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2024
2024年丰都县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年度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MB0R41499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位名称 |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丰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丰都历史文化旅游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开展丰都历史文化旅游研究、文化旅游整合研究;参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和项目论证工作;承担与文化旅游相关的资料搜集、整理和展示工作;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南西路一支路13号第二行政楼10楼 | |||
法定代表人 |
孙建国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09 |
23.49 | |||
网上名称 |
从业人数 |
1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本单位本年度未发生变更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发挥“服务性”,机制引领,脚踏实地抓落实。一是立足调研“沉下去”。颁发聘任全县文化旅游领域专家。围绕“一园三线”总体布局,点对点走访县域南岸13个镇街,通过专家座谈、文献检索等形式,系统梳理龙河流域旅游文化资源,编印出版10余万字《丰都龙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料汇编》。着力正本清源,深入开展“鬼城民俗文化”研究,形成20余万字《丰都鬼城源流考》。二是助力节会“火起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配合完成祈福文化节、丰都庙会、中元节等重大节会,深入开展节会研究,形成《关于进一步办好丰都祈福文化节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办好丰都庙会的建议》等建议,完成《“长江两岸”钟声、鼓声及光影秀解说词》《2024年庙会花车巡游解说词》《2024年庙会祭祀仪式前解说词》等材料。节会期间,常态化组织楼子山狮舞、龙孔戏牛舞、石工号子、木棒棰戏等具有地域代表性、传承历史悠久的10余个非遗项目参与展示展演,进一步丰富了市民节日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氛围。围绕丰都“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建设目标,就丰都中元节与伦敦万圣节,丰都庙会与墨西哥亡灵节等形成联动建议。三是推动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项目参与6月1日举办的重庆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参与项目反响良好,我县非遗产品“乡姑·陶坛发酵礼盒榨菜”、“小红丰都麻辣鸡”分别荣获“2024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金奖、铜奖。此外组织30余个非遗项目开展“丰都县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非遗购物节活动”;推送青龙茶、丰都榨菜、仙家豆腐乳、鬼脸谱瓢画、唯善剪艺等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织青龙茶参加“2024年‘茶和天下·共享非遗’首届茶文化周活动”、组织石工号子、龙孔戏牛舞、桑葚酒非遗项目参加“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和2024“渝货进京”暨消费帮扶展销对接活动等市县内外非遗展示展演等26场活动。(二)聚焦“创新性”,专业挈领,文旅共兴促融合。一是构建非遗立体保护格局。成立全市少数几个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出台《丰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24—2025年规划》;完成2024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考核工作,评定县级第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本次共评定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1人。在“市级乡村工匠名师”和“市级乡村工匠”评定活动中,范一逵等2名非遗传承人被认定为“市级乡村工匠名师”、范淑英等9名非遗传承人被认定为“市级乡村工匠”;丰都庙会、麻辣鸡块传统技艺、青龙茶传统制作技艺、丰都龙河高台狮舞四个非遗项目列入重庆市第一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非遗项目“唯善剪艺”获评市级“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山景区(丰都庙会)获评市级“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二是打造文旅融合示范标识。致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谱写文旅研究工作新篇章。围绕“大名山”景区规划打造,进一步修改完善名山导游词。搜集整理各地文旅发展新趋势、新举措,持续开展全县文旅动态营销研究,建立完善丰都文旅发展思路动态库,形成《关于丰都古典诗词活化利用的建议》《哈尔滨城市旅游热潮的启示》《关于依托节会活动打造丰都文旅新品牌的建议》《关于丰富南天湖文旅新场景的建议》等建议8篇;厚植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紧扣城市文化提升工程、景区文化提质升级,形成《关于打造丰都孝城的建议》《关于在丰都增设地标性城市雕塑的建议》《关于福街门头匾额文字的建议》等建议5篇;印发《东西方四大鬼节对比研究》等专报共计6期,报批件20余篇,得到各级领导批示23次。三是深化重大成果落地落实。坚持打表推进,稳步推动《丰都鬼城文化大观》《丰都榨菜文化研究》《丰都历史文化名人录》等重点课题编撰工作。深入开展“酆都神话城”系列研究工作,重点聚焦“鬼城民俗文化”研究方向,启动地府文化、鬼城神话、孝善文化系列研究工程。为完成相关课题,在市外江西省景德镇市、九江市;浙江省杭州市、乌镇等多地结合节会经济、文创开发等内容深入调研,同时在市内前往荣昌区、大足区、云阳县等地调研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10余次。2025年工作打算(一)深化课题导向,推动文旅研究“落实处”围绕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这一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创业、文化创意两大行动,注重在理论研究和智库服务两个方面发力,擦亮“来世界的丰都看丰都的世界”名片。一是加速文旅融合。加快推进《丰都鬼城文化大观》《丰都历史文化名人录》《丰都榨菜文化研究》等重点课题研究进度,有序推动三元镇、董家镇、树人镇等镇街文化课题落地落实,高质量推进文化和旅游研究各项工作。二是创新文旅节会。持续深化节俗文化内涵研究,精心研讨“目连救母”、“阴天子娶亲”等文化节目,创新策划丰都庙会、祈福文化节、丰都中元节等全县重大文旅节会活动,不断扩大丰都文旅的知名度、辨识度。三是丰富文创产品。深度挖掘景区景点的自然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培养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研发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创伴手礼,催生文化旅游新业态,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突出非遗赋能,推动非遗保护“结硕果”注重创新争取主动,变被动收取为主动评报。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摸底,积极储备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丰都木棒棰戏、龙孔戏牛舞、石工号子等;培育申报一批市级非遗项目,如丰都中元节、丰都木棒棰戏、丰都榨菜等非遗项目;主动挖掘一批县级非遗项目,深入乡镇进行非遗资源的挖掘,指导乡镇传承保护好传统文化等工作;积极开展节会研究;继续深入研究丰都祈福文化节、丰都庙会、中元节等重大节会,提出相关建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代涛 联系电话:13983307186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