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繁体版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丰都县应急管理局
当前位置: 首页/丰都县应急管理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机关简介
联系方式
领导信息
职能职责
机构设置
下属单位

      办公时间:上午9:00-12:3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4-16楼

联系电话:023-70605222

政府网站:https://www.cqfd.gov.cn/bm/yjglj/


县应急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各级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二)组织编制全县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监督实施相关规程和地方标准。

(三)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推动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四)牵头建立全县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信息传输渠道的规划和布局,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

(五)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承担县政府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综合研判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助县委、县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六)统一协调指挥全县各类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指挥平台对接;衔接驻丰武警部队和人民武装部组织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七)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消防、森林和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及业务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的协调组织,指导乡镇(街道)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八)负责消防工作,指导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

(九)指导协调森林和草原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作,管理、分配上级下拨及县级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十一)依法行使全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县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工业园区、旅管委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承担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日常工作。

(十二)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十三)依法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

(十四)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参与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跨区域救援工作。

(十五)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县级救灾物资的储备需求和动用决策,组织编制县级救灾物资品种目录和标准,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负责县级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需要下达动用指令

(十六)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七)负责局机关和所属单位的信访稳定工作。

(十八)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九)职能转变。县应急管理局应加强、优化、统筹全县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全县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1.办公室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党群、信息、安全、机要、档案、人事编制、保密、信访、政务公开、重要文稿起草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有关直属单位预决算、财务、装备和资产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指导应急管理系统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按规定权限承担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招录等工作。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

办公电话:023- 70605222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512办公室

2.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科

指导协调和督促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工业园区、旅管委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组织协调全县性安全生产检查以及专项督查、专项整治等工作,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承担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办公电话:023-70600677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410办公室

3.综合减灾科

行使县减灾委办公室、县自然灾害应急总指挥部办公室及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县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办公电话:023-70605553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411办公室

4.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负责非煤矿山(含地质勘探)、石油天然气(炼化、成品油管道和城镇天然气除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指导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工作。承担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依法监督检查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情况。

办公电话:023-70759678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408办公室

5.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负责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依法监督检查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承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组织指导危险化学品登记,负责和指导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县烟花爆竹打非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危险化学品打非工作。

办公电话:023-70759345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407办公室

6.工贸安全监督管理科

负责全县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监督实施相关行业安全生产规程、标准,指导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工作。承担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情况。

办公电话:023-70718723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406办公室

7.宣教法规科(行政审批服务科)

监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实施;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规合法性审查、行政诉讼等工作。负责安全生产执法综合性工作,指导执法计划编制、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承担本部门行政执法审查工作,指导全县有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工业园区、旅管委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承担本部门行政审批工作。依法承担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承担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新闻宣传、舆情应对、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等工作,开展公众知识技能普及工作。组织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培训、宣传、教育工作,依法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负责应急管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办公电话:023-70710977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409办公室

8.综合执法科

依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内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办公电话:023-70719991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402办公室

9.应急处置科

负责自然灾害类、安全生产类应急预案编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负责全县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组建设;负责开展较大及以上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

办公电话:023-70605399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604办公室

10.值班室

承担应急值守、政务值班工作;负责汇集、研判、上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信息;拟订全县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应对制度;发布预警信息和灾情信息;开展应急平台建设维护管理;负责安全生产“12350”举报投诉工作。

办公电话:023-70605868

办公地址: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271号财政大楼1607办公室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