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2024

2024年丰都县农业生态环保检验监测站年度报告书

日期:2025-06-09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765909304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丰都县农业生态环保检验监测站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丰都县农业生态环保检验监测站(丰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站、丰都县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负责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病虫抗性监测、种苗、农药、化肥的质量、农用水质、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和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开展土壤普查、实施农业生态环境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工作。

住所

丰都县三合街道名山大道168

法定代表人

李洪

开办资金

1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丰都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4

9.78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一)聚焦绿色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一是扎实开展沼气安全监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组织召开农村沼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5次,强化乡镇(街道)农村沼气安全使用监管意识。发放宣传资料6400余份,利用乡镇赶场日,到双路、包鸾等5个乡镇(街道),开展农村沼气安全月宣传。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管理台账,并督促业主进行整改,全年排查户用沼气共计1856个、发现安全隐患140处,排查沼气工程71个、发现安全隐患24处,均已整改完成。动态更新沼气用户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我县录入系统的户用沼气共计5821个、沼气工程131个。二是扎实推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开展2024年度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作宣传培训、实地调查,接续推进全国第三次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普查后期工作。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大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我县畜禽养殖发展优势,积极推广秸秆青储技术。依托2023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发放加厚高强度地膜22240.8公斤、全生物降解地膜5100.2公斤,项目区地膜回收率85.50%。三是全力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深入调查工作区农作物种植情况,建立县、镇(街)、村三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台账,因地制宜选取低吸收品种替代、调节土壤酸度、水肥调控等技术,加强经验总结和示范推广,确保农产品达标生产,全面完成全年土壤污染防治任务。采取调整种植品种、推广优化技术、实施页面阻控等方式,推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经三方机构核算,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在我县开展了重点养殖企业周边耕地土壤污染监管调查,形成了详细的调查报告。(二)聚焦多措并举,耕地质量等级持续提升。一是稳步推进土壤三普。县农业农村委成立了县土壤三普领导小组,统领全县三普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农技队伍力量,悬挂宣传标语30幅、发放宣传折页共计1.4万余份。邀请市级专家,深入一线,开展三普试采和实操培训,并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已完成2042个调查采样、样品制备及检测任务,调查采样已通过市级验收,目前已经完成文理学院制备验收,正在推进其余内业验收及成果汇编工作。二是持续开展质量监测。按照《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关于规范重庆市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通知》(渝农技发〔202412号)要求,落实专项资金45万元,对已损坏的9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进行维护整修,并依据《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对全县12个监测点的开展全覆盖耕地质量监测,记录监测点田间生产情况,完成土壤取样、检测并及时报送监测数据,编制完成耕地质量监测及培肥改良专项报告。三是全面推广技术措施。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通过增施有机肥提升耕地质量,加强项目土地整治成效。其中在建的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规模6万亩,施用有机肥面积2.64万亩;2024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规模2.1万亩,施用有机肥面积0.58万亩。经测算,累计施用有机肥面积约3.22万亩,总计投入商品有机肥约0.8万吨,土整区域亩均施用有机肥约250公斤。印发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及宣传资料2000余份,推广秸秆还田73.99万亩、种植绿肥4.74万亩、土壤改良13.63万亩、有机肥施用26.98万亩、深耕深松13.89万亩、其他措施4.51万亩,共计137.75万亩,覆盖面积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133.4%。四是扎实耕地等级评价。对已竣工的2022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十直镇、社坛镇)开展了项目区耕地质量专项调查评价,并作为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等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组织编写并审核了县域年度耕地质量评价报告及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变动表。2024年我县耕地质量等级为5.14,较去年提升0.01(三)聚焦统防统治,病虫害防控持续加强。一是持续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持续完善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监测网点30个,常年开展病虫害系统监测预警。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和普查,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值班制度和督导制度,构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监测系统,实行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组织相关专家及时会商,及时预警,增强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实现对种植大户、农场主、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信息覆盖率达到100%。全年发布当地主要农作物病虫情报14期,其中小春作物4期,大春作物10期,发布趋势预报2期。二是持续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合,做好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技术,共建化学农药减量控害、科学用药、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新产品新技术等示范基地2个(其中: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802.8亩、水稻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核心示范片3300亩),核心示范面积4100亩的融合技术推广。据评价测算,今年我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为57.08%,其中我县水稻、玉米两种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7.3%(四)聚焦疫情防控,植物检疫常态化开展。一是做好监测预警。在18个乡镇(街道)设立90个监测点,收集实蝇标本3244头,鉴定准确率达100%,及时录入实蝇收集鉴定结果,初步摸清了植物检疫对象分布情况,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二是开展专项行动。开展茄科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柑橘黄龙病(柑橘木虱)、检疫性有害生物等专项检查和种子种苗专项检查,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疫情,采取持续监测、严格检疫、化学防治等措施,有效阻截了疫情的蔓延扩散。三是做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实施产地检疫75.1亩次,涉检苗木23.1万株,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3份。开具检疫要求书112份,涉检苗木22.93万株,种子47.08万千克。督促处置感病苗木3.35万株,种子450公斤,劝离苗木8万株。四是抓好疫情防控。在三元镇和龙孔镇建立柑橘大实蝇绿色防控示范片,示范面积1030亩,示范效果达98%以上,蛆果率1.25%。指导开展红火蚁、柑橘大实蝇、稻水象甲等疫情防控,红火蚁防控面积3545亩次,柑橘大实蝇防控面积16万余亩次,柑橘小实蝇防控面积2.2万余亩次,柑橘溃疡病防控面积203亩次,菟丝子属防控面积6.67亩次,稻水象甲防控面积15亩次。通过疫情防控,确保了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二、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县农环站将在县农业农村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强与市级相关单位对接,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一)进一步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常态化开展沼气安全利用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沼气安全事故。加大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等推广,确保实施区域地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持续开展农业野生植物普查、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大力推广秸秆五化利用技术,引导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社收购秸秆5000吨以上,确保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二)进一步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预警监测、防控示范、宣传培训。建立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点和防控示范片,加大植物检疫监测防治技术力度,开展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防除。针对2024年新发生的甘薯小象甲灾害,开展联防联控和统防统治,确保灾情得到有效控制。(三)进一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耕地质量提升技术以及肥料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着力提升农作物化肥利用率和耕地质量等级。(四)持续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在完成2042个土壤样点采集工作基础上,完成样品制备、检测及成果汇编,全面查明全县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质量家底,为守住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改造提升、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五)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类开展低积累品种替代、叶面阻控、水分调控等技术措施,确保全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填表人: 秦雅莉联系电话:17723052272 报送日期:2025040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