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3丰都县中医院年度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452027044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丰都县中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丰都县中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健康提供医疗、护理、保健服务。承担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救、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及计划生育技术等医疗服务工作,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做好业务培训、学生带教、医疗保险、技术指导等综合管理服务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平都大道东段198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付莉萍 | |||
开办资金 |
1423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丰都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225.71 |
26805.63 | |||
网上名称 |
丰都县中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
57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县卫生健康委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以创建国家三级中医医院为总目标,狠抓医疗质量,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体验,突出中医药特色,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全年完成门诊服务量30.54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18.15%;住院2.56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15.44%。三四级手术 2505人次,较2022年增长27%,较好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主要工作如下: 1.坚守公益使命担当。在疫情防控全面放开时,患者激增,诊疗及保障压力巨大,全院职工不计个人得失,600人的队伍收治了约1200个住院病人运行近2个月,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屏障;圆满完成7000余人的高考体检,1000余人的征兵体检,50余人次的伤残鉴定和长护险鉴定。组建杏林医护队深入乡村,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100余次;开展义诊20场,服务2300余人次,免费送药2000余份,免费三九三伏贴10000余人次,健康宣讲50余场,发布“中医丰都说”科普知识宣讲28期,120出车3741次,全方位彰显中医院的社会担当。 2.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多项引才育才政策措施,通过到高校、规培医院、人才大会、网络发布招才公告等措施,多渠道广纳人才,全年共计招聘人员28人,支付引进费用200余万元;制定现有人才序时培训计划,全年选派35人到北京、广州、洛阳等地进修学习,其中科主任 7人;外出短训学习共170余人次;采用柔性引进专家办法,帮助提升队伍整体能力,全年共计邀请如唐中建、万东、刘华宝、黄伟、廖璞等知名教授来院坐诊授课查房等约70余人次;争取150个备案编制,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职称晋升问题。同时持续优化人才队伍,采用末位淘汰办法淘汰了10名护士。 3.注重学科发展引领。一是完善学科布局。新开设风湿疼痛科、治未病科、老年肿瘤科、肾病科(血透中心)、肝胆胃肠与泌尿肛肠科分科运行。二是持续资源投入。利用贴息贷款政策补齐学科发展设施设备如血透设施、手术设备等。三是做好学科带头人选拔和梯队建设。四是明确学科定位、发展方向和层次。通过座谈会、专家指导等形式,找准学科发展定位和方向,明确了康复科、脾胃病科创建市级重点学科,骨科、肝病科创建市级名科等目标,争取到“两专科一中心”建设资金70万元,用于急诊医学科、康复科和适宜技术培训中心建设。五是着力提升学术成果,提高学科声誉,鼓励学术任职和加强交流提升同行认可度。现共有学术任职55人,2023年举办市级学术会2场,县级学术会3场,在市级学术会议交流共计10人次。 4.持续改善就医环境。本部新增业务大楼B区12000平方米于6月底正式投用,增加床位200张;全面改造地下车库,共新增车位约150个,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拆除大门口临时治疗区,ICU、急诊科等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高边坡文化墙凸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优化门诊住院部和医技楼等通道设置,方便轮椅病床通行;全面更新银医设备系统,完成核磁、超声、血透等设备安装,患者就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城西院区提标改造项目分步实施,目前已经完成拆除部分,招标前期工作基本准备完毕。一院两区规划即将变为美好现实。 5.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一是进一步完善质控体系。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伦理、医院感染等专业委员会12个,由质管办统筹安排工作开展。二是做好制度修订。如《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确保工作有章可循。三是规范新技术管理。实行分级分类授权,定期评价和动态调整,严格新技术准入和全流程追踪管理。四是加强风险评估。新增各类专科评估表,对疾病分级、特殊药物使用、VTE等情况进行覆盖评估,全方位守护患者安全。五是重症救治能力日益提升。熟练开展床旁CRRT、骨髓腔输液、自体血回输等新技术9项,常规多学科联合查房,对呼吸性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4小时重返ICU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等重要指标定期监测分析改进,不断提高重症救治质量。六是院内感控管理规范。加强发热门诊和重点科室管理,持续加强多重耐药菌(MDR)控制,定期召开多部门多耐联席会议,住院患者治疗前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2023年61 %,传染病规范上报率100%。七是不断提升病历质量。引入病案管理系统,实行扫描归档和系统质控,以提升归档率、编码准确率为抓手,狠抓病历质控。八是技术能力全面提升。药学工作更加专业多元。处方点评和临床药师驻科更加深入,汤、丸、散、膏等临方制剂深受患者喜爱。临检项目239项质评全部合格,新开展人体营养素、胎儿无创DNA检测等前沿项目,规范用血申请审核,用血演练6次,保障临床规范用血。影像科引入智能阅片系统,建立疑难病例分析、重点病例随访反馈制度,不断提升报告质量。病理检查项目全面准确;九是进一步强化督导服。由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定期督导和交叉督导,严格奖惩通报确保落实。 6.教学科研加压推进。承担6个大中专院校实习工作和乡镇进修,全年接受实习生206人,进修生7人,向福辉市级科研“如意金黄散加减在闭合性创伤早期的临床疗效观察”顺利结题、赵鲁沂“非特异性腰痛中医治疗”获得省部级科研立项,经费20万元。通过县级科研结题44项。全年共计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 1篇,专著3本,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3项。启动了“国家药物与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机构 备案建设”工作。 7.中医特色优势发挥。坚守中医办院方向,加大激励措施,扎实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和中医内涵能力提升,6项中医药指标全部在国家中位数以上,成功挂牌全国名中医刘华宝工作室,院内师承团队成员21人,杨文院主任获得重庆市基层名中医称号,老百姓信中医用中医氛围日益浓厚。 8.信息支撑高效运行。更新HIS平台,新增手麻、体检、院感、合理用药等系统,增添移动医保支付、诊间结算等功能,打通全市“医检互认”,完成电子病历评级,等保测评,互联网医院认证等工作,持续提升信息支撑医院高效运行能力。 9.顺利通过“三级中医院”评审。 10.强化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观看案件视频,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戒、警钟长鸣。医院纪委强化纪律监督,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治理医药购销不正之风、打击医保违规。以“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定期开展警示教育、约谈重点岗位人员,设立院长接待日等多形式抓好行风管理。创新开展“公开遴选中药饮片”等阳光招采,以行风建设促稳定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登记号45202704450023011A2101,有效期:2019年12月05日至2024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评为重庆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荣获重庆市公立中医类医院2022-2023年度急诊急救知识与技能竞赛三等奖。被县政府评为重大风险化解先进集体。荣获丰都县“五四红旗团委”。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张珊珊 联系电话:15803636588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