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预算/决算>其他财政信息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6430A/2023-0010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 成文日期 ] 2023-06-29 [ 发布日期 ] 2023-06-29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6430A/2023-0010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3-06-29
[ 发布日期 ] 2023-06-29

丰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度绩效自评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内容。

为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19〕12号)和《中共丰都县委丰都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丰委办〔2019〕32号)、《丰都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丰都财政发〔2023〕24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形成自评报告如下:

(二)项目资金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中心项目预算安排资金1,438,472.51元,实际到位资金1,438,472.51元,全年使用资金1,438,472.51元,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无结余资金。

(三)绩效目标。

认真负责开展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卫生检验、实施人群预防接种;及时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及技术指导。组织各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共同努力,达到绩效目标。

(四)单位职能职责。

丰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为丰都县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防控保障。负责开展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卫生检验、实施人群预防接种;及时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及技术指导。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碘缺乏病监测工作

为了解人群碘营养状况,制定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2022年我中心根据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办公室下发的《重庆市疾控中心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碘缺乏病监测技术方案的通知》(渝疾控办〔2021〕31号)的要求,2022年我中心制定了丰都县碘缺乏病监测技术方案,并组织5个乡镇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

本年度监测分为儿童和孕妇两个部分。全县5个乡镇调查8~10岁儿童200人,采集儿童家庭食用盐197份,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覆盖率、非碘盐率分别为80.6%、78.2%、3%;调查尿碘200人,尿碘中位数在141.8~192.2μg/L之间,全县尿碘中位数为178.3μg/L。

全县5个乡镇调查孕妇100人,采集孕妇家庭食用盐100份,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覆盖率、非碘盐率分别为90.9%、90%、1%;调查尿碘100人,尿碘中位数在61~181μg/L之间,全县尿碘中位数为151.4μg/L。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我县监测145278点8-10岁儿童合格碘盐覆盖率未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孕妇合格碘盐覆盖率和尿碘中位数等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综合评判我县监测点儿童、孕妇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丰都县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但是,由于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广泛存在,尤其是榨菜生产加工用非碘盐市场供应和管理比较混乱,导致非碘盐流入食盐市场,监测点学生合格碘盐覆盖率未达标,从而造成学生和孕妇尿碘水平较低,部分乡镇不达标。这些结果对我县持续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有较大的影响,应高度重视。

2.克山病监测评价工作

为掌握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根据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重庆市克山病监测评价技术方案》(渝疾控办〔2022〕17号)文件精神,结合丰都县实际情况,制定了《重庆市丰都县克山病监测评价工作方案》(丰疾控发〔2022〕10号),于2022年1月至12月组织开展了监测工作。

监测覆盖丰都县30个乡镇329个村。丰都县共有病区乡(镇、街道)25个,所有病区乡的常住人口数54.86万人,共有病区村73个,病区村常住人口数为11.04万人。病区村数量较多的为龙河镇。

克山病临床监测,全县共搜索县级医疗机构2个,乡(镇)级医疗机构25个,村级医疗机构73个。共搜索心肌病病例185例,发现疑似克山病0例。

2022年,全县无新发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病例。截至目前,我县有现症病人8人,其中急型克山病病例0人,亚急型克山病病例0人,慢型克山病8人,潜在型克山病0人。随访10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其中外出1例(电话随访),死亡2例,拒绝随访1例,面对面随访6例,好转0例,无变化8例。

本次病例搜索覆盖全县25个乡镇73个病区村,实现监测全覆盖。全年共搜索到心肌病病例185人,未发现疑似克山病例。

3.鼠疫防治项目

我县属于移民大县。三峡工程建成蓄水175米水位后,淹没了陆地面积30.47平方公里,耕地1.24万亩,房屋229.36万平方米。涉及10个乡镇。需要搬迁整个县城,5个集镇。县城已于三峡工程二期水位前全迁至长江对岸三合街道。

全县30个乡镇为常规监测点,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科设1人为监测员,负责日常疫情的报告和管理。移民乡镇为重点监测区,除报告及管理疫情外,还对不明原因病死动物、不明原因急死病人等进行监测,发现情况立即上报。对鼠疫生物媒介开展监测的监测点为名山街道白沙沱村和三合街道新建村,在两个监测点分别进行鼠密度监测和对捕获的活鼠进行鼠疫抗体血清检测及梳检鼠蚤等工作,并在每个村采集5只高抗动物血清进行鼠疫抗体检测。开展监测工作的村都属移民安置区,且与长江相隔不足1公里,监测点内地形以丘陵为主,内有耕地、林地、居民区等生境,有水稻、玉米、红薯、小麦等农作物。

县卫健委、财政局负责本项目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县卫健委及疾控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本项工作,把此项目列为全年卫生工作考核目标任务,县卫健委还制定了全县鼠疫防治工作实施意见,保障了鼠疫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县鼠疫防治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和领导全面工作,县鼠疫防治技术指导小组指导中心地慢科、检验科及全县各医疗机构承担具体鼠疫防治工作。

全年我中心在名山街道白沙沱村和三合街道新建村各进行了6次鼠密度监测,全年室内外共布放有效笼7018笼次,共捕鼠99只,总鼠密度为1.41%。总鼠密度处于较低水平。今年鼠密度与去年变化不大,略有下降。两个监测点的居住区鼠密度均大于耕作区鼠密度;名山街道居住区和耕作区鼠密度均小于三合街道相应鼠密度。名山街道居住区和耕作区3月鼠密度最高,居住区和耕作区都为7月鼠密度最低;三合街道居住区3月鼠密度最高,耕作区1月鼠密度最高,居住区11月鼠密度最低,耕作区7月最低。

总共对99只鼠进行了体蚤的梳检,从10只鼠上梳检出鼠蚤44匹,经鉴定隶属1种,为缓慢细蚤。鼠体染蚤率为10.10%,总蚤指数为0.44;采集的65份鼠血和犬血进行了血清学检测,无一例阳性血清。

将我县基本情况、监测工作资料也及时准确地进行了网络直报。通过全年监测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了解了监测点的鼠情,更加详细地摸清了鼠种分布、季节消长以及其优势鼠种的情况,并通过主动搜索不明原因死鼠及对鼠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我县监测区内暂无鼠间鼠疫流行,并且无人间鼠疫流行。但随着库区175米水位的蓄水,消落带形成后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监测工作仍不能掉以轻心,仍然需要继续长期开展,以防患于未然。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项工作,更有效地保护移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提出以下建议:(一)用鼠笼法进行鼠密度监测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完成了监测任务,又捕获到活鼠,值得继续推广;(二)鼠疫监测工作已开展十几年,因库区乡镇较少,库区的鼠情基本摸清。而且长期在一人地方开展监测工作难免存在不少问题。建议以后的现场监测点在库我乡镇选择人,另外安排一个非库区乡镇作为对照点。这样一是可以进行库区与非库区监测数据的比较分析,二是可以了解和掌握全县的鼠情;(三)鼠疫防治工作在我县目前主要是以监测、预防为主,而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因此宣传教育尤显重要,但目前我县缺乏进行宣传教育的基本工具和宣传内容模板及方式,严重影响了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建议从鼠疫防治专项经费中列支资金,配备开展宣传教育方面必备的器材,统一制作宣传内容,开拓新的宣传方式,以便更好地开展基层的宣传教育;(四)今年市上组织了多次培训学习,对我们帮助很大,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鼠疫防治工作毕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希望上级部门今后多组织各种培训,并增加培训人数,让参加鼠疫防治工作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接受上一级的统一业务培训。使我们更加全面的掌握鼠疫防治工作的各种技能,圆满完成鼠疫防治工作任务。

4.扩大免疫规划项目

该项目覆盖全县30个乡镇/街道的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及免疫规划建设。通过项目实施,达到并保持高水平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项目开展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0%及以上。截至至2022年底已完成全部工作任务,达到并保持现行重庆市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的接种率,动态掌握脊灰、麻疹、乙脑、流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监测情况等。

5.艾滋病防治项目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五扩大六加强”的文件精神,2022年全县39个医疗机构继续开展主动艾滋病检测,对住院病人和门诊就诊者提供主动知情检测服务,其中艾滋病初筛实验室2个,使用快速检测实验的医疗机构37个,在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中我县主要开展了自愿咨询、结核病患者HIV筛查、两牢羁押人群监测、孕产妇检测。

为持续广泛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艾滋病防病意识,引导大众自觉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营造艾滋病反社会歧视的氛围,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022年我县在宣传教育与政策倡导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有电视台媒体宣传、大型宣传活动、乡村宣传、板报专栏等各种形式宣传,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各类人群或骨干的培训。自主制作艾滋病宣传资料2种,印制了2种4万份艾滋病性病宣传资料,全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份。

加强干预措施推广,扩大覆盖范围。针对吸毒人群干预工作,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建立在县中医院,2009年2月开诊。据县中医院统计,累计在册人数168人,2022年无新入组治疗病人。根据美沙酮治疗系统统计,我县正在治疗19人,最近一个月治疗14人,日均服药13人,年保持率87.5%。美沙酮维持治疗检测指标完成情况:正在治疗的吸毒人员中接受艾滋病、梅毒、丙肝抗体检测人数检测率100%,无HIV及梅毒阳性。目前尚未发现通过注射吸毒感染的HIV感染病者和病人。美沙酮门诊设立了艾滋病宣传栏,积极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同时为吸毒者提供心理辅导、预防教育等外教服务,按要求及时上报及上传了治疗数据。

开展综合干预,预防经性传播。2022年每月深入城区娱乐场所对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行为干预,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全年共干预暗娼通过艾滋病信息系统高危人群干预报表,累计干预暗娼4474人次,覆盖率为99.42%,男男性行为923人次,覆盖率87.41%,完成了重庆下达的任务。在县人民医院性病门诊为就诊者免费提供安全套。由防艾办下文规范了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梅毒等性病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如未达规范要求的单位立即转介到技术水平好的县级医疗机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综合管理。2022年县疾控中心和县人民医院2个初筛实验室共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32例,全部及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完成了首次随访,完成率100%。2022年我县能随访到的现住地址为丰都县的累计590人,全部按照要求及时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进行了随访,随访率100%。据市疾控中心指标考核通报,我县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筛查率为96.1%(566/589);随访CD4检测率92.4%(545/590)。完成了市级下达的指标任务。

2022年丰都县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点新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54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治疗点累计治疗571例,正在治疗428例,因死亡、停药、失访、转诊等原因停止治疗143例。2022年底我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为92.7%(547/590)。

梅毒防治工作。一是开展五种监测性病报卡质量的日常审核,督促医疗机构规范填写性病传染病报告卡与性病附卡,发现错报、误报、报告不准确等及时纠正。二是性病查重调查。2022年梅毒调查病例319例,2例一次重报,重报率0.63%(2/319);尖锐湿疣调查100例,无重报;生殖器疱疹6例,无重报。三是完成性病疫情分析,通过收集各医疗机构数据,撰写性病季度和年度分析并及时上报。四是完成性病丙肝的数据质量核查工作,2022年9月完成了县级5家医疗机构的梅毒数据准确性核查,共核查116例病人,准确报告的116例,准确率为100%;核查报有丙肝病例医疗机构4家,共核查10例,准确报告10例,准确率为100%。五是完成性病漏报调查工作,9月开展5种性病漏报调查,共核查6家县级医疗机构,17家乡镇医疗机构,查门诊日志及住院部日志共397例,漏报3例,漏报率为0.76%。按时上报核查结果到性病防治信息系统。2022年县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累计报告性病就诊者396例,HIV检测375例,检测率94.70%,非梅毒的性病就诊者108例,梅毒检测101例,梅毒检测率93.52%。。七是性病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收集人民医院、中医院关于性病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并上报至全国性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6.结核病防治项目

2022年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结防所的正确指导下,在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通过全县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拼搏,紧紧围绕《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22年丰都县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实施细则》,按照”2022年重庆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会”工作目标要求,认真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措施

结核病防治工作不仅是疾控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县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县卫健委,还是我中心,都把结核病防治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当做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全县卫生工作暨业务培训会上,县卫健委和我中心主要领导都作了重要讲话,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工作安排,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各街道、乡镇,作为年度目标考核之一。

(2)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工作开展

今年县财政出资30万元,用于高二学生及初一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工作,同时加强财务监管,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到了专款专用,同时加强财务监管,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到了专款专用。

(3)加强网络建设,确保正常运行

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疾控机构、定点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新型结核病三级防控模式: 一是中心结核病防治科,负责全县结核病防治工作业务指导与督导;二是县人民医院作为肺结核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全县结核病病人诊疗;三是各街道、乡镇卫生院,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开展筛查、推介转诊、服务、随访管理及结案评估工作。全县约400名专(兼)职人员在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相关部门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增加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灵活性,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治意识

继续深入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对国家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政策和策略进行宣传,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了防病治病的意识,为防治工作营造舆论氛围。一是利用定点医院门诊,对每一例前来就诊、咨询的群众实行进行面对面宣传、讲解,发放结核病防治宣传卡和健康处方,做到健康教育经常化、随时化;二是利用办宣传专栏、印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画、开展宣传活动进行宣传,全县现场宣传10余次,制作标语横幅30余幅,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及宣传画4000余份;三是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设固定宣传点,挂主题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现场咨询、义诊等,此次活动悬挂横幅一副、制作背景墙1面、制作展板4块,发放肺结核防治宣传单1000余份,结核病防治知识折页1000余份,其他健康教育宣传单2000余份,免费测量血压100余人,整个活动历时2小时,宣传咨询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四是督导30个乡镇医疗机构各2次,访视患者60余人次,向病人进行相关知识宣讲,让其了解结核病的有关知识及国家对肺结核病的惠民政策,强化防病意识。

(5)强化百千志愿者活动,提高群众影响

继续深入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百千万志愿者活动”及“志愿者入万家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科,积极在社会各个行业招募志愿者并开展相关工作,截至2022年11月,在开展活动志愿者516人,其中新招募志愿者100人,共入户724户,覆盖总人数8762人,进行面对面宣传3102余次,发放各种防病宣传资料及用品6000余份,举办专题讲座49次,通过网络开展宣传活动100次,其他活动99次,估计受益人群达到2万人以上。通过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提高了志愿者活动在群众心中的影响力,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6)狠抓病例发现,做好归口管理

加强网络报告,做好病人网络追踪。截至2022 年11月本辖区和外辖区非结防机构共报告本地疑似肺结核患者902例,重卡121例,实际有效卡781例,报告率为140.1/10万,总体到位766例,总体到位率98.1%。其中转诊到位522例,转诊到位率66.8%;对转诊未到位患者(259例)全部开展了追踪,追踪率100%,追踪到位244例,追踪到位率94.2%。

积极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人。2022年1至11月共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948例,可疑者就诊率为159.94/10万(948/592700)。948例可疑者就诊中,2例无胸片结果,自带胸片811例(包括CT),余下135例均进行了免费摄片,免费摄片率14.24%。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15例(其中一例是复治失败建档的病人,病案信息未进入系统),肺结核病人发现率33.22%;948例可疑者进行了免费查痰,查痰率100%;发现病原学阳性患者234例(其中一例是复治失败建档的病人,病案信息未进入系统),病原学阳性率77.2%,全部按《指南》要求实行免费治疗管理,投药率100%。,治疗覆盖率、规则治疗率、胸片、痰片符合率均达到《指南》要求。

(7)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县卫健委将结核病防治纳入全县卫生工作年度考核,突出肺结核病人疫情网络报告和归口管理,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结核病转诊率100%;二是我中心不定期对县人民医院进行督查指导,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访视现症病人,定期对县级综合性医院的疫情报告、病人的转诊、健康教育等情况进行了督查;三是各乡镇公卫科对村卫生室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对病人进行了至少11次的全程督导与管理;四是村医生或委托家庭人员对病人进行了全程的督导与管理。

(8)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检测质量

实验室能力建设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统一了实验室管理及操作方法,加强了质量控制。

今年我县继续作为国家耐药监测点,承担着耐药监测各项工作。2022年1.1-11.30共查痰1753人次,初诊943例,复诊810 例,共 4394  张痰片,其中阳性痰片471 张(初阳417张,复阳54张),全年共完成187例阳性病人培养,其中初治阳性病人205例,复治阳性病人28例,复难治病人0例,二月末阳性30例,三月末阳性5例,4月末阳性1例,5月末阳性 1例,6月末阳性 1例,187例阳性病人培养中15例初治患者涂阳培阴, 全年污染 13例。

2022.1.1-11.30,应筛查耐多药可疑者(高危人群)数60例(复治涂阳28例,二月末阳性20例(另有7个复治病人2月末涂阳,但系统推送耐药归为其他随访里),3月末阳性3 例(另有2个复治病人3月末涂阳,但系统推送耐药归为其他随访里),复治失败2例),实际筛查59例,筛查率为98.3%。开展培养的人数为187例(已出培养结果163例,培阴15例,培阳148例)  

(9)狠抓结艾筛查,预防双重感染

进一步加强了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的防治工作,为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开展了结核病免费筛查及治疗工作,对结核病病人免费开展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筛查率已达50%以上。

(10)加强学校防控,杜绝疫情爆发

今年,我县学校结核病疫情与往年相比呈下降趋势,共登记本县学生肺结核患者24例,教师1例,主要集中在初、高中。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重庆市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的要求,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主动监测:每天浏览大疫情网,发现可疑的老师及学生患者,专人及时到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对学校的散发病例在第一时间内开展了调查跟踪工作,结合PPD、胸片及痰涂片进行排查,最大程度的杜绝聚集性病例的发生,全年共计筛查密切接触者2000余人。

在辖区学校内开展健康教育课,各学校健康教育副校长、乡镇防疫人员多次到学校进行培训、讲座及资料发放,保证了健康促进工作多样化。

2022年10月-12月开展了丰都县高二学生结核病筛查工作,本次高二学生结核筛查8所学校共计6800余人。2022年10月-12月组织开展了全县初一新生入学筛查工作,本次筛查40所学校共计6300余人。

(11)加强培训学习,提高队伍素质

我中心、县人民医院专业人员多次接受了市级业务培训,同时对全县各级防痨人员进行了二级培训,让各级医疗机构防痨人员掌握了当前结核病疫情、防治进展、项目工作的政策、如何转诊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以及对病人治疗管理。通过层层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结防队伍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7.血吸虫防治

(1)组织保障

为了解三峡库区丰都县范围内血吸虫病流行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疫情及潜在传播风险以及科学评价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我县卫健委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监测工作,下发《丰都县2022年血吸虫病监测工作方案》(丰都卫健发[2022]38号),明确了各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职责,县疾控中心组建了由地方病、流行病、检验科人员组成的监测队伍。

(2)培训与宣传

2022年10月25日,在县卫健委组织下,我中心对监测街乡镇医疗卫生机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培训,明确监测工作目的和内容,我中心不定期的开展辖区内各医疗机构日常监测指导和督查。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一是充分利用健康知识宣传专栏开展血防知识宣传教育;二是借助各种宣传咨询活动发放血防宣传单页、折页资料。通过以上宣传方式提高了居民(村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3)经费保障

为了确保完成2022年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由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支付每年下拨工作经费5万元,我县严格实行监测工作经费专款专用。

(4)监测内容

我县确定了三合街道丁庄社区为固定监测点;双路镇花园社区、名山街道鹿鸣寺社区、高家镇桂花社区、兴义镇长江村为流动监测点。

被动监测:县人民医院作为哨点医院承担被动监测任务,今年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例。主动监测:三合街道、名山街道、高家镇和兴义镇卫生院承担主动监测任务,利用春节、农忙返乡高峰期对往返血吸虫病流行省份(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和安徽)的人员开展主动监测,共监测200人,每人抽血离心后血清送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检验科采用间接血凝法(IHA法)筛查,共检测200人,200人均为阴性。

漂浮物监测:今年 5-9月县疾控中心与县环卫集团一起,对三合街道丁庄居委码头、名山街道鹿鸣寺景区码头、高家镇文昌社区货运码头、兴义镇长江村货运码头、双路镇花园社区金竹滩等辖区内长江干流、支流,可疑输入区域船只、码头、船坞以及水体打捞的漂浮物7379公斤,开展了钉螺扩散途径监测,共检测漂浮物570公斤,未发现钉螺,仅发现本地螺类为:扁平螺、烟管螺、田螺、菜螺、小黑螺。

钉螺孳生环境监测:我县根据水域实际情况,今年5-6月在长江沿岸的三合街道(丁庄社区货运码头)、名山街道(鹿鸣寺社区与两汇口村交界处)、高家镇(桂花社区油坊沟大桥处)、兴义镇(长江村木梢溪处)、双路镇(花园社区金竹滩)监测点,采取系统抽样、环境抽样法开展了钉螺调查工作,在以上监测点长江主干、支流消落带环境总面积34000㎡,调查约17000㎡面积,调查680框,完成了钉螺监测工作,未发现钉螺,仅发现本地螺类为扁平螺、田螺、烟管螺、菜螺。

植被调查: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对引进的苗木均有三证合格(合格证、检疫证、出口标签),对市外引进植被都有实行引种审批、备案和隔离观察制。

今年7-9月,县疾控中心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收集和统计全县范围内对从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地区引进植物和种植地情况,然后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工作同志及辖区卫生院专业人员一起,分别对从四川省成都(郫都区、都江堰)、安徽(滁州南僬区)、湖北(恩施利川、小河)引进的苗木种植地仙女湖镇(厢坝)、包鸾镇(花地堡)、高镇(桂花)、南天湖镇(水草坝、梨地坪)、暨龙镇(乌羊)开展了血吸虫病钉螺调查,环境总面积211170㎡,调查约5727㎡的面积,调查1277框,完成了植被调查,未发现钉螺,仅发现本地螺类为扁平螺、烟管螺、菜螺。

引进家畜监测:县疾控中心与县农委监督管理科收集和统计,全年全县范围内未从血吸虫病流行区引进牛、羊、猪、马属、狗等家畜。

为了全面掌握家畜疫情情况,今年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继续对我县三峡库区8个街乡镇15个消落地行政村开展血吸虫病感染抗体监测:三合街道2个村(乌龙和童仙寨)、名山街道2个村(农花和郎溪)、龙孔镇3个村(楠竹、玉溪和临江)、兴义镇3个村(泥巴溪、杨柳和长沙)、高家镇2个村(桂花和文溪)、十直镇1个村(红庙子)、树人镇1个村(三口井)、虎威镇1个村(红岩林);街乡镇每次每村对放牧的牛、羊、马(如无放牧牛、羊、马换为圈养牛、羊、马),采集血清送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检测;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5-10月采用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开展检测,共检测205份,205份全部为阴性。

(5)数据收集与报告    

县疾控中心地病科专人负责调查、收集和整理本县的监测点监测数据与管理,并于当年的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按时将监测数据通过专报系统报告。

8.环境卫生与饮用水监测项目

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卫办发﹝2022﹞8号)、《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水龙头水质监测工作的通知》(委办〔2019〕9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单位成立了水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公共卫生科,全面负责协调和组织实施。同时明确了职能职责,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计划,规范了工作程序。

在中心水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公共卫生科完成了各监测点基本信息的调查以及饮用水卫生监测样品的采集及数据上报工作;检验科负责准备采样器具和水质检测工作;科技信息科负责质量控制工作。

建立了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与采样原则。中心加强了检测能力建设,仪器设备按规定进行了周期检定,开展了关键设备期间核查,以保证设备的量值准确。公共卫生科负责样品采集、运输、保存的质量控制送样;科技信息科负责样品的接收、流转管理,质量安全综合巡查监督;检验科负责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科学、准确。相关科室质量监督员负责对关键环节、重点任务、新进人员等开展日常质量监督。

农村饮水工程水样监测:根据方案,监测范围覆盖了全县30个乡镇(街道),共设置42个监测点。 水质监测指标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水质常规指标和氨氮指标等33项(放射性指标不做要求)。使用二氧化氯消毒的,须检测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同时,消毒剂余量增测游离余氯;使用臭氧消毒的,须检测溴酸盐和甲醛。全年采集水样共168份,按样品统计,有58个水样水质达标,达标率为34.5%(58/168)。其中,出厂水达标率为33.3%(28/84),末梢水达标率为35.7%(30/84)。水质监测指标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浑浊度、肉眼可见物、余氯、耗氧量、氯酸盐、亚氯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锰、铁。

农村学校水样监测:根据方案随机选择4所农村学校(三元邓教坪小学、江池五龙完小、暨龙回龙完小、双龙灯塔教学点)监测末梢水。监测指标为水质常规指标和氨氮指标等33项。2022年共采集8份水样,1份水样达标,达标率为12.5%。

城市饮用水:根据市上方案设置了21个监测点,覆盖北岸水厂、东城水厂、郑家院子水厂、清源自来水公司、高滩水库供水站的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指标为水质常规指标和氨氮指标等33项。2022年共采集42个水样,其中38个水样达标,达标率为90.5%。

综上,全年采集水样共218份,按样品统计,总共97个水样水质达标,达标率为44.5%(97/218)。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工作根据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2021年重庆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通知(渝疾控办〔202164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摸清我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乡镇饮水氟含量情况,掌握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防治现状,全面落实地方病专项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和“十三五”规划目标, 2022年4月,我中心开展了饮水型氟中毒水氟含量及病区村儿童氟斑牙调查工作。

本次共调查暨龙镇兴龙村,户籍人口2235人,饮用水类型为混合用水。

饮用水水氟检测结果:本次调查采集饮用水样品3份。3份饮用水样品中,按饮用水水源类型分类:自来水样品3份。水质中氟含量结果均小于1 mg/L。水氟含量在0.12-0.23 mg/L之间。

2022年共采集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共3份饮用水样品,结果均少于1 mg/L。检查历史病区村1个,检查8-12 岁儿童27人,正常27人,检出0人,氟斑牙检出率0。

9.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

为扎实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龋齿等主要常见病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渝卫函〔2022〕609号文件及丰都县卫健委、丰都县教委联合下发〔2022〕180号文件要求;在2021年抽取的监测学校不变,随机抽取班级。由于疫情原因,中心于12月-次年2月圆满完成学生常见病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

根据市级监测方案要求,学生常见病监测在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中开展;以整班为基准,每个年级不少于120名学生,由于包鸾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不足120名,将丰都县三合街道初级中学初中一年级一个班纳入监测对象,计划监测2922名学生,实际监测学生2875名;近视防控监测需增加2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监测5.5岁-6.5岁学生不少于80名,计划监测幼儿园学生180名,实际监测学生180名。此次监测共完成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表1份(县级部门);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调查表6份;学生重点常见病监测体检表(中小学生版)2875份;学生重点常见病监测体检表(幼儿园版)180份;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中小学生版)2088份;学生视力不良、脊柱弯曲异常及影响因素专项调查表2922份;学校环境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5份69间教室。检出近视学生1618名,近视率52.96%,与去年(近视率53.56%)相比下降了0.60%;检出龋患学生1803名,龋患率为62.71%;检出龋失学生267名,龋失率为9.29%;检出龋补学生32名,龋补率为1.11%;口腔龋齿监测学生2875名,检出脊柱弯曲学生9名,检出脊柱弯曲率为0.29%;检出营养不良学生26名,营养不良率为0.85%;检出超重学生357名,超重率为11.69%;检出肥胖学生230名,肥胖率为7.53%;检出血压偏高学生755名,检出率为24.71%。

10.引进创新人才安家

人才是一个单位谋发展、求进步的关键因素,要十分重视人才的管理。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人才的管理,组织部门的人才管理工作要保证实用性、突出专业性,对人才的管理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要有一整套人才管理制度,进而充分发挥组织部门人才之家的重要作用。2022年我单位引进2名创新人才,提高创新型人才健康生活水平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新进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牢固树立了中心荣誉感和自豪感,对于激发爱岗敬业、干事创新的激情,培养严谨的工作和组织纪律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11.新冠疫情防控

为有效保障我县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国肺炎疫情流行情况和研究进展,我中心采取多举措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切实保障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2022年为保障突发应急处理情况发生,疫情防控及时率达95%,经过对疾病的调查处理,分析发现疫情,防治疾病传播。

12.死亡抚恤

根据渝人发[2002]144号文件和渝人发[2007]164号文件规定,支付退休职工孙正明丧葬费2000元,一次性抚恤费71620元,共计73620元。该举措保障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提升抚恤家属经济生活水平。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数量指标:传染病监测病情调查处理大于85%,防治疾病传播达85%,采集儿童家庭食用盐197份、采集孕妇家庭食用盐100份、克山病检测覆盖区县达25个区县、检测心肌病病例数量达185例、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380份、鼠疫防治工作培训60人次,引进人才数2人。

质量指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9%;艾滋病规范化随访干预比例达100%;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达100%;艾滋病临床用血核酸检测达100%;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抗病毒用药比例达100%;规范治疗和随访检查的肺结核患者任务完成率达85.7%;有症状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检查率达97.63%;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率达98.8%;血吸虫病监测任务完成率(血检任务完成率)达96%,丧葬费发放资料审核规范100%,一次性抚恤费发放钱资料审核规范率100%,;

成本指标: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全年完成值为100%。

社会效益指标:减轻传染病人员负担,控制大型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城乡居民地方病防治意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提升抚恤对象经济生活水平。

可持续影响指标:居民健康水平提高并长期持续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95%;部门领导满意度96%。

(三)评价结果

我中心自评得分95分,已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三、存在问题

(一)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

(二)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

(三)项目绩效方面的问题

绩效管理的经验不足,项目的部分成果无法用指标形式表示;在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上,有待完善。

(四)其他方面的问题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

规范绩效管理方面需要细化,指标的设计需要更加科学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将在丰都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上进行公开,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资金安排直接挂钩。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我中心无中央巡视、各级审计和财政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所涉及的金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