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丰都县江池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预算/决算>预算公开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9586D/2025-0000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江池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5-04-24 [ 发布日期 ] 2025-04-24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9586D/2025-0000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江池镇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4-24
[ 发布日期 ] 2025-04-24

丰都县江池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情况。2024年江池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为2815.86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100%,同比减少53.73万元。

2.支出情况。2024年江池镇财政支出总计为2815.86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100%,同比减少53.73万元。支出分项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54.74万元,主要用于人大会议、行政运行、信访事务、统计、组织、市场监督管理事务

(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07万元,主要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事务、免费开放等;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3.56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公益性岗位补贴、养老服务、残疾人事业、便民服务中心事务等;

(4)卫生健康支出61.09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医疗;

(5)城乡社区支出150.60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城管执法、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等;

(6)农林水支出787.80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事务、病虫害控制、防灾救灾、农村合作经济、耕地建设与利用、森林资源管理、其他农业农村支出、林业草原防灾减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防汛、社会发展、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补助、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等事务等

(7)交通运输支出326.45万元,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公路和运输安全等;

(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74.00万元,主要用于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

(9)住房保障支出60.11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

(1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93.43万元,主要用于应急救援、地质灾害防治、森林草原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救灾补助等;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收入情况。2024年江池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为26.37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100%,同比减少53.88万元。

2.支出情况。2024年江池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为24.37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100%,同比减少53.88万元。主要用于体育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出、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出。年终结余2.00万元,为历年结余,未批准动用。

(三)2024年重点财政工作

1.狠抓收入,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方面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缓解本级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全面清理2023以前年度代管资金,清理199.17万元,有效保证机关正常运转。

2.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一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坚持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放在首位,确保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民生政策全面落实。二是严控“三公”经费零增长。大力精简非在编人员,大力压减日常性支出,严格执行差旅费实报实销规定,严控会议费和培训费,努力缩小体制内经费缺口。2024年,公务接待费支出5.57万元,同比下降0.0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12.03万元,同比下降0.34%;差旅费支出36.25万元;人均每月503元。三是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本年度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农村公路养护、到户产业补助、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涉农公益性岗位、自然灾害救灾、新农人培育提升工程、残疾人居家托养、撂荒地盘活利用等86个项目。整合涉农资金209.02万元,一般项目投入902.14万元,用于对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投入,助力乡村振兴。

3.加强村级财务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县农委检查及内审情况,为保证村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更加透明化,2次调整修订村级财务报销制度,并组织村(社区)书记、村级出纳人员开展2次财务业务培训,配合经济发展岗、各村(社区)清理村集体“三资”数据,并对上报“三资”数据尽登应登、及时入账。

二、2025年财政预算

2025年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格执行预算法和上级有关预算管理的规定,统筹兼顾,确保重点。按照“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项目经费分轻重缓急、视财力安排”的原则进行编制。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总计2318.47万元。根据收入安排相应的支出总计预算为2318.47万元。支出的分类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77.86万元,主要用于行政运行、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组织事务、社会工作事务;

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3.67万元,主要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运行等;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0.06万元,主要用于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民政管理事务、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等;

4.卫生健康支出61.74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医疗;

5.城乡社区支出164.39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城乡社区环境卫生;

6.农林水事务支出471.69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业运行、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管理、林业草原防灾减灾、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等;

7.交通运输支出485.78万元,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公路和运输安全;

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6.00万元,主要用于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

9.住房保障支出59.67万元,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

10.预备费17.60万元,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镇政府性基金收入47.07万元,全部为上年结转收入;政府性基金支出47.07万元,主要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

以上收支预算(草案)如因上级政策调整,预算也随之调整,并向镇人大主席团报告后组织实施。

三、2025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县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减少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管,确保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等只减不增。二是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统筹整合,定期对全镇财政资金进行梳理,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等情况合理调度资金,集中财力保障民生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

(二)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调整审批程序,确保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绩效监控和评价,将绩效评价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三)强化财税增收工作,着力培植财源。一是开源节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二是立足我镇实际,积极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领域的项目资金,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关事项说明

一、2024年预备费使用情况

年初预算预备费17.60万元,已动支17.60万元,主要用于抢险救灾等事务。

二、“三公”经费相关情况

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21.50万元,比2024年减少1.7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与2024年持平,主要原因是不涉及出国出境业务;公务接待费5.50万元,比2024年减少1.70万元,主要原因是严格公务接待审批,削减公务接待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6万元,与2024年持平,主要原因是单位公务用车保有量无变化;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与2024年持平,主要原因是今年无购车预算。

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其中,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主要包括土地收入、城市建设配套费。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主要为国企上缴利润收入、产权转让收入。

社保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目前是全市统筹,由市统一编制、我县不单独编报。

债券资金:即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是指重庆市政府以政府的信用为基础并承诺偿还本息,自主向社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的财政资金。按债券发行类别分为置换债券资金和新增债券资金,按预算管理分为一般债券(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和专项债券(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公务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