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2024
2024年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校年度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452027810P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和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实施初中和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从事初中和高中教育相关的社会服务。 | |||
住所 |
丰都县龙河镇自强街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军 | |||
开办资金 |
57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丰都县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83.05 |
559.67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
15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新元肇启,华章日新。2024年,在县教工委、县教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倾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全校师生员工勠力同心下,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在“办人民满意教育”之路上稳步前行。一年来,全校师生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规范年”活动要求,牢固树立卓越发展理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先后获评重庆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创建单位、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丰都县“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殊荣,办学成效被央广网、重庆卫视、丰都融媒体中心等多个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1人入选重庆市卓越校长工程中新合作培养计划(全市共29人)。一、党建领航:高举旗帜,把稳发展航向坚持思想引领,筑牢政治根基。一年来,我校党总支部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抓牢抓实。一是组织全体党员和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二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是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红色实践活动、“学习新思想建设新重庆开创新局面”主题微宣讲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夯实组织建设,提升支部战斗力。我校党总支部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党支部。一是进行党总支部换届选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2次,支委会12次,党小组会议12次,讲授专题党课4次,开展主题党日12次。三是夯实党员队伍后备力量,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四是加强党务干部能力建设,通过参加2024年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2024年全市党内统计工作培训,提升支部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形成了以上率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聚焦服务群众,用心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群众是党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学校坚持以“红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党员教师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与洞庄坪村党支部、龙河镇机关党支部、观音寺社区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将党总支部的服务功能延伸到校外,树立了学校党支部的良好社会形象。二、德育为先:多元共育,落实立德树人初心强师德,潜心正师风。坚守教育初心,不负重托。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专项实施方案,将师德师风积分纳入学期考核,同时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将反面形象和正面典型贯穿到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中;利用周前会开展学习活动,全年开展师德师风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讲坛和政治学习十余次,扎实开展好老师演讲比赛,使教育家精神深入人心。家校共携手,同心育花开。始终坚持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依托“莎姐守卫行动”“全员导师育人制”、家庭互助会提升多方育人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心理辅导水平;成立家委会,定期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针对性培训心理困境、亲子沟通、营造和谐家庭环境、家校沟通等内容;设立“家长接待室”,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加强家校双向沟通,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互助会活动,全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0人次。育人润于心,立德始于行。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植树节”“学雷锋”“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国家宪法日”“国家公祭日”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二、精研教学:扎根课堂,抓实常规提质关注基本需求,抓细日常管理。着力解决学生“吃好饭、睡好觉、运动好、心态好、学业好”等基本需求,形成教学值日与行政值日双线运行机制,保障日常教育教学正常化,初见成效。坚定特色办学,抓紧教学改革。始终坚持“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深度教育”办学理念和“精品初中,艺体高中”办学思路,着力培养“一样生命别样光彩”的时代新人,持续优化课程设置,深入课堂,推动教、学、研相统一,修订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每周通报教学督导情况,教、学、研工作扎实推进。年年兰惠,岁岁清香。在学校党总支领导下,2024年的中高考实现了新突破:中考市县重点高中上线70人(市重点46人、县重点24人,特优生17人),高考本科总上线114人(文化本科28人、艺体本科86人)、首次突破百人大关,在同类学校优势明显,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四、体育艺术:全面发展,培育时代人才展缤纷文化,秀社团风采。艺术育人,美育润心。结合校情构建“1+3+N”课程体系,开设了柔道、篮球、科技、中国象棋、剪纸、书法、葫芦丝、非洲鼓、声乐和劳动等20余个精品社团,涵盖了体育运动、文娱活动、自然科技以及艺术欣赏和工艺实践等领域,基于“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原则合理安排社团活动,最大限度优化学校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求,实现初中生、高中生人人有社团课程。通过组织校内活动和校外参赛,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真正让社团课程成为学生艺术成长的摇篮。一年来,学生在足球联赛、舞蹈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一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良素质和“一样生命别样光彩”的灵动本色。扬竞技精神,亮柔道名片。学校多方筹措,组建“德仁柔道社”,2024年8月代表丰都县参加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1人获冠军,2人获第三名,4人获第五名;12月参加重庆市柔道冠军赛,1人获冠军,6人获第三名,3人获第五名;1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4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擦亮丰都一中柔道队竞技水平较高、体育道德优良的特色名片。五、师资赋能:专业成长,提升育人水平立足教改,深耕课堂。学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扎实开展集体备课,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对师生共成长高效课堂的研究,打造高质量课堂。通过上好“五堂课”,即“校级领导公开课、中层干部示范课、学科骨干研讨课、新任教师达标课、后进教师达标课”,让教师真正站稳讲台。积极对接长江师范学院、欧建名校长工作室、田静名校长工作室、西大附中和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优质资源,通过名师送教下乡授课交流活动,助推我校对高效课堂的深层次探索。师资培养,高效提能。学校创新教师发展机制,通过专家引领、名师带动、青蓝工程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始终把培训作为干部教师最大福利,在培训经费上只增不减,全力为教师发展保驾护航。一年来,500余人次获县级以上表彰奖励,多篇教学案例获市县一等奖。激励机制,提升动力。学校对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全年评选表彰优秀教师32人、优秀班主任12人、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并在学校橱窗开设专栏宣传优秀党员教师和2024年春期“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激发广大教师敬业乐业、乐教爱生的干事热情。六、安全护航:齐抓共管,构建平安校园安全防线,守稳筑牢。学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校内安全管理整体管控办法,明确月周日各时段安全常态管理职责,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每周进行安全主题教育,形成重点师生一人一策,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零事故、零案件、零上访;汇聚外部力量,形成了公安、民政、当地党委、政府、医院、未联办等部门多方联动机制。关注心理,护航成长。我校成功创建市级德育课程——“心灵驿站”,建设了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每周开设心理辅导,针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服务。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及时发现、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并实行“一生一档”进行跟踪、指导。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课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强化保障,设施升级。一年来,学校开源节流,累计投入1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教学楼窗户排危全面更新,师生宿舍治漏和修缮,校园大道美化绿化亮化,安防系统提档升级等项目,还争取到2025年食堂、运动场、楼道维护等项目,保证师生正常上课,保证学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2025年,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丰都一中将继续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用实干担当和奋斗拼搏的精神,加速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谱写出丰都一中教育史上灿烂的新篇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田鹏 联系电话:17783756572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