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3丰都县名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年度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MB1D44015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丰都县名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丰都县名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依法执法,确保执法公平、公正。 根据授权或委托,承担辖区范围内集中行使农林水利、规划建设、市政管理、环境保护、卫生计生、文化旅游、民政管理等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 | |||
住所 |
丰都县名山街道花园街10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徐娅 | |||
开办资金 |
149(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丰都县人民政府名山街道办事处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9 |
149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名山街道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在城管局的指导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精心谋划、扎实推进,街道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统领,以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马路办公”,落实“门前三包”、“五长”工作责任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为抓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街道城乡环境卫生、文明氛围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2023年度名山街道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筹推进 (一)建立机构、统筹推进 街道成立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县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安排,统筹协调街道城市综合管理相关工作,下设办公室在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抽调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研究的各项工作,指导考核城市综合管理相关工作。 (二)执行方案、序时推进 严格执行街道制定的《名山街道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工作方案》、《名山街道“门前三包”责任制》、《名山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等相关工作方案,再次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时间,并印发了各项工作检查考核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推进。 (三)加强宣传、及时推进 通过会议、施工围挡、公益广告、专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以“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讲文明,树新风”“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在全街道掀起了浓厚氛围。今年街道共发放倡议书13000余份,印制宣传资料20000余份,宣传展板15块。通过党员大会、议事代表会、院坝会,入户宣传等形式,使城市综合管理各项工作深入人心,便于工作开展。 二、综合管理,深化拓展 (一) 根据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要求,全面推行“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五长制和城市综合管理“马路办公”工作机制。街道街长一名,路长五名,巷长五名,将办公场所设在马路旁、背街小巷、楼院中,现场解决、交办工作,建立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街长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及时协调、解决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问题。 全年街长、路长通过“马路办公”共发现交办问题584个,整改完成584个,整改率达 100%;完成县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事项 项,通过“马路办公”工作机制,城区市容环境有了明显提高。 (二)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各社区与城区所有临街门店、临街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共签订320余份责任书,从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三个方面明确城市综合管理参与者的责任,真正形成大城众管的工作格局。 (三)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配合县城市管理局重点整治建成区车辆乱停乱靠、占道经营、人车混行、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制定整治方案,整治未经许可的占道经营摊点,取缔违章占道,清理占道50余起,清理乱堆乱放30余处,清理条形布幅广告30幅。 (四)加强背街小巷市容环卫管理,认真落实《名山街道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实现干净整洁常态化。落实专人每天进行检查考核,大力推进街道社区背街、院坝、楼栋环境卫生管理,督促社区对城区楼栋环境卫生管理覆盖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处置规范化,各社区卫生死角清理保持常态化。 (五)加强市政设施维护,保持市政设施完好。主要车行道完好,行车通畅;雨污水管网、窨井等设施运行正常,更换维护井盖54处,管网整治150米;加强背街小巷路灯管理,确保亮灯率达98%,维修路灯86盏,更换线路830米,新增墙体支杆路灯17盏,新增太阳能路灯26盏。 (六)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启动建成区公共机构、示范区名山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增四分类智能收集亭18处,新增四分类收集亭10个,四分类收集厢房1个,投放四分类收集桶200个,落实分类指导员8名,发放宣传资料7000份,宣传海报200张。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纠错行动,纠错分类标志120余处、分类设施设备残缺破损80余处。建成生活垃圾智能收集设备25处,有效满足居民投放需求。全面推进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建设,补齐短板,强化前端分类,加强建成村后期指导,确保生活垃圾真分实分。落实“户集、村收、街道转运”制度,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明确各村居公益性岗位为各村居清扫保洁人员,已落实11个村(社区)92名人员,各村(社区)将其他垃圾清运到垃圾箱体,落实驾驶员2名,清运全街道村(社区)其他垃圾,并转运到县城市垃圾处理厂集中统一处理,新配备其他垃圾桶 个,生活垃圾治理“户集、村收、街道转运”模式逐步建立。全年共转运其他垃圾 余吨。 (七)及时处理智慧城管和12319民生服务系统所交办的案件,严格案件处理程序,加强沟通协调,做到案件及时处理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三、突出重点,加大执法 (一)常态化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执法大队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城管领域内的市政安全大排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二)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开展背街市容市貌整治5起,整治乱堆乱放50余处,乱挂乱晒10余处,违规毁绿20余处,铲除种植蔬菜300平方米。开展“牛皮癣”专项清理活动,共清理“牛皮癣”300余处。配合县城管局等相关县级部门开展“僵尸车”专项整治,共拖移“僵尸车”3台。协助城管执法支队开展了开展农贸市场周边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劝离流动摊点30余处,整治出店经营20余处,整治马路市场10余次,有效遏制北城一号农贸市场占道经营现象。协助平安办、市场监管所联合开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2次,严禁学校周边门店出店经营和小摊小贩占道经营。 (三)加大拆违控违监管力度。加大巡查力度,有效对北城壹号门面业主违规占用公共空间搭建消防通道进行了控制。与规环办一起对新城四社不按建房规定违规超面积建房户,多次入户宣传,户主拒不接受,出动执法人员20余人,对其开展了强拆。 (四)加强户外广告横幅整治。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5次。拆除公路沿线广告3处,拆除公路沿线破损和过期横幅30余条。拆除墙面广告3处。 (五)打好蓝天保卫战。与规划办、农服中心一起开展日常巡查,制止焚烧垃圾、杂草、秸秆100余处,制止露天烧火取暖行为4起。制止未在城区指定区域腌制腊肉香肠5起。 四、检查考核,督查落实 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实。按照《名山街道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组织4次对村(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督查,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开展缓慢、面上工作较差的村(社区)予以通报批评,并计入该村(社区)综合目标分值,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分别交办各村(社区)限时整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余吉芬 联系电话:13320363188 报送日期:2024年0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