套座椅,遮阳棚,安防系统等。


第五章 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第一节 推进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县、镇(乡)、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健全公共数字文化标准规范体系,发挥标准引导作用。强化标准实施,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等评估定级工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体系,建立标准水平动态调整机制。

创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规划建设丰都博物馆、体育公园、丰都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创新培育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加快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本地文化云平台,加强文化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协调发展的公共文化云平台体系。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健身绿道体系,全面推进各乡镇体育场地建设。

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提档升级、推动乡镇文体广场建设,完成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升级改造一批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新建一批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创建一批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

专栏2 “十四五”期间丰都文体旅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1.丰都博物馆。占地45亩,建筑占地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功能室包括文物库房、陈列展示区、技术用户、多功能厅、行政办公用房、其他辅助用房、地下车库、环境打造等;文物陈列布展等。

2.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总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45000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集文化、教育、观赏、审美、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设大剧院、群众艺术馆、老年活动中心、少儿艺术中心等。

3.丰都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新建集图书馆(7500m²)、文化馆(8000m²)、科技馆、非遗陈列展示馆、文化广场、运动广场、体育设施(包含篮球场室内2个,室外风雨篮球场4-6个;羽毛球场室内2个,室外4-6个;乒乓球场室内6-8个;室外网球场4块;室外智能化健身器材片区500m²)于一体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6500m²,含场地面积12000m²,人行及消防环道和培训楼占地共24500m²

4.丰收博物馆。丰收博物馆的建设内容包含全部农耕文化。立足丰都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挖掘农耕文明的根与魂;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记载和展示近代以来农耕文化面貌,把握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真实记录和展现刚刚消逝和正在变化的事物和境况;挖掘和展示“人”、“物”、“事”、“境”、“技”的历史脉络和功能;展现传统农耕时代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风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从民间直接收集,务求真品真实,宁缺毋仿,宁旧勿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社会面貌和基层农村农民的生存状态。

5.航运博物馆。征集历史以来水上运输工具,建设长江首个航运博物馆。

6.丰都民俗文化博物馆。依托丰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征集各类民俗文化物件,建设丰都独特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占地5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库房2000平方米。

7.丰都县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栗子乡、十直镇、包鸾镇、江池镇、高家镇、董家镇、仁沙镇、武平镇、保合镇、暨龙镇、树人镇、双路镇、社坛镇、青龙镇、仙女湖镇、南天湖镇等17个乡镇修建文化服务中心。按目前新标准建设600平方米以上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设置图书室、展览室、多功能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厅、乡情陈列馆、办公室等必备功能室,配齐各类文化设备满足人民群众最大文化需求。

8.丰都县乡镇文体广场建设。改扩建广场7块(含村级),其中栗子、虎威、江池、南天湖、十直镇、三元镇、暨龙镇、高家镇等各1块。新建广场4块含村级(包鸾镇、武平、三元、董家镇等各1块)。按标准配套建设相关设施设备。

9.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七个一标准,建设56个村(社区)级文化服务中心。


第二节 打造高质量公共文体服务供给体系

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巾帼夜校-助推全民艺术普及”国家示范项目。打造周末读书会、周末大家唱、周末小剧场、周末故事会等系列周末活动品牌,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和全民阅读,建立公共场所阅报栏,倡导每人每年读5本书。继续开展农村和社区惠民电影放映,保证年均4000场的总放映量。积极组织文艺汇演、原创展演、诗词书画大会等高品质群众文化活动。持续举办“丰都庙会”,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鼓励开展乡村节日民俗活动,支持打造乡村“一村一品”文化品牌,举办“村晚”等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力争到2025年,市民人均年享有服务3次。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紧紧把握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继续加大《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力度。竭力推进体育为民惠民工程,全面推进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有效推进技能培训制度化、健身指导常态化、志愿服务便民化。完善全民健身设施,进一步扩大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学校体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积极筹建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着力推进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坚持赛事活动、健身活动、品牌活动“三位一体”,构建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体育活动体系。落实体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鼓励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兴办体育事业及组织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全面推进体育社团工作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健身运动和体育竞技活动的意识。

第三节 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效能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社会化建设。加快推进丰都智慧图书馆项目建设,延伸图书“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范围,与重庆主城及其他区县实现通用。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流动文化进村工程。建设数字文化馆,推广文化物联网,完善运行机制,丰富资源库建设,实现业务管理和资源配置互联互通。

加快丰都县智慧广电项目建设。建设智慧广电的内容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安全监管体系、生态服务体系,统筹有线、无线、互联网和网络资源,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5GIPv6、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融合媒体智能制作和智能传播为目标,全面提升以广播电视管理、网络、业务及服务能力为指标的广播电视系统和应急广播体系的智慧广电。

完善广电传播体系。进一步统筹无线、有线、直播卫星等多种技术覆盖方式,实现由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入户服务升级,全面实现数字化、高清化覆盖,由传统视听服务向多层次多方式多业态服务升级,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充分保障基本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应急广播系统,力争“十四五”规划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增加至99.5%99.9%,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专栏3 “十四五”期间广电设施项目

丰都县智慧广电。建设智慧广电的内容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安全监管体系、生态服务体系,统筹有线、无线、互联网等网络资源承载为依托,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5GIPv6、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融合媒体智能制作、传播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网络、业务及服务能力为指标的广播电视系统和应急广播体系的智慧广电。智慧广电是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跨领域、行业、系统、部门生态环境的关键契机,协同进一步完善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服务党用、政用、民用、商用的智慧广电。

第六章 推动体育产业提档升级

第一节 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战略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开展全民健身经常性报道宣传,营造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氛围。加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力度,助力成渝地区合作互动与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丰都体育影响力。推进重点人群参与体育健身,提高体育设施适老化程度,改善老年人健康场地设施条件,增强老年人健身意识,鼓励推广符合老年人运动特点的门球、太极拳、健身气功等运动项目,组织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比赛。引导全民加强居家锻炼,依托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开辟健身服务平台,邀请本地健身教练、健身达人等直播指导科学健身,推广“云健身”运动活动,倡导居家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

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镇街和村居两级健身场地全覆盖。持续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两改工程,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健身绿道体系及体育公园,全面推进各乡镇体育场地建设。


专栏4 “十四五”期间丰都体育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1.丰都县体育场提档升级改造工程。体育场看台维修整治面积11088㎡;更换看台座椅15500个;公共厕所改造9个;电子显示屏更换;彩钢瓦屋面更换;墙面刷饰乳胶漆;通道顶棚吊顶;高杆灯更换;体育场塑胶跑道改造等。

2.门球场升级改造工程。将现有的门球场地改造成三层,提高使用率。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配套相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柔力球、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气排球、健身操球和门球场。

3.健身绿道建设。1县城沿江两岸环形步道:从丰都长江大桥起步到拟动工的丰都长江三桥之间长江两岸,全长20公里。建设集休闲、娱乐、观光、健身于一体的彩色骑行健身步道,休闲服务亭4个(服务亭内设置休息椅、饮水、充气、避雨等设施);2乡镇健身步道建设:在相关乡镇新建健身步道(以乡镇申请为准),总长100km,宽1.5m,含路灯、观景亭、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

4.丰都体育公园。占地面积700亩,其中:水域面积220亩,运动场地、设施建设、绿地和道路共计占地480亩。内容包括:常规球类、多功能运动场地、步道、健身广场、儿童活动、水上运动、管理设施建筑等。

5.体育场地建设1丰都县乡镇全民健身补短板建设(以市以上体育部门制定的为准);2南天湖景区运动场地及设施建设(以规划为准)。

6.马拉松赛道县政府向西出发,沿峡南溪、丁庄、火车站、长江大桥、丰收博物馆、名山滨江大道、凤凰陵园、镇江工业园区、垫丰武长江大桥、工业园区、陈国勇艺术馆、博物馆、龙河口人行桥、凤凰港、呈和居,终点站文化艺术中心。

第二节 优化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建设体旅融合高地。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大力支持旅游景区引入体育资源,增设体育消费项目,升级成体育与旅游高地融合的体育综合体;细化落实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推动试点项目健康有序发展,打造成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体育综合体。

一片湖,承载冰雪运动新IP依托南天湖良好的冰雪资源,着力打造冰雪运动新IP、西南地区最专业的高山滑雪场、25万平方米以上的冰雪乐园;持续开展区域冰雪运动季活动、冰雪马拉松比赛等特色赛事,建设山地户外体育休闲基地。

一条河,淌出健康路致富路。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全国示范河湖,丰都龙河是丰都“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的另一种新探索。打造龙河水上娱乐中心,结合乡村旅游,开展龙河杯篮球等全民健身比赛活动,以体育拉动餐饮、住宿、休闲等旅游消费。

一个会,融出产业发展新路径。借助庙会活动的开展,协调国际性或全国性体育赛事在庙会期间举办;持续开展“千人彩虹跑”“丰都庙会——万人酷跑”等特色体育活动;打造“体育竞技、体育娱乐和体育体验”系列产品,增强与体育产业、体育赛事的有机融合,提升丰都体育影响力,塑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一座山,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利用雪玉山海拔及森林资源优势,打造雪玉山运动基地,集露营、美食、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一体,将其建设为“山地户外运动圣地”。

构建多元产业业态。因地制宜开发具有丰都文化特色的体育娱乐产品,依托名山文化公园,积极开发手机网游,拓展大众体育发展空间,策划构建具有丰都鬼城文化特色的电竞产业链;促进体育彩票销售进一步发展;加大全民健身及业余训练的资金投入;打造丰都滑雪产业体系:一个西南地区最专业滑雪场——南天湖国际滑雪场;一个训练基地——西南地区滑雪训练基地;一个培训中心——重庆滑雪培训中心;一场冰雪旅行——高山冰雪旅游。

第三节 打造精品体育活动赛事

策划专业体育赛事。推进南天湖特色滑雪运动国家化发展,借力2022北京冬奥会契机,持续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将南天湖打造成西南地区最专业的滑雪场地。策划西南地区各类专业滑雪赛事。

举办特色体育活动。积极承办市级及以上体育赛事。创新组织全民马拉松、山地越野、南天湖山地自行车赛、徒步登山大赛、龙河水上运动等,认真落实健康中国重庆行动;持续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举办名山杯、龙河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篮球赛(运动会),以体育拉动餐饮、住宿、休闲等旅游消费。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比赛,发掘和培养更多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三篇 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围绕“名山名水·丰收之都”形象定位,深度融入渝东北、大三峡、大武陵旅游体系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突出“丰都鬼城、丰都庙会”两张名片,推进“山城、江城、郊区新城”建设,努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七章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兴旅游“二次创业”,推动景区旅游向空间旅游、休闲度假游转变,不断提升丰都旅游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深化资源整合、优化管理平台、理顺体制机制、融入智慧元素、推出精品线路,促进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美丽乡村、生态景观等串珠成链,打造“一园三线”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单景变全景、单线变环线、景区旅游变全域旅游,让八方游客在丰都“好耍”“耍好”。

第一节 “一园”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以名山旅游区为载体,着眼沉浸式体验、融合式发展,提档升级名山旅游区,围绕“世界鬼城”打造国际文化IP,依托巴渝神鸟培育火凤凰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建设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等深度融合的名山文化公园。

第二节 “三线”辐射旅游区域联动发展

着力推动长江旅游经济带、龙河旅游经济带、高山旅游经济带联动发展,打造文旅产业廊道,开展乡村观光、农业休闲、农事体验、乡村度假等旅游活动

长江历史文化旅游线。保护性开发名山、五鱼山、双桂山、小官山等生态自然资源,开发性保护冶锌遗址群、高家镇遗址、烟墩堡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长江历史文化旅游线。

龙河峡谷生态旅游线。推动雪玉洞、九重天、龙河湿地公园、三建旅游集镇协作联动、深度开发,推动牛牵峡漂流、三建绿春坝创建A级旅游景区,建设山水生态休闲旅游区,突出生态观光、户外运动、休闲度假功能,打造龙河峡谷生态旅游线。

南天湖高山度假旅游线。强力推进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拓展空间、提升能级,支持武平镇、太平坝乡、都督乡等联动打造雪玉山度假区,与涪陵区、武隆区合力建设大武陵山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南天湖高山度假旅游线。

3-1 丰都县文旅发展布局图

第八章 实施丰都旅游精品工程

第一节 升级一大门户

依托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市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动产城景一体化发展。发掘山水特质,做靓风景岸线。突出长江南北两岸互为景观、互为观景,梳理城市肌理、优化景观布局,随山就势建设“口袋公园”、生态广场、街心绿地,加快建设龙河滨江公园、丁庄溪滨江公园、长江龙河交汇带等慢生活空间,谋划建设城市客厅、城市阳台,精心打造城市天际线、山水轮廓线、滨江水岸线,让广大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重点推进长江景观带夜景、夜游活动产品和丰都特色文化街区及夜市建设。

第二节 提质四大龙头

推进名山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塑造文体旅国际品牌。坚持推动大名山景区功能拓展、设施配套、服务升级,推动景区三年转型发展,五年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完善配套景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大名山景区内外部道路、大名山旅游集散中心、古建筑修缮改造、民俗文化院文物修缮、滨江文化景观长廊、夜游鬼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提档升级。做好“名山+”“鬼城+”文章,按照日游夜演的模式,积极开发以“夜游鬼城”、鬼文化主题乐园为代表的互动体验旅游产品,推动单纯观光游向“观光+”体验游、白天游向“白+黑”游、过境游向目的地游、线下游向“线下+线上游”的“四转变”。

作响“丰都庙会”名片。立足丰都名山民俗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唱响“鬼城”民俗文化品牌,共塑“三峡文化”品牌。重点推进以丰都庙会为核心的文化节庆,以“梦幻太平”、“大唐都督”为内容的文化演艺。荟萃全国优秀庙会文化(文创)产品和中外优秀非遗项目,将中国丰都庙会大舞台、中国丰都庙会大观园开办成日常性、常态化的文化旅游项目,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推出盛大的“丰都庙会”凝神聚气,将丰都庙会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节庆品牌。

质量建设名山文化公园。以名山旅游区为载体,高质量规划建设名山文化公园,着眼沉浸式体验、融合式发展,提档升级名山旅游区,围绕“世界鬼城”打造国际文化IP,依托巴渝神鸟培育火凤凰系列文化创意产品。

做靓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释放开发建设的动能,激发联动发展的势能,激活旅游市场的潜能。坚持走景区、度假区、城区联动发展路子,树立“大南天湖”发展理念,推动南天湖规划区、轿子山、狮子山协同发展;立足“四季游”,以景区、景点、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为重点,优化“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保障,注重供暖设施建设,让南天湖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试验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展示区,休闲度假旅游的优选地;组建以厢坝为中心的南天湖度假新镇,并纳入城市规划,与武隆、涪陵推动大武陵山旅游产品互动、基础设施互通、宣传营销一体发展,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打造丰都会客厅、新名片、新地标南天梦想城,助推南天湖国家级度假区高质量发展。依托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集度假型室内游乐、度假型休闲消费、度假型康养观光三位一体的文旅康养“沃尔玛”。现代高科技文化游乐实景体验和休闲美食消费综合体;大吞吐量度假型酒店群;共享度假及国际康养和旅养区;国家级文学艺术创作及交流展示基地;国际标准四季野营基地及青少年生活技能体验培训基地;室内专业度假型体育运动健身园及度假婚礼区;高山探险景观群、养心观光区组团;综合管理、托儿医卫、停车服务配套等功能区等。

专栏5“十四五”期间三大龙头景区建设项目

1.名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北岸城区依托“世界鬼城”国际文化IP,建设文化、旅游、商业、农业深度融合的名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总占地面积9.5平方公里。主要打造文化旅游观光区、文化旅游商业区、文明祭祀祈福区和文化互动体验区。策划实施凤凰飞升、夜游鬼城等文旅项目,布局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设施,开发以“巴渝神鸟”为依托的火凤凰系列文创产品,2022年力争完成项目策划规划和引进实体企业。

2.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包括高山运动基地、影视基地、水上游乐基地、农耕文化研学基地、鸬鹚池天坑湿地公园、煤炭洞湿地公园、天堂谷森林公园改造、天湖瑶池、体育公园、游乐园综合体、森林小火车、轨道滑车、缆车、卡丁车、夜游南天湖、沉浸式数字体验馆等重大文旅项目,餐饮、住宿、购物等公共服务设施,供水、供电、燃气、通讯、道路、景观、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

3.南天梦想城。以打造重庆文旅新地标为目标,建设集度假型室内游乐、度假型休闲消费、度假型康养观光三位一体的旅康养“沃尔玛”。具体内容:(1)现代高科技文化游乐实景体验和休闲美食消费综合体,包括室内四季温水梦幻乐园、室内“嘉年华”及VR模拟穿越体验游乐群、室内世界级实景街道国际美食休闲消费区、室内综合休闲消费集群。(2)大吞吐量度假型酒店群,包括五星级标准南天梦想大酒店、星级标准特色文化度假酒店群、梦幻广场酒店景观配套群、产权式酒店等。(3)共享度假及国际康养和旅养区。(4)国家级文学艺术创作及交流展示基地。(5)国际标准四季野营基地及青少年生活技能体验培训基地。(6)室内专业度假型体育运动健身园及度假婚礼区。(7)高山探险景观群、养心观光区组团。(8)综合管理、托儿医卫、停车服务配套等功能区。(9)三产融合乡村发展配套产业中心。

第三节 锻造三大精品

推进丰都龙河景区建设。在丰都“一江两岸、一河两翼”的全域旅游大格局下,以流域沿线自然峡谷风光、人文景观和水域特点、民俗产业为依托,利用水陆立体空间,打造全国首个三峡库区江河联动的先行样板示范区。

打造名山文化公园。在重庆大旅游经济发展、丰都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及文化观光旅游圈建设引领性下,建设名山文化公园。将“儒、释、道”文化相互交融,鬼城文化独树一帜。分四个片区策划打造。一是核心景观区。保护性开发名山、双桂山、五鱼山和小官山,策划实施名山旅游区升级改造、旅游生态复合型廊道、景区文物修缮保护、凤凰飞升、夜游鬼城等文旅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二是非遗文创区。利用老粮仓、老丝厂、老绸厂、油脂厂,结合王氏贞节石坊、小官山古建筑群、东作门和老城墙遗址,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丰都庙会非遗博览园、名山游客集散中心、平山书院、平都酒店、私人博物馆群等文旅项目,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祭祀祈福区。依托平都山洞天福地,打造国内顶级陵园。研究中华传统祭祀文化,探索从生到死仪式感,引入“元宇宙”,开展线上线下祭祀祈福,引导全球华人追思慎远、文明祭祀。四是农耕体验区。在鹿鸣寺社区植入姓氏文化元素,打造丰都的“百家姓”民俗院落群。开展观光采摘、踏青郊游、亲子互动、农耕研学等活动,打造共建共植共享的人间乐园。

建设莲花山康养旅游区。围绕森林康养主题,按“一心两镇”布局,建设莲花洞康养度假区。整合周边莲缘湖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康养体验。

专栏6“十四五”期间三大重点景区建设项目

1.名山文化公园。名山文化公园涵盖北岸城区及名山、五鱼山、双桂山、小官山和青牛山,约15平方公里,园内有18个文物保护单位和1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该区域“儒、释、道”文化相互交融,鬼城文化独树一帜。分四个片区策划打造。一是核心景观区。保护性开发名山、双桂山、五鱼山和小官山,策划实施名山旅游区升级改造、旅游生态复合型廊道、景区文物修缮保护、凤凰飞升、夜游鬼城等文旅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二是非遗文创区。利用老粮仓、老丝厂、老绸厂、油脂厂,结合王氏贞节石坊、小官山古建筑群、东作门和老城墙遗址,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丰都庙会非遗博览园、名山游客集散中心、平山书院、平都酒店、私人博物馆群等文旅项目,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祭祀祈福区。依托平都山洞天福地,打造国内顶级陵园。研究中华传统祭祀文化,探索从生到死仪式感,引入“元宇宙”,开展线上线下祭祀祈福,引导全球华人追思慎远、文明祭祀。四是农耕体验区。在鹿鸣寺社区植入姓氏文化元素,打造丰都的“百家姓”民俗院落群。开展观光采摘、踏青郊游、亲子互动、农耕研学等活动,打造共建共植共享的人间乐园。

2.莲花山康养旅游区。莲花山康养度假区:项目位于双路镇莲花洞村,占地约4000亩,围绕森林康养,按一心两镇布局,打造森林休闲避暑、森林运动、医疗康复为特色的国际型康养度假区;莲缘湖乡村旅游分四个片区策划打造。一是核心景观区。保护性开发名山、双桂山、五鱼山和小官山,策划实施名山旅游区升级改造、旅游生态复合型廊道、景区文物修缮保护、凤凰飞升、夜游鬼城等文旅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二是非遗文创区。利用老粮仓、老丝厂、老绸厂、油脂厂,结合王氏贞节石坊、小官山古建筑群、东作门和老城墙遗址,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丰都庙会非遗博览园、名山游客集散中心、平山书院、平都酒店、私人博物馆群等文旅项目,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祭祀祈福区。依托平都山洞天福地,打造国内顶级陵园。研究中华传统祭祀文化,探索从生到死仪式感,引入“元宇宙”,开展线上线下祭祀祈福,引导全球华人追思慎远、文明祭祀。四是农耕体验区。在鹿鸣寺社区植入姓氏文化元素,打造丰都的“百家姓”民俗院落群。开展观光采摘、踏青郊游、亲子互动、农耕研学等活动,打造共建共植共享的人间乐园。

示范项目:占地约1150亩,建设莲缘湖乡村旅游小镇,打造一站式乡村旅居式文旅融合综合体项目。

第四节 开展三大示范

创新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工程。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旅融合及产业转化,打造特色文旅项目。重点建设丰都县平山书院、陈国勇艺术馆、汇南墓群遗址展览馆、三峡老家文旅项目、小官山古建筑群民俗文化园文旅融合示范区项目、陈兰亭公馆复建等项目。

专栏7文旅融合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1. 丰都县平山书院复建项目。复建平山书院,主要包括崇圣祠、训导署、考棚、书院等主体建筑的复建,辟雍碑林、宫墙万仞、棂星门、字库塔等配套建筑的完善,区域内景观、学田整治复耕以及配套管网工程的建设,复建规模总面积为34630m2,总占地28000㎡。

2.陈国勇艺术馆景区建设。陈国勇艺术馆创建A级旅游景区,建设成为丰都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基地。

3.汇南墓群遗址展览馆。建设遗址核心区的保护设施;拟对汇南墓群遗址核心区进行环境治理、展示标识、游步道、游客接待中心、研学教育设施等;

4.三峡老家文旅项目。项目地点处于龙河长江口,占地面积650亩,总投资4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集中三峡库区沿线搬迁的13个区县(丰都、石柱、忠县、万州、开州、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巴东、兴山、秭归、宜昌)打造具有特色的三峡十三条特色老街。全面展示重庆和湖北两省市的文化,重点打造餐饮、民俗和历史文化遗迹。


有效推动康养旅游示范工程。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理论为指引,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重点建设九重天研学康养基地、太平乡村旅游度假康养基地、牛牵峡漂流项目建设。

专栏8康养旅游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1.九重天研学康养基地。中医康养九重天街占地约80亩,建设面积约2万㎡。森林民宿体验区项目占地约3155亩,建设面积约3万㎡。研学谷占地面积约2180亩,建设面积4万㎡。民俗文化活态体验区占地约230亩,建设面积约1万㎡。康养谷占地1190亩,建设面积约4万㎡。非遗文化活态体验区占地面积约165亩建设面积约1万㎡。

2.牛牵峡漂流项目。提升5km漂流河道,新建游客接待中心1500㎡,新建一个水上游乐园,约10000㎡停车场及配套的休闲设施,中转站,培育农家乐10家等

全面启动精品民宿示范工程。依托丰都特色景观、风土人情、农事活动等资源,支持武平镇、太平坝乡、都督乡等高山乡镇发展休闲度假民宿经济,推动雪玉山、方斗山、横梁、三抚林场、保家楼、绿春坝等重点旅游区民宿提档升级。重点建设保家楼民宿群旅游区。打造原乡气息浓厚、接待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住宿场所,推进民宿人性化、多样化、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专栏9旅游民宿精品工程建设项目

保家楼民宿群旅游区。项目分三期建设:第一期花涧小厨和花涧茶社投入500万元建设(目前已完成);第二期花涧小院民宿计划投入600万元;第三期预计投入1000万元发展养老项目。

第五节 繁荣乡村旅游

依托全县“1+4+X”特色效益农业与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重点推进三合街道、湛普镇、虎威镇、

龙河镇、南天湖镇、包鸾镇、江池镇、龙孔镇、高家镇、树人镇、三建乡等重点乡镇(街道)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专栏10“十四五”期间丰都县乡村旅游

1.三合街道乡村旅游项目:枫湘花镜田园农场:花海建设100亩、树屋3座、亲子互动体验区1500㎡、花园餐厅400㎡、采摘体验区150亩、停车场3000㎡、烧烤休闲区500㎡、草坪婚礼区1000㎡、水上玻璃滑道3km、民宿区100亩、5人制足球场1座和8人制足球场1座。

2.湛普镇乡村旅游项目:湛普乡村农业旅游示范园:农旅融合修建接待中心1500平方米、水产戏喜游乐中心3000平方米、生态智慧停车场(车位60个)、高科技农业科普研学基地12000平方米,特色农家餐饮民宿服务设施,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以及旅游配套的线路牌、厕所、垃圾处理、路灯、智慧系统等。

3.龙河镇乡村旅游项目:龙河镇洞庄坪村凤鸣湾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新建游客接待及龙凤文化展示区300平方米、汉礼婚庆文化体验区600平方米、舞台及公共景观400平方米、汉礼民政服务示范点100平方米。新建生态停车场2500平方米。新建凤鸣湾农耕研学基地13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农村旧房整治提升11户及人居环境整治。新建田园综合体一期路灯、电网、水系及基础设施配套。乡村旅游画舫体验区基础配套。农产品成果展示基础配套1000平方米。乡村振兴示范带田园综合体启动仪式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化打造VIS系统,补齐乡村旅游营销短板。金银花种植基地300亩及配套设施。硬化宽6米道路0.95公里。硬化宽4.5米道路0.5公里。新建洞庄坪村农村公厕2座。新建人行便道5公里,宽1.5米,厚0.1米。洞庄坪村花卉大棚功能提升。

4.南天湖镇乡村旅游项目:三抚林场森林旅游扶贫开发建设项目:开发景区20500亩(其中:狮子山景区16600亩、慈姑山景区3900亩),新建景区公路、步道、栈道、停车场、路标等交通设施;接待中心、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水、电、燃气、通讯、侦测等基础设施;开展景观建筑、景点建设等。

5.包鸾镇乡村旅游项目:十里红枫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位于包鸾镇飞仙洞村,建设3500亩红枫观赏园区,配套打造康养度假产品、农事体验等项目。

6.江池镇乡村旅游项目关塘乡村旅游建设。打造湿地公园,关塘村1.2.3社沿溪建设:生态养鱼垂钓、HAVEFUN”游泳俱乐部、关塘小筑休闲度假山庄、放松一夏娱乐棋牌场所、堤坝、人行桥、路、引水渠道及河闸等,农家乐10户、民宿装修、停车场、餐具、床,建一、二社产业观光亭10个、观光步道10km(宽1.5m,厚0.2m),花台6个(长10m、宽5m)。江洋范家寺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江洋5社(陈鼓子坪-范家寺-熊家垭口)旅游公路5km(宽4.5m,厚0.2m)、登山步道3km1.2.3社现有森林及产业建设观光步道5km、休闲亭5个、种植果树100亩、农家乐2家,10家星级农家乐的集聚区、高品质住宿餐饮服务酒店5家、江池美食一条街、新建占地面积1亩游泳池一个。

7.龙孔镇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位于龙孔镇凤凰二村,一期占地65亩,已建成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二期占地110亩,拟建设荷包蛋动漫体验场景;三期占地150亩,拟建设荷包蛋生态园、农旅融合型山庄、白家祠堂民宿及配套设施。

8.高家镇乡村旅游项目:天池康养乐园:健身休闲步道,宽1.8米,长33公里。观景平台10米,闲休亭20处,综合服务处(含饮水、厕所、垃圾站等),太阳能路灯等。

9.三建乡乡村旅游项目:双鹰坝花果采摘园:旅游停车场1座、农家乐10家,同时开发双鹰峡谷;蔡森坝冷水鱼和苗木休闲观光园:生态停车场1座,观景台4个,完善冷水鱼养殖基地设施;鱼泉子生态湿地观光园:观景平台5个、绿色步道5km、特色民宿,完善湿地公园品质;石龙门石林景区:石林步道、休闲廊道、休闲亭、巨石民宿10家、观景台5个、生态停车场1个,还打造巨石攀岩、巨石迷宫(阵)体验项目;红旗寨登山步道:善红旗寨登山步道(联通栗子寨步道)、发展民宿10家。

10.十里红柚长廊:三元镇柚花廊:采摘旅游步道1 5公里,蓄水池10个。接待中心3000平方米。小广场3000平方米。

11.栗子乡乡村振兴文体旅项目:包含公共服务及乡村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具体内容以《栗子乡乡村振兴“十四五”文体旅项目规划》为准


第六节 壮大多元市场

建设产业园区,搭建服务平台。打造中国·丰都名山文化公园、庙会大观园,启动创客行动,进驻文创(文化)企业、体育企业、旅游企业及各类工作室不少于100家。组建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及发展要素集聚平台。导入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形成与法律、会计、金融、人才、技术、市场对接的服务系统,扶持、孵化和培育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市场主体。

设立产业基金,丰富融资渠道。以旅游线路为纽带,以旅行社为先导,以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游车船公司为主体,共同组建丰都文体旅产业联盟。建立以三方金融机构为主,吸纳社会资本的文体旅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撬动和聚合更多的资本投入丰都文体旅产业。产业基金的系统设立和项目组合,可委托大型的基金管理机构进行三方操作,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良性发展机制。基金规模力争达到10亿元。

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竞争实力。一是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文体旅骨干企业或大型集团,促进文体旅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国有企业积极投资经营文化旅游项目。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促进文化旅游企业创业就业,四是鼓励国内市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改革、重组、收购兼并、线下线上融合等,投资文体旅产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力争通过引进、改革、兼并等方式,培育一家演艺集团公司、一家文创(集团)公司、一家综合性体育产业开发经营公司、一家大型综合性旅行社、一家景区开发经营集团公司、一家五星级酒店、一家旅游民宿经营管理公司。

第九章 提升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节 提升和完善旅游要素体系

充分挖掘美食文化资源。进一步擦亮“丰都麻辣鸡”“恒都牛肉”系列品牌,推进麻辣鸡制作技艺标准化、产业化建设,提升整体口味及品质,开发麻辣鸡零食包装,提升游客购买携带便捷度。开发招牌美食恒都牛肉,打造全牛宴等。依托丰都特色效益农业,整合肉牛、鸡、猪、红心柚、榨菜、花椒、生态鱼、龙眼、柑橘、茶叶、笋竹等农特产资源,打造“丰都大礼包”,作为品牌商品推出。

推进旅游住宿提档升级。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力争建成龙河东五星级酒店,投用名湖温泉酒店,提档升级现有四星级和三星级酒店,引入工商资本发展一批国家等级旅游民宿。支持社会资本利用闲置写字楼、空置民房发展城市假日酒店、长租公寓和精品民宿。加快发展一批骨干型旅行社,充分发挥旅行社导引作用,支持旅行社整合各类景区,策划推送精品线路产品,建立以旅行社为主导,以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客运服务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服务联盟。

进一步完善购物环境。在城区设置购物广场或特色商业街区,在旅游景区的各个小景观处和景区出口处设置旅游特产购物点,形成购物广场—特产商店二级旅游产品购物体系。同时,对景区入驻的商家进行严格筛选,保障游客在景区购物买到质量有保障的商品,提升游客购物环境。增加景区现场制作等主题性娱乐活动,发展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文旅业态。

提升景区配套设施。进一步深化厕所革命,推动旅游厕所提档升级。游客集散中心、涉旅窗口单位、4A级及以上景区的AAA级旅游厕所达100%4A级景区增设第三卫生间。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停车场,增加停车场充电设施,实现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标准化停车场全覆盖。

专栏11“十四五”期间丰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1.城区及景区旅游公共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星级酒店,试点建设一批民宿酒店、汽车营地等,提升旅游住宿服务质量;城区及景区旅游标识标牌提档升级;科学设置导游全景图、景区景点介绍牌、导览指示牌、关怀警示牌、公共信息牌;景区旅游厕所建设。

2.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项目。生态智慧停车场10个以上;旅游厕所20座以上;乡村旅游接待服务暨农产品购物中心一批,建设标准以农业农村委或商务局提供的标准为准;全力完善一批乡村旅游标识标牌和乡村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等。


第二节 提升和完善旅游交通体系

一、打通“大动脉”,优化区域交通干道

按照“打通大通道、畅通内循环、提质骨干网”思路,实施交通强县行动,配合推进渝万高铁、垫丰武高速建设,加快推进渝宜高铁、丰彭高速、丰石旅游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丰”字型铁路网。启动沿江高速北线、丰都游轮辅港—南天湖—武隆仙女山机场高速公路、水天坪码头二期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水上货运物流基地。

依托长江三峡黄金游线,建设重庆邮轮丰都港,将其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旅游枢纽和重点港站。推动龙河与长江联动,沿线布置游船码头,打造“长江-龙河”水上游线。

二、畅通“微循环”,完善内部交通环线

加快旅游干线公路建设。着力构建“高速公路——省道干线——旅游公路——景区环线路”的道路交通网络。

大力实施北岸产业环线、南岸旅游环线等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县乡连接道、乡镇联网路、“四好农村路”,实现县乡之间三级路全覆盖、乡镇之间连接路全覆盖、村社之间产业路全覆盖。

升级旅游景区连接路。加快建设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旅游区与县城之间的连接公路以及旅游环线断头路,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城景通”“景景通”。

9-1 丰都县“十四五”文体旅重点交通体系表

名称

详细内容

长(km

县城-南天湖-仙女山旅游大通道

丰都游轮港至南天湖(仙女山机场)快速通道

40

北岸产业环线

青龙至十直

16

青龙至董家

16

董家至许明

18

兴龙至永兴

13

南岸旅游环线

石柱界凼头经武平、暨龙韭菜堡到南天湖老鸦阡

46

老鸦阡至南天湖景区

29

南天湖景区至涪陵大木旅游联网络

28.6

垫丰武高速

丰都段新建

85

S406丰彭路

续建,丰彭路都督至彭水界

27

武平经太平至龙潭道路

续建

34

渝万高铁

丰都段新建

40

总计


392.6


启动南部山水自驾环线和北部田园自驾环线规划建设工作。“十四五”期间,拟建成自驾车风景道500公里,重点建成马厢公路旅游廊道、莲花山—方斗山乡村公路旅游廊道和五乡十里红柚长廊等一批“网红公路”。

三、高质量发展“水上交通”,形成三峡大旅游格局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进一步提档升级沿江景区,加快发展水上穿梭巴士、观光游船、游艇等产品,开展内容丰富的水上赛事、竞技、表演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水上产品系列。提档升级丰都邮轮辅港,提升沿江旅游码头及配套设施,形成以“船游三峡”为支撑、“陆游三峡”、“飞游三峡”有机联动新局面。

四、联动“小节点”,推动公共设施融合

加强自驾车营地及旅游驿站建设。完成太平坝房车度假营地、南天湖国际自驾车营地、轿子山自驾车营地、都督乡盖尔坪自驾车营地、武平镇雪玉山自驾车营地、高家镇方斗山自驾车营地、双路镇莲花山自驾车营地、三建乡绿春坝自驾车营地、三建乡通天大峡谷自驾车营地、青龙乡瓦屋山自驾车营地、三元镇渠溪河自驾车营地、虎威鹦鹉自驾车营地等12个自驾车营地建设。在旅游重点乡镇建设旅游驿站。

五、打造特色游线,编织慢游大网络

特色精品线路:

文化体验游——名山风景区、双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小官山古建筑群民俗文化园、南游记取经游;

康养度假游——南天湖旅游度假区、雪玉山康养度假区;

欢乐激情游——九重天景区、雪玉洞景区、牛牵峡景区。

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三合街道乡村采摘游——园枫湘花镜田园农场、童仙寨枇杷园、鹿鸣岩樱桃基地、香椿基地;

龙孔镇荷包蛋传统文化游——龙孔镇传统文化体验基地、荷包蛋动漫体验场景、荷包蛋生态园、农旅融合型山庄、白家祠堂民宿;

虎威镇心之所往·养眼养生之旅——虎威花果山乐园项目、虎威三峡紫桑葚采摘园、虎威镇大池清池荷韵现代农业园;

三建乡绿春坝精品民俗游——双鹰坝花果采摘园、蔡森坝冷水鱼和苗木休闲观光园、鱼泉子生态湿地观光园、石龙门石林景区、红旗寨登山步道。

包鸾镇乡村景观游——人民运动桥、杜鹃园、桂花园、滨河步道、石里红枫景区。

董家镇乡村民俗游——杜宜清庄园(乡情陈列馆)、大城寨、飞龙洞瀑布、三仙湖水上娱乐。

国际精品游线路:

文化型项目-生态康养型项目-健康运动型项目-特色接待型项目。举例:名山风景区-南天湖旅游度假区。

第三节 提升和完善旅游集散体系

加强与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县级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及其他区县交通基础设施及廊道规划对接,根据高铁、动车、高速公路等建设进程,依托各运输方式客运换乘枢纽,建设丰都名山游客接待中心,按照旅游门户的要求高标准打造,提升改造现有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中心。


专栏12“十四五”期间丰都文体旅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名山游客接待中心。总用地4.8万㎡。其中:综合楼占地0.45万㎡,建筑面积1万㎡;其他辅助功能面积4.35万㎡(含道路、广场等)。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安装、装修、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工程。


第四节 加快丰都智慧旅游建设

推进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千兆光纤、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加大旅游电子触摸屏敷设,推动智慧停车场建设,完成4A级景区线上线下支付设施覆盖。建设“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一端惠全城”的新型智慧城市,让智慧“点亮”市民的美好生活。

建立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依托丰都旅游数据库,建设智慧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丰都旅游”APP,做大做强“丰都文旅”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建设智慧旅游体系,完善评价机制,修订旅游营销奖励办法,鼓励旅行社、旅游景区、度假区等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实现线上门票预订、旅游信息展示、文创产品销售,提高旅游营销推广的针对性、效性。

专栏13“十四五”期间丰都文体旅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建设项目。围绕政府、景区、游客三个层次确定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全域旅游数据中心、产业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指挥中心、一部手机游丰都平台与软件,为政府提供大数据决策支撑。景区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建设游客互动体验项目、智慧营销、管理和服务项目,提档升级景区,采取硬件及平台建设、维护存储设备等。

第四篇 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景区转化,提升文化的体验感;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文旅融合赋能,强力助推丰都“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第十章 推进文体旅创新融合发展

第一节 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转化

推进现有文化场馆旅游研学功能提升。结合旅游覆盖面广、市场化程度高等产业特质,用好旅游景区等媒介,充分释放载体作用,推动丰都文化馆、图书馆等成为旅游目的地,完善其道路、标志标识、停车场、厕所及环卫设施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预约平台实现线上预约,实行“限量、预约、错峰”开放管理;文化场馆携手学校推出各类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第二课堂,培育一批研学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

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梳理-文化提炼-文化挖掘-创意植入-文化活化”,推动文化和旅游内部深度融合,培育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创新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推动丰都鬼城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凤凰文化、孝善文化与巴渝文化深度交流融合,创新特色文化展现形式,强化丰都文化底蕴,全面推进文化植入城市建设,嵌入美丽乡村,将文化与城乡发展有机结合,推进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第二节 推进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提升

实施文创进景区行动计划。推进景区与互联网平台、文创企业、文博单位等结合,打造一批文化特色突出、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文旅融合景区。积极打造世界独一无二的鬼城文化IP。启动IP设计工作,从主题选择、形象打造、历史故事、互动体验、符号设计、产品转化等方面构建丰都IP体系。用文化和产品支撑IP,用IP引领消费升级。通过景区规划设计、文化景观、标志标识、室内装饰、设施器具、导游解说,把文化元素融入景区场域,融入服务流程,增强文化内涵。

实施文化展示提升行动计划。围绕郊区新城、文化名城、山水智城,按照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的要求,进一步提炼和创作文化旅游形象展示符号系统,按照具象化和承载公众情感的要求,优化和提升丰都旅游形象LOGO,统一规划建设文旅标志标识系统。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目标化的要求,提升和优化旅游交通标志标识系统,提高旅游导引导航导识水平,实现A级以上旅游景区沿线交通站点、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等公路标识标牌全覆盖。按照美化、亮化、多元融合的要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城市商圈、街区灯饰广告、门店标志标牌。按照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记忆的要求,在城市街区、公园、交通结点等区域,提升和新建一批城市文化景观、城市雕塑小品、文化墙、文化标牌,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

赋予重点景区新内涵。依据各片区功能定位,准确把握文化资源禀赋,差异化选择文化主题,进一步明晰区域文化定位。

名山片区。建设名山文化公园,将拓展划分为四个区域进行分别打造,主要打造核心风景区、非遗文创区、祭祀祈福区和农耕体验区。

一是核心风景区,主要是保护性开发名山、五鱼山、双桂山、小官山,策划“凤凰飞升”、“夜游鬼城”等文旅项目,丰富旅游业态,增强互动体验,提高游客综合满意度。

二是祭祀祈福区,依托凤凰山陵园,借助名山在道教里面“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影响力,引资打造国内顶级陵园,研究中华传统祭祀文化,探索从生到死仪式感,引入“元宇宙”,开展线上线下祭祀祈福,引导全球华人追思慎远、文明祭祀。

三是农耕体验区,在五鱼山北边一带,植入姓氏文化元素,打造以“百家姓”为主题的民俗院落群,开展观光采摘、踏青郊游、亲子互动、农耕研学等活动,打造共建共植共享的人间乐园。

四是非遗文创区,依托原粮仓、三明油脂等厂房,规划建设丰收博物馆和农耕文化展览馆;保护展示东作门遗址和王氏贞节牌坊,建设文化商业街、游客集散中心,布局庙会举办地;生态修复南海溪河口,增设旅游观光渡口;利用原丝厂建设平都书院、崖壁酒店。

三峡魅力港城片区。在功能定位上以休闲消费为主,在文化定位上立足于长江黄金水道,以三峡文化、移民文化、巴文化为总领,重点打造丰都博物馆、滨江路特色街区、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构建滨江消费集聚区。

南部度假旅游片区。在功能定位上以康体养生为主,在文化定位上立足于优越的生态环境——森林、湖泊、湿地、草场等。以儒、释、道养生文化为总领,重点提升、建设南天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九重天景区、雪玉洞景区、轿子山高山草海景区、方斗山横梁乡乡村旅游度假区、雪玉山旅游度假区、施家嵌天坑景区。

北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片区。在功能定位上以乡村旅游为主,在文化定位上立足于各乡镇的自然资源及产业条件。以产业文化、农耕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为总领,重点建设三元红心柚小镇、青龙乡高山茶文化田园综合体、社坛榨菜产业园、保合余家坝现代农业综合体等项目。

第三节 推动文创产品开发

探索鬼城庙会新模式。鼓励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动庙会市场化及常态化发展;创新庙会参与形式,利用官方报道和自媒体等手段进行传播,推动线上线下结合,助力庙会走向全国;丰富庙会展现内容,组织各种演艺或表演活动,集中呈现世界级、国家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庙会消费渠道,搭建线上销售网,借力庙会推出丰都特色商品。

打造鬼城文化新载体。坚持“惩恶扬善,唯善呈和”文化转化方向,从人生哲学、人世亲情、趣味娱乐、艺术欣赏、神秘主义等角度多元化、创造性探索“鬼城”文化呈现方式。引进大型资本平台和企业投资,设计开发独特的文创旅游产品,打造鬼城名山文化公园区、鬼城民俗文化主题乐园等创意项目。规划建设县城滨江区域、大名山旅游景区等夜景体系。实施长江(湛普-高家镇)游轮夜游项目,开发组织长江-龙河水上夜游活动。规划建设龙河文化湾区,展现丰都多元民俗文化。规划建设3-4条特色商业街夜市,经营多业态的夜经济体系,打造“不览夜景,未到丰都”的夜游旅游品牌和城市名片。积极开发中元节、鬼吹灯灯会、万圣亲子节等夜间节事活动,将节事做成丰都文旅亮点,打造“鬼城过节,世界狂欢”的国际盛会。采用3D光影技术,打造“凤栖莲花山”崖壁秀、“莲花世界,五种天华”灯光秀、“步步生莲”金丝珐琅壁等特色夜光景观,让游客感悟“一花悟世界”的深厚哲学。

推动非遗文化深转化。加强非遗文化的商业转化。积极开展对龙孔吹打、水龙舞、丰都民歌等传统音乐及舞蹈进行专业艺术改编,使之成为丰都具有代表性的演艺节目。积极将仙家豆腐乳、包鸾竹席、叶脉画、麦秆雕刻等开发为DIY亲子体验产品和旅游商品。积极建设丰都非遗云平台,努力将丰都非遗推向全国、销向海外。

组织特色化文旅节事。一是打造牛肉美食节。推进市场化办会,挖掘会展经济增长点,将“牛肉美食节”集中在庙会期间举办。二是“一带一路”商品展销会。深度开发特色农产品,举办“一带一路”商品展销会,促进恒都牛肉、丰都麻辣鸡、青龙黑花生、茶园白酒、包鸾竹席、长坡风萝卜等丰都品牌特色产品提档升级,拉动社会消费。三是庙会产业交易会,庙会房交会等活动,拉动商贸领域客流量,助力文农商旅多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持续办好“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戏雪”等四季旅游活动,根据各乡镇特色,举办三元采柚节、南天湖森林节、太平相亲节、都督盐马古道文化节、武平露营节、虎威樱花节等特色文化旅游节会。

专栏14“十四五”期间丰都文体旅精品节事赛事

文化节事:牛肉美食节。将“牛肉美食节”集中在庙会期间举办。“一带一路”商品展销会。深度开发特色农产品,举办“一带一路”商品展销会,促进恒都牛肉、丰都麻辣鸡、青龙黑花生、茶园白酒、包鸾竹席、长坡风萝卜等丰都品牌特色产品提档升级,拉动社会消费。与庙会同时举办房交会等活动,拉动商贸领域客流量,助力文农商旅多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文化论坛常态化。常年开设中国·丰都鬼城文化论坛,持续开展对文旅发展形势、文化创建问题、文化消费趋势等问题进行研讨。以“中国·丰都鬼城文化论坛”为平台,整合高校、协会、企业、资本、政府等核心资源要素,对接文创、文博、历史、文学、艺术、设计、传媒、体育、金融、管理等重点领域,构建丰都文旅智库,助力丰都文化的创新性呈现与品牌系统建设。组织编撰《丰都文库》、《丰都旅游文化史》、《丰都故事》等大型系列文库,结合新技术,弘扬非遗项目。进一步完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丰都文化研究体系,创新丰都文化的多元传承手段,打造真正的学术之城,并使之转换成巨大的生产力。持续开展文化挖掘与研究工作,为丰都文化创新与建设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撑。推动文化研究成果在地化转化。通过学校课程、公益讲座、志愿者培训等方式,将丰都特色文化传递给当地居民,营造出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构建起丰都文化大社区,增强丰都人的文化自信。

第四节 加强体旅产品开发

积极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嵌合旅游功能的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等平台载体,推出了一系列赛事型、观赏型、休闲型、节庆型、民俗型、数字型等体育旅游产品,

打造体育赛事基地。依托南天湖、雪玉山良好的冰雪资源和气候温凉资源优势,打造西南地区最专业的高山滑雪和山地户外运动圣地,策划举办西南地区各类专业运动赛事。

打造特色运动基地。立足都督、太平自然生态禀赋,以体育产业为核心,以绿色郊野、运动休闲为纽带,科学谋划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休闲健身发展模式,建设集森林游乐、洞穴探险、山地运动于一体的山地体育公园,集中力量全力打造国际山地运动休闲度假目的地、高山体育运动基地。

建设体育公园。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加快丰都中心城区体育公园建设,满足人民对体育健身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有利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体育强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节 促进旅游商品开发

做精招牌美食。成立丰都麻辣鸡产业联盟,推进麻辣鸡制作技艺标准化、产业化建设,提升整体口味及品质,开发麻辣鸡零食包装,提升游客购买携带便捷度。开发招牌美食恒都牛肉,打造全牛宴等。

做靓乡村特产。依托丰都特色效益农业,整合肉牛、鸡、猪、红心柚、榨菜、花椒、生态鱼、龙眼、柑橘、茶叶、笋竹等农特产资源,打造“丰都大礼包”,作为品牌商品推出。

做活民俗记忆。紧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仙家豆腐乳、包鸾竹席、鬼城泥塑、鬼脸谱瓢画、叶脉画、老八碗、糊辣壳抄手、茶元白酒、丰都青龙茶、长坡风萝卜、正发麦秆雕刻等进行优化和开发,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民俗产品。

做大资源价值。利用丰都优质地下水资源,做大做强荷包蛋天然深井泉水产业,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健康饮品,做大资源及品牌价值。

做好文创商品。借助名山文化公园,将巴渝神鸟、丰都庙会、鬼城文化及乡镇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商业转化,开发文具、生活用品、装饰品等形式多样的文创商品。

第十一章 加强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

第一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合作战略。推进丰都文旅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力拓展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交流与合作。持续培育海外市场,巩固港澳台地区传统市场,稳步拓展韩国、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核心客源市场,同时围绕“一带一路”,积极开辟中亚、东欧、西欧等新兴客源市场。

加强核心景区城区国际合作。依托大名山景区和南天湖度假区等文化和自然资源,推进与东南亚、欧美等国家文化旅游合作。继续推动丰都与国外城市开展友好城市合作,共享文化、生态、市场、资本等资源要素。

推进设施、环境、服务全面升级。大力提升邮轮辅港及旅游码头品质,提高现代化水平,提升游客通达性、便捷性以及环境整洁度、美观度、有序度、舒适度。在酒店、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和商圈、机场、码头、车站等窗口行业开展涉外旅游服务培训和涉外服务技能大赛,提升旅游接待窗口的国际游客服务能力。

第二节 深化文旅区域合作

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以丰都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融入长江经济带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和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助力长江流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合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根据两地建设要求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推动川渝两地文旅“一码通”,共享文体旅数据资源。整合网络平台资源,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发展。以大名山景区及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整合全县文化旅游、都市旅游及乡村旅游资源,全面对接四川文化旅游及乡村旅游线路,拓展区域文旅格局,进一步做大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积极与南充市等地深化特色农业、精品旅游产业协作,加快双方各项战略协议落地步伐,协同打造川渝合作样板。

全面融入重庆市“一区两群”建设。丰都紧邻重庆大都市、深处大三峡,背靠大武陵,是“融入主城、联动两群”的联结点,是主城都市区“溢出效应”的首要承接地。“十四五”期间,丰都将营造势能,四向拓展,放大能级,优化核心竞争力,塑造“北联、南融、东合、西进”区域协调发展新空间。联动周边区县共同打造重庆主城都市游、长江三峡游、渝东北民俗生态游的重要战略支点。

北联——充分利用丰都地处重庆地理中心的优势,发挥沿江通道作用,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往北联动万州天生城、忠县石宝寨、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巫山小三峡等景区共建长江三峡库区旅游胜地,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南融——利用丰都南部山地资源优势和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联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重点推进与武隆、石柱等区县旅游合作,打造大仙女山旅游环线快车道,协同发展“丰都南天湖”“武隆仙女山”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景区,共同打造丰都名山(游轮辅港)—南天湖—仙女山两日游等旅游线路。

东合——以龙河流域为纽带,联合石柱县共同推进龙河全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力争创建龙河全流域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推动龙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促进“丰都民俗文化”“石柱黄水少数民族文化”合作发展,推动丰都方斗山、雪玉山和石柱黄水、龙潭开展康养旅游度假合作。

西进——积极构建与重庆中心城区“一小时”交通圈,构建与长寿、涪陵“半小时”交通服务圈,争取主城都市区城际列车公交从涪陵延伸至丰都。加快开通丰都至主城都市区、毗邻区县公交化列车,加快形成与主城都市区多通道直连、与渝东南快速互联的交通骨架。联动南天湖—武陵山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集群。

第三节 加强文旅营销推广

塑造丰收之都”新名片。立足国际范、丰都味,全球征集、匠心设计营销语、LOGO、动漫形象,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联动推介展示丰都,提升大众“能见度”、国际“知名度”。

充分利用新兴网络自媒体。大力发展“科技+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体验方式,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制作高质量宣传片、短视频,开放直播间,投放到国内外自媒体网站,包括抖音、快手、微博、YouTubeInstagramTwitter等。

持续推进政府大营销。建立以县委班子为领导核心的营销团队,利用国内各种旅游推介会和重庆市17个境外推广中心,将丰都旅游推向世界。与国家文旅部门、中西部省(市、区)长江经济带相关组织建立宣传合作机制,主动融入国家文旅部门整体推广计划。开展“请进来”促销活动,邀请境内外主要旅行商、媒体到丰都考察旅游。选择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国内媒体、重点客源国媒体,定期不定期进行丰都旅游形象宣传。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多方式的旅游宣传。

积极对接国际影视资源。推动丰都各景区成为电影取景地。尤其是大名山景区,可成为国内魔幻题材影视和国外鬼文化影视拍摄的素材地和取景地。引入央视及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HNK等国际纪录片制作品牌,减少文化传播障碍。对接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东映等国际知名动漫制作公司,合作拍摄动漫影视,开发相关产品。

鼓励文艺精品走向国际舞台。邀请国内外知名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摄影家、美术家等,就丰都文化进行艺术提炼再创造,推出符合当代审美趋势,并引领时尚潮流的作品。

开发国际网游助力品牌扩张。以丰都鬼文化为主题,鬼城为载体,探索与网游公司合作,开发鬼城网游,号召全世界网民线上线下同游鬼城。


第五篇 规划实施


第十二章 实施保障

第一节 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丰都县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专门抓、相关单位协同抓”的“四位一体”的有效的文体旅工作机制。

加大考核力度。将县级部门组织与参加的文体旅活动情况、区域文体旅设施开放率、县级部门对文体旅产业的支持力度等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推动文体旅“三纳入”。将文体旅相关项目及活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逐年加以实施;将丰都庙会、全民健身活动、夜游鬼城经费纳入县乡两级《政府财政预算》;将文体旅项目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每年加以督查。

第二节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机制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体旅服务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体旅服务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通过优惠扶持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共享设施、兴办实体、冠名赞助、无偿捐赠、项目资助、自办分享、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体服务。

创新文体场馆运营机制。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促进多元经营,提高场馆利用率,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激活其经济效益。

优化文体公园管理服务。明确管理主体,由公园管理部门作为主体,抓好文化设施及体育器材管护。文体部门主要负责监督设施器材安装、群众健身指导等作用。

第三节 创新投资融资模式,强化资金保障

加大政府对文体旅事业的投入。“十四五”期间,县级财政每年设立不少于2000万元的文体旅发展专项资金。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使用,重点用于规划编制、宣传、行业管理、教育培训、重点景区和项目开发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等;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委、县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结合文体旅事业的发展合理安排资金和项目;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相应安排文体旅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根据财力逐年增加。

设立文体旅事业专项贷款。加强政府协调,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将文体旅项目纳入其信贷计划,对重点发展的文体旅项目予以优先考虑,争取设立文体旅专项贷款。同时积极争取文体旅项目的财政转移支付、产业引导资金、国债资金等。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与建设。通过营造文体旅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充分吸引和利用外来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涉及文体旅的开发经营项目,多渠道筹措文体旅建设资金,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民间资金。探索以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融资等方式,拓宽旅游业发展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市场融资。支持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扶持PPP参与文体旅项目建设。把丰都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龙头地位、资源优势明显的景点景区作为重点项目,采用国际通行的PPP融资方式,通过拍卖、租赁经营,利用有限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利用,把文体旅项目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第四节 用好用足土地政策,强化用地保障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探索实现文体旅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多规合一”,特别是将文体旅建设项目各类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保项目落地。

引导旅游用地规范发展。对符合相关规划的旅游项目,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依法办理土地流转、征收或收回手续,积极组织实施土地供应。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对使用荒山、荒坡、荒地、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严禁旅游项目配套商品住宅管理,严禁改变旅游设施用地用途。

积极探索旅游用地政策改革创新,推动开展旅游产业用地差别化管理。加大对乡村未利用地和废弃地的旅游开发。创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农村建设用地兴办旅游民宿、餐饮、生态停车场和旅游厕所等接待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现状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第五节 加强环境评价管理,强化生态保障

组织编制《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明确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内容,分析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相符性,以及规划在布局、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开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明确生态功能、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梳理规划实施的资源、生态、环境制约因素。识别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资源、生态、环境影响,明确环境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影响预测与评价。综合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规划协调性分析等,进行规划综合论证,分析规划实施的环境合理性和在维护生态功能、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环境效益,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减缓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方案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提出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的环评要求以及跟踪监测、评价计划。

第六节 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强化人才保障

多层次引进和培育人才,实施“丰芒”人才计划,构建产业人才地图、需求目录,建立“一事一议”引才、重大项目荐才、协同共享用才等机制,强化“来了就是丰都人”意识;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等工程,加强高层次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型人才培育,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全方位用活人才,健全人才管理评价机制,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加快人才评价改革,充分激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高质量服务人才,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和服务机制,建立政策宣传、绩效评估、督导提醒等机制,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让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第七节 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强化决策保障

建立和完善文体旅统计调查制度,形成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统计组织体系。制定丰都文体旅统计工作实施方案,接轨国家文体旅统计标准,规范与改进文体旅统计口径,建立一套涵盖文体旅的大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文体旅统计调查体系,实现以文体旅核心景点记录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为补充的统计调查目标。加强文体旅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决策提供前沿可靠数据。建立丰都文体旅大数据中心,做好与重庆市旅游数据中心有效对接,打造旅游统计工作平台、旅游数据分析平台、涉旅决策支持平台、相关产业引导平台和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

附表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库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项目

位置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时期

总投资(亿元)

十四五”期间投资
(亿元)

投资渠道

法人单位

主管

部门

项目类别

合计66个项目

321.137

224.807


基础设施

建设





73.249

53.669





(一)

文化遗产保护建设





12.48

10.08





1

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规划


全县各级各类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2022-2025

0.1

0.1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镇遗址保护设施重点项目

维护维修

高家镇桂花居委

该项目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桂花居委。遗址占地面积1万㎡、保护范围1.9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4.6公顷。建设内容:1、围栏围墙、界碑界桩、周边环境整治、水系整治、绿化;2、简易展示利用设施。展示服务中心1000㎡、旅游厕所100㎡、垃圾收集中转设施停车场1000㎡、标识系统、保护展示棚等;3、水电管网、路灯照明和与外部连接道路(长1000m、宽12m)。

2021-2025

0.2

0.2

新增中央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冶锌遗址(丰都县九道拐遗址)保护设施项目

维护维修

兴义镇高家镇

重庆冶锌遗址群丰都九道拐遗址占地面积1.5万㎡、保护范围1.8万㎡、建设控制地带5.3㎡。建设内容:1、对丰都境内10处冶锌遗址点建设界桩标识牌和文字简介标识牌;2、保护围栏围墙和巡护道路和5000m;3、抢救保护九道拐遗址的护坡挡墙和绿化。

2021-2025

0.2

0.2

新增中央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4

长江文化遗址公园

新建

三合街道、兴义镇、高家镇

依托我县高家镇遗址、重庆冶锌遗址群丰都遗址、烟墩堡遗址等遗址,因地制宜建设小遗址公园、展陈馆。

2022-2025

5

5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5

烟墩堡遗址展览馆

改建

三合街道

总占地面积1200㎡,新建标志性大门、实物标本展示台(5-7个)含特色灯光、游览步道、文化展示墙、电子显示屏、学术100㎡交流室(内含厕所、装修)、给排水管网、污水管网、环境改造,配套座椅,遮阳棚,安防系统等。

2022-2025

0.08

0.08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6

丰都庙会非遗博览园

新建

长江二桥北岸桥头

四区一碑。文创孵化区:按照前店后坊模式打造门店200个;博览中心区:接待大厅、展示中心、多功能厅和流动展示区;民俗风情区:以丰都庙会文化为总揽,全县各类非遗项目融合展示的民俗风情区(丰都庙会巡游一条街);功能配套区:标志性大门、围墙、停车场(含充电桩)、厕所、广场、智能化设施、绿化和休憩设施等;丰都解放碑:在广场中央建设丰都人民解放纪念碑。

2022-2028

5

3

政府投资

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7

高家镇旧石器遗址公园

新建

高家镇桂花村1

高家镇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露天遗址,分布面积大,在华南地区实属罕见。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鲜明特点。对探讨长江流域乃至东南亚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价值。建设内容:占地面积20亩。文物本体保护设施建设;文物展陈展示设施建设;旅游参观配套设施建设;四周环境整治改造建设。

2023-2027

1

0.6

政府投资

丰都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8

悟惑寺禅宗文化体验

基地

续建

兴义镇
泥巴溪村

悟惑寺进一步修复和保护;在寺庙周边建设旅游接待中心(占地1000,建筑面积2600);利用两口水塘(面积为10.8亩)打造游客垂钓、游乐等;修建索道连接寺庙至古官山顶峰(古官山顶海拔1000多米,可远观丰都新县城、名山风景区及长江胜景)。

2020-2025

0.9

0.9

政府投资

丰都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二)

文化公共设施建设





39.063

21.883





1

丰都博物馆

新建

三合街道

占地45亩,建筑占地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功能室包括文物库房、陈列展示区、技术用户、多功能厅、行政办公用房、其他辅助用房、地下车库、环境打造等;文物陈列布展等。

2022-2025

3.6

3.6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2

文化艺术

中心

新建

三合街道

项目总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45000平方米。设大剧院、群众艺术馆、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少儿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2022-2028

15

5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3

火凤凰雕塑

新建

三合街道

在丰都博物馆广场新建火凤凰雕塑(巴渝神鸟)

2023-2024

0.2

0.2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4

丰都美术馆

新建

三合街道

在城区范围内建设美术馆,占地5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设常规展览厅、精品展厅、工艺品店、多功能厅、绘画室、培训辅导室等功能室。

2022-2024

0.2

0.2

政府投资

县城建司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5

市民生活综合体(呈和居)

改建

三合街道

将原滨江路汽车站打造成市民生活综合体(呈和居),市民服务中心,配套文化馆、影院、餐饮小吃等。

2022-2025

1.5

1.5

政府投资

县城建司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6

丰收博物馆

新建

名山街道

丰收博物馆的建设内容包含全部农耕文化。立足丰都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挖掘农耕文明的根与魂;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记载和展示近代以来农耕文化面貌,把握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真实记录和展现刚刚消逝和正在变化的事物和境况;挖掘和展示“人”、“物”、“事”、“境”、“技”的历史脉络和功能;展现传统农耕时代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风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从民间直接收集,务求真品真实,宁缺毋仿,宁旧勿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社会面貌和基层农村农民的生存状态。

2022-2025

3

3

政府投资

县农业农村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7

航运博物馆

新建

三合街道丰都港

征集历史以来水上运输工具,建设长江首个航运博物馆。

2022-2025

1

1

政府投资

县交通局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8

丰都(小官山)民俗文化博物馆

新建

小官山

依托丰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征集各类民俗文化物件,建设丰都独特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占地30亩。

2022-2025

1

1

政府投资

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9

培元文化生态公园

新建

兴义镇、双路镇

规划建设以文化旅游消费为主,打造精品民宿,高品质建设度假区,建设好丰都县城第一观景平台,建设文化、科技、旅游、商业、体育健身、科普研学、生态观光等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区。文化生态公园分文旅消费区、精品民宿区、生态休闲区、生态度假区和气象科普区等五个功能区。

2022-2028

9.43

3

联合投资

名山集团、文旅集团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10

丰都体育

中心

新建

三合街道

在体育公园内建设体育中心。内容:篮球场室内2个,室外风雨篮球场4-6个;羽毛球场室内2个,室外4-6个;乒乓球场室内6-8个;室外网球场4块;室外智能化健身区500m²。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6500m²,含场地面积12000m²,人行及消防环道和培训楼占地共24500m²

2022-2025

2.12

2.12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11

丰都县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新建或改扩建

各乡镇政府所在地

在栗子乡、十直镇、包鸾镇、江池镇、高家镇、董家镇、仁沙镇、武平镇、保合镇、暨龙镇、树人镇、双路镇、社坛镇、青龙镇、仙女湖镇、南天湖镇等17个乡镇修建文化服务中心。按目前新标准建设600平方以上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设置图书室、展览室、多功能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厅、乡情陈列馆、办公室等必备功能室,配齐各类文化设备满足人民群众最大文化需求。

2021-2028

1.1

0.7

政府投资

以建设乡镇为业主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12

丰都县乡镇文体广场

建设

改扩建

各乡镇

改扩建广场7块(含村级),其中栗子、虎威、江池、南天湖、十直镇、三元镇、暨龙镇、高家镇等各1块。新建广场4块含村级(包鸾镇、武平、三元、董家镇等各1块)。按标准配套建设相关设施设备。

2021-2028

0.85

0.5

政府投资

以建设乡镇为业主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13

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改扩建

各乡镇

七个一标准,建设56个村(社区)级文化服务中心。

2021-2025

0.063

0.063

政府投资

以建设乡镇为业主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三)

体育公共设施建设





14.466

14.466





1

丰都体育

公园

新建

三合街道

占地面积700亩,其中:水域面积220亩,运动场地、设施建设、绿地和道路共计占地480亩。内容包括:常规球类、多功能运动场地、步道、健身广场、儿童活动、水上运动、管理设施建筑等。

2021-2025

10

10

联合投资

县文旅委、城建中心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2

健身绿道

建设

新建

全县

1.县城沿江两岸环形步道:从丰都长江大桥起步到拟动工的丰都长江三桥之间长江两岸,全长20公里。建设集休闲、娱乐、观光、健身于一体的彩色骑行健身步道,休闲服务亭4个(服务亭内设置休息椅、饮水、充气、避雨等设施);
2.
乡镇健身步道建设:在相关乡镇新建健身步道(以乡镇申请为准),总长100km,宽1.5m,含路灯、观景亭、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

2021-2025

1.5

1.5

政府投资

以项目地政府为业主

城建司、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3

体育场地

建设

新建

各乡镇场镇所在地

1.丰都县乡镇全民健身补短板建设(以市以上体育部门制定的为准);2.南天湖景区运动场地及设施建设(以规划为准)。

2021-2025

1.648

1.648

政府投资

以项目地政府为业主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4

丰都县体育场提档升级改造工程

升级改造

三合街道

体育场看台维修整治面积11088㎡;更换看台座椅15500个;公共厕所改造9个;电子显示屏更换;彩钢瓦屋面更换;墙面刷饰乳胶漆;通道顶棚吊顶;高杆灯更换;体育场塑胶跑道改造等。

2021-2024

0.138

0.138

政府投资

巴渝公司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5

马拉松赛道

续建

三合街道

县政府向西出发,沿峡南溪、丁庄、火车站、长江大桥、丰收博物馆、名山滨江大道、凤凰陵园、镇江工业园区、垫丰武长江大桥、工业园区、陈国勇艺术馆、博物馆、龙河口人行桥、凤凰港、呈和居,终点站文化艺术中心。

2022-2025

1

1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6

门球场升级改造工程

改扩建

三合街道

将现有的门球场地改造成三层,提高使用率。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配套相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柔力球、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气排球、健身操球和门球场。

2023-2025

0.18

0.18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四)

旅游公共设施建设





6.73

6.73





1

城区及景区旅游公共配套设施

改建新建

全县

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星级酒店,试点建设一批民宿酒店、汽车营地等,提升旅游住宿服务质量;城区及景区旅游标识标牌提档升级;科学设置导游全景图、景区景点介绍牌、导览指示牌、关怀警示牌、公共信息牌;景区旅游厕所建设。

2021-2025

1.5

1.5

联合投资

县交委、县林业局、县文旅委及相关企业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2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项目

新建

全县

生态智慧停车场10个以上;旅游厕所20座以上;乡村旅游接待服务暨农产品购物中心一批,建设标准以农业农村委或商务局提供的标准为准;全力完善一批乡村旅游标识标牌和乡村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等。

2021-2025

1.48

1.48

联合投资

项目地政府及相关企业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3

名山游客接待中心

新建

名山街道

总用地4.8万㎡。其中:综合楼占地0.45万㎡,建筑面积1万㎡;其他辅助功能面积4.35万㎡(含道路、广场等)。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安装、装修、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工程。

2021-2025

0.85

0.85

政府投资

名山集团公司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4

龙凤桥

新建

三合街道

在长江与龙河交汇处新建具有特色的游步桥。

2022-2025

1.2

1.2

政府投资

城建司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5

长江文化旅游生态复合廊道

新建

名山街道

建设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集绿色生态、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科普研究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10公里、宽8米,串联起名山、五鱼山、双桂山、小官山等文旅景点;

新建5个供游客休憩、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旅客驿站,每个占地350平方米;新改建5处垃圾收集中转站,每个占地50平方米;新建2座旅游厕所,每个占地300平方米;新建道路指示牌和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识牌80套;进行林相改造15万平方米,打造6万平方米沿途绿化景观;进行边坡治理、环境改造等。

2022-2025

1.2

1.2

政府投资

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6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建设项目

新建

三合街道

围绕政府、景区、游客三个层次确定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全域旅游数据中心、产业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指挥中心、一部手机游丰都平台与软件,为政府提供大数据决策支撑。景区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建设游客互动体验项目、智慧营销、管理和服务项目,提档升级景区,采取硬件及平台建设、维护存储设备等。

2020-2025

0.5

0.5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五)

广电设施

建设





0.51

0.51





1

丰都县智慧广电

新建

覆盖全县所有村组

建设智慧广电的内容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安全监管体系、生态服务体系。统筹有线、无线、互联网等网络资源承载为依托,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5GIPv6、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融合媒体智能制作、传播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网络、业务及服务能力为指标的广播电视系统和应急广播体系的智慧广电。智慧广电是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跨领域、行业、系统、部门生态环境的关键契机,协同进一步完善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服务党用、政用、民用、商用的智慧广电。

2021-2023

0.51

0.51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文旅项目

建设





247.888

171.138





(一)

重大旅游

项目





143.29

97.14





1

名山文化创意产业园

新建

名山街道

在北岸城区依托“世界鬼城”国际文化IP,建设文化、旅游、商业、农业深度融合的大名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总占地面积9.5平方公里。主要打造文化旅游观光区、文化旅游商业区、文明祭祀祈福区和文化互动体验区。策划实施凤凰飞升、夜游鬼城等文旅项目,布局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设施,开发以“巴渝神鸟”为依托的火凤凰系列文创产品,2022年力争完成项目策划规划和引进实体企业。

2022--2028

50

20

联合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2

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

续建

南天湖景区管辖范围内

包括高山运动基地、影视基地、水上游乐基地、农耕文化研学基地、鸬鹚池天坑湿地公园、煤炭洞湿地公园、天堂谷森林公园改造、天湖瑶池、体育公园、游乐园综合体、森林小火车、轨道滑车、缆车、卡丁车、夜游南天湖、沉浸式数字体验馆等重大文旅项目,餐饮、住宿、购物等公共服务设施,供水、供电、燃气、通讯、道路、景观、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

2019-2025

17.59

17.59

社会投资

丰都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丰都县硝厂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县旅管委

规划建设类

3

南天梦想城

新建

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以打造重庆文旅新地标为目标,建设集度假型室内游乐、度假型休闲消费、度假型康养观光三位一体的旅康养“沃尔玛”。具体内容:1.现代高科技文化游乐实景体验和休闲美食消费综合体,包括室内四季温水梦幻乐园、室内“嘉年华”及VR模拟穿越体验游乐群、室内世界级实景街道国际美食休闲消费区、室内综合休闲消费集群。2、大吞吐量度假型酒店群,包括五星级标准南天梦想大酒店、星级标准特色文化度假酒店群、梦幻广场酒店景观配套群、产权式酒店等。3、共享度假及国际康养和旅养区。4、国家级文学艺术创作及交流展示基地。5、国际标准四季野营基地及青少年生活技能体验培训基地。6、室内专业度假型体育运动健身园及度假婚礼区。7、高山探险景观群、养心观光区组团。8、综合管理、托儿医卫、停车服务配套等功能区。9、三产融合乡村发展配套产业中心。

2022-2026

35

33

社会投资

金字塔梦想城文化旅游开发(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县旅管委

规划建设类

4

莲花山康养旅游区

新建

双路镇莲花洞村

莲花山康养度假区:项目位于双路镇莲花洞村,占地约4000亩,围绕森林康养,按一心两镇布局,打造森林休闲避暑、森林运动、医疗康复为特色的国际型康养度假区;莲缘湖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占地约1150亩,建设莲缘湖乡村旅游小镇,打造一站式乡村旅居式文旅融合综合体项目。

2021-2025

10.55

10.55

社会投资

重庆莲缘湖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5

名山文化

公园

新建

名山街道

名山文化公园涵盖北岸城区及名山、五鱼山、双桂山、小官山和青牛山,约15平方公里,园内有18个文物保护单位和1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该区域“儒、释、道”文化相互交融,鬼城文化独树一帜。分四个片区策划打造。一是核心景观区。保护性开发名山、双桂山、五鱼山和小官山,策划实施名山旅游区升级改造、旅游生态复合型廊道、景区文物修缮保护、凤凰飞升、夜游鬼城等文旅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二是非遗文创区。利用老粮仓、老丝厂、老绸厂、油脂厂,结合王氏贞节石坊、小官山古建筑群、东作门和老城墙遗址,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丰都庙会非遗博览园、名山游客集散中心、平山书院、平都酒店、私人博物馆群等文旅项目,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祭祀祈福区。依托平都山洞天福地,打造国内顶级陵园。研究中华传统祭祀文化,探索从生到死仪式感,引入“元宇宙”,开展线上线下祭祀祈福,引导全球华人追思慎远、文明祭祀。四是农耕体验区。在鹿鸣寺社区植入姓氏文化元素,打造丰都的“百家姓”民俗院落群。开展观光采摘、踏青郊游、亲子互动、农耕研学等活动,打造共建共植共享的人间乐园。

2018-2027

16.35

9

联合投资

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6

培元文化

公园

新建

兴义镇、三合街道、双路镇等乡镇

培元文化公园位于长江南岸,西起长江二桥,东至龙孔镇凤凰村三社凤凰踊遗址,南抵沿江公路,约20平方公里,共有各类文化遗址42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另建有以清代培元塔为中心占地约40亩的陈国勇艺术馆。拟策划实施冶锌遗址文化公园、汇南墓群遗址公园、烟墩堡旧石器文化公园、丰都博物馆、陈国勇艺术馆、狮子堡遗址公园、高家镇旧石器遗址文化公园、秦家院子(巴渝神鸟)遗址文化公园、玉溪文化遗址公园、玉溪坪文化遗址公园和凤凰嘴文化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集中打造文旅融合发展聚集区和文旅特色消费区。

2018-2028

13.8

7

联合投资

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二)

特色文旅

项目





54.829

28.329





1

丰都县平山书院复建

项目

新建

名山街道

复建平山书院,主要包括崇圣祠、训导署、考棚、书院等主体建筑的复建,辟雍碑林、宫墙万仞、棂星门、字库塔等配套建筑的完善,区域内景观、学田整治复耕以及配套管网工程的建设,复建规模总面积为34630m2,总占地28000㎡。

2021-2028

2

1

新增中央投资

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2

陈国勇艺术馆景区建设

新建

兴义镇长沙坝村

陈国勇艺术馆创建A级旅游景区,建设成为丰都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基地。

2021-2028

3

0.5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3

汇南墓群遗址展览馆

新建

三合街道

建设遗址核心区的保护设施;
拟对汇南墓群遗址核心区进行环境治理、展示标识、游步道、游客接待中心、研学教育设施等;

2021-2025

0.639

0.639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4

三峡老家文旅项目

新建

三合街道龙河长江口

项目地点处于龙河长江口,占地面积650亩,总投资4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集中三峡库区沿线搬迁的13个区县(丰都、石柱、忠县、万州、开州、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巴东、兴山、秭归、宜昌)打造具有特色的三峡十三条特色老街。全面展示重庆和湖北两省市的文化,重点打造餐饮、民俗和历史文化遗迹。

2022-2027

47

24

联合投资、招商引资

文旅委及相关企业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5

凤凰山情旅峡漂流景区

新建

高家镇太运社区6789

打造凤凰山情旅峡漂流景区,景区漂流4km,游客服务中心、健身广场,步道等娱乐设施等。

2021-2025

1.38

1.38

社会投资

高家镇政府及相关企业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6

保家楼民宿群旅游区

续建

三建乡绿春坝村

项目分三期建设:第一期花涧小厨和花涧茶社投入500万元建设(目前已完成);第二期花涧小院民宿计划投入600万元;第三期预计投入1000万元发展养老项目。

2020-2022

0.21

0.21

社会投资

三建政府相关企业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7

丰都县仙海谷水上娱乐项目

新建

高家镇文溪村

河道整治7公里、水库大坝两座、接待中心、停车场(1000个车位)及配套旅游设施设备。

2021-2023

0.5

0.5

社会投资

丰都仙源湖旅游公司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8

丰都凤凰山滑翔伞基地

新建

青龙乡

起飞场选址青龙乡青天寨,降落地选址青龙乡青天村。拟投资1000万元,建设滑翔伞俱乐部、悬崖民宿酒店、丛林穿越、露营基地等项目。青天村深基沟主降场17.5亩,备降场(一)9.5亩,备降场(二)20亩。

2022-2025

0.1

0.1

社会投资

重庆王牌航空体育运动有限公司、重庆鸾鸟科技有限公司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三)

康养示范

项目





18.9

14.9





1

九重天研学康养基地

续建

双路镇莲花洞村六组

中医康养九重天街占地约80亩,建设面积约2万㎡。森林民宿体验区项目占地约3155亩,建设面积约3万㎡。研学谷占地面积约2180亩,建设面积4万㎡。民俗文化活态体验区占地约230亩,建设面积约1万㎡。康养谷占地1190亩,建设面积约4万㎡。非遗文化活态体验区占地面积约165亩建设面积约1万㎡。

2021-2025

8.4

8.4

社会投资

丰都县郁园旅游公司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2

丰都县太平坝乡村旅游度假康养基地项目

新建

太平坝乡凤凰居委

利用太平坝高山森林、河流和平坝等自然资源,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康养、休闲观光和民俗文化,打造乡村全域旅游的民俗旅游度假康养基地。

2021-2028

10

6

联合投资

名山集团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3

牛牵峡漂流项目

新建

南天湖镇义和村5社、10

提升5km漂流河道,新建游客接待中心1500㎡,新建一个水上游乐园,约10000㎡停车场及配套的休闲设施,中转站,培育农家乐10家等。

2021-2022

0.5

0.5

社会投资

丰都仙源湖旅游公司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四)

乡村旅游

项目





30.869

30.769





1

蒋家山茶文化森林旅游示范区

新建

蒋家山

规划范围2.18万亩,包括茶园种植园1万亩,其中青龙乡3000亩、保合镇2500亩、双龙镇4000亩,现代化山地茶园机械化作业示范园500亩。配套茶叶加工厂,茶文化体验中心等。

2021-2025

5

5

联合投资

各建设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企业

县文旅委

研究论证类

2

三合街道乡村旅游项目

新建

三合街道

枫湘花镜田园农场:花海建设100亩、树屋3座、亲子互动体验区1500㎡、花园餐厅400㎡、采摘体验区150亩、停车场3000㎡、烧烤休闲区500㎡、草坪婚礼区1000㎡、水上玻璃滑道3km、民宿区100亩、5人制足球场1座和8人制足球场1座。

2021-2025

0.15

0.15

社会投资

相关企业

农业农村委

规划建设类

3

湛普镇乡村旅游项目

新建

湛普镇

湛普乡村农业旅游示范园:农旅融合修建接待中心1500平方米、水产戏喜游乐中心3000平方米、生态智慧停车场(车位60个)、高科技农业科普研学基地12000平方米,特色农家餐饮民宿服务设施,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以及旅游配套的线路牌、厕所、垃圾处理、路灯、智慧系统等。

2021-2025

0.5

0.5

新增中央投资、招商引资

湛普镇政府及相关企业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4

龙河镇乡村旅游项目

续建

龙河镇

龙河镇洞庄坪村凤鸣湾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新建游客接待及龙凤文化展示区300平方米、汉礼婚庆文化体验区600平方米、舞台及公共景观400平方米、汉礼民政服务示范点100平方米。新建生态停车场2500平方米。新建凤鸣湾农耕研学基地13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农村旧房整治提升11户及人居环境整治。新建田园综合体一期路灯、电网、水系及基础设施配套。乡村旅游画舫体验区基础配套。农产品成果展示基础配套1000平方米。乡村振兴示范带田园综合体启动仪式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化打造VIS系统,补齐乡村旅游营销短板。金银花种植基地300亩及配套设施。硬化宽6米道路0.95公里。硬化宽4.5米道路0.5公里。新建洞庄坪村农村公厕2座。新建人行便道5公里,宽1.5米,厚0.1米。洞庄坪村花卉大棚功能提升。

2021-2025

0.28

0.28

联合投资

龙河镇政府相关企业

农业农村委

规划建设类

5

南天湖镇乡村旅游项目

新建

南天湖镇

三抚林场森林旅游扶贫开发建设项目:开发景区20500亩(其中:狮子山景区16600亩、慈姑山景区3900亩),新建景区公路、步道、栈道、停车场、路标等交通设施;接待中心、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水、电、燃气、通讯、侦测等基础设施;开展景观建筑、景点建设等。

2019-2025

5.95

5.95

联合投资

三抚林场

县林业局

规划建设类

6

包鸾镇乡村旅游项目

续建

包鸾镇

石里红枫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位于包鸾镇飞仙洞村,建设3500亩红枫观赏园区,配套打造康养度假产品、农事体验等项目。

20182025

6

6

联合投资

重庆市沐枫旅游公司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7

江池镇乡村旅游项目

新建

江池镇

关塘乡村旅游建设。打造湿地公园,关塘村1.2.3社沿溪建设:生态养鱼垂钓、HAVEFUN”游泳俱乐部、关塘小筑休闲度假山庄、放松一夏娱乐棋牌场所、堤坝、人行桥、路、引水渠道及河闸等,农家乐10户、民宿装修、停车场、餐具、床,建一、二社产业观光亭10个、观光步道10km(宽1.5m,厚0.2m),花台6个(长10m、宽5m)。江洋范家寺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江洋5社(陈鼓子坪-范家寺-熊家垭口)旅游公路5km(宽4.5m,厚0.2m)、登山步道3km1.2.3社现有森林及产业建设观光步道5km、休闲亭5个、种植果树100亩、农家乐2家,10家星级农家乐的集聚区、高品质住宿餐饮服务酒店5家、江池美食一条街、新建占地面积1亩游泳池一个。

2021-2023

0.2

0.2

联合投资

江池镇人民政府及相关企业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8

龙孔镇乡村旅游项目

续建

龙孔镇凤凰二村

该项目位于龙孔镇凤凰二村,一期占地65亩,已建成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二期占地110亩,拟建设荷包蛋动漫体验场景;三期占地150亩,拟建设荷包蛋生态园、农旅融合型山庄、白家祠堂民宿及配套设施。

2019-2025

5

5

联合投资

重庆度善文化传播公司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9

高家镇乡村旅游项目

新建

高镇金家坪村5

天池康养乐园:健身休闲步道,宽1.8米,长33公里。观景平台10米,闲休亭20处,综合服务处(含饮水、厕所、垃圾站等),太阳能路灯等。

2021-2025

0.5

0.5

社会投资

华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县文旅委

储备项目类

10

三建乡乡村旅游项目

续建

三建乡

双鹰坝花果采摘园:旅游停车场1座、农家乐10家,同时开发双鹰峡谷;
蔡森坝冷水鱼和苗木休闲观光园:生态停车场1座,观景台4个,完善冷水鱼养殖基地设施;
鱼泉子生态湿地观光园:观景平台5个、绿色步道5km、特色民宿,完善湿地公园品质;石龙门石林景区:石林步道、休闲廊道、休闲亭、巨石民宿10家、观景台5个、生态停车场1个,还打造巨石攀岩、巨石迷宫(阵)体验项目;
红旗寨登山步道:善红旗寨登山步道(联通栗子寨步道)、发展民宿10家。

2021-2025

4

4

联合投资

三建乡政府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11

十里红柚

长廊

新建

三元镇

三元镇柚花廊:采摘旅游步道1 5公里,蓄水池10个。接待中心3000平方米。小广场3000平方米。

2023-2030

0.3

0.2

联合投资

相关乡镇

农业农村委

规划建设类

12

栗子乡乡村振兴文体旅项目

新建

栗子全乡

包含公共服务及乡村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具体内容以《栗子乡乡村振兴“十四五”文体旅项目规划》为准

2021-2022

0.189

0.189

政府投资

栗子乡政府

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13

董家镇乡村旅游项目

新建

董家镇

新建飞龙洞旅游步道(栈道)5.2公里(宽1.5m)、观景平台1000㎡、凉亭3座(每座50㎡)、旅游公厕2个(每个60㎡)、停车位100个;整修杜氏庄园房屋5幢,新增消防设施设备、公厕一个(60㎡),新建入口广场(1000㎡)、环境整治3000㎡、增加停车位50个;新增三仙湖旅游步道3km(宽1.5m)、码头1个,配套水上娱乐设施,新建接待中心(占地300㎡、建筑面积600㎡)、停车位100个。

2023-2025

1

1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14

青龙乡瓦屋山乡村旅游项目

续建

青龙乡

1.新建单个占地面积24㎡观光亭5个;2.新修1.2m宽登山观光步道6km3.新建公厕3座,每座50㎡;4.新建4㎡景观花台5个;5.新建单个占地面积150㎡停车场4个,每个可停车10辆;6.瓦屋山顶红枫种植1000株;7.整治环青龙湖步道1000m,补植补造景观绿化树木500株,配套水电设施等(以具体设计为准);8新修公厕2座(每座㎡)。

2023-2025

0.6

0.6

政府投资

县文旅委

县文旅委

规划建设类

15

传统院落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

改建新建

都督乡、

仙女湖镇、栗子乡、暨龙镇

整治后溪村后溪沟、金竹林村朱家园、金龙寨村陈家岩、暨龙镇黄家大院四个传统村落;每个村落改造房屋30幢以上,环境整治10000㎡以上。

2023-2025

1.2

1.2

联合投资

都督乡、

仙女湖镇、栗子乡、暨龙镇

县住房城乡建委

储备项目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