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2024
2024年丰都县虎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年度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584265335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位名称 |
丰都县虎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丰都县虎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党群和志愿服务工作。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工作;负责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建设工作;负责区域内党组织、群团和党员群众的服务性工作;负责文化、体育、宣传、科技培训、广播电视、乡村旅游等方面服务工作。 | |||
住所 |
丰都县虎威镇大池村五组 | |||
法定代表人 |
王金海 | |||
开办资金 |
3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丰都县虎威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 |
37 | |||
网上名称 |
从业人数 |
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4年8月,单位名称由丰都县虎威镇文化服务中心变更为丰都县虎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以文化设施为平台、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狠抓落实、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与成效1.免费开放服务,惠及广大民众。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确保图书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场所,每周开放不少于42小时,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阅读需求和休闲娱乐需要。全年图书借阅11708人次、11760册次。2、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本年度对辖区内22个文物点进行了安全责任挂牌和杂草清障工作,完成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累计开展文物安全巡查5轮次。文物安全培训4次,安全宣传3次,增强了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责任感。3、推进非遗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深入挖掘本地非遗资源,完善辖区非遗保护计划,红岩手工豌豆粉条传统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入选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举办非遗展览展示3次,有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4、开展文化活动,增进文化交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结合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我们策划举办了村歌大赛、文艺汇演下乡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共计48场次。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营造了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5、推广体育运动,强健民众体魄。结合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我们积极推动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本年度新增体育场地6160平方米,成功举办首届镇级农民运动会、同心村农民运动会、互助会亲子运动会。积极参与了广场舞展演和丰都县第五届运动会等系列体育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有效提升了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6、深化扫黄打非,净化文化环境。一是建立辖区属地出版物及文化企业管理台账,开展文化市场及校园周边书店、报刊摊点、文具店、打字复印店等场所日常检查巡查4次;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绿书签·重庆正好行动”、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册。7、运用重庆群众云平台,提升服务效能。积极推广使用重庆群众云平台,其中信息发布27条;物联网志愿者服务预约46次;文化活动、培训等共享活动预告发布25次;云平台“丰都县虎威镇文化馆”信息有效浏览量2.2万人次。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大大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8、完善应急广播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常态化开展应急广播播放及管理工作,积极协调电信部门保障终端维修维护,全年月平均在线率90%以上,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准确传达指令,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存在问题与反思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活动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二是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三是资源整合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三、未来规划与展望1.深化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2.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3.促进资源融合,扩大影响力。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4.注重成果转化,实现长效发展。建立健全文明实践工作的评估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好的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健康发展。总之,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宗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实践内涵,努力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王金海 联系电话:18996817672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