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2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年度报告书

日期:2023-06-0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452027482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农业提供技术服务。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技术措施;负责种植业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制定、组织实施农作物栽培耕作制度改革措施;组织农业机械抗旱救灾;负责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承担全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职业技能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丰都县三合街道南天湖中路3号

法定代表人

余宏斌

开办资金

142.8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丰都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10.35

3696.44

网上名称

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根据《中共丰都县委机械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方案的批复》(丰委编委〔2020〕27号)文件,2020年6月对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了变更。

(一)持续稳定粮食生产。丰都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2022年市上下达我县粮食播种面积100.5万亩,粮食产量33.3万吨,实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6165万亩,超额完成2.1%;粮食产量32.8079万吨,粮食产量减产1.48%。其中水稻31.2102万亩,产量13.2522万吨,玉米23.6521万亩,产量8.6043万吨;豆类9.0455万亩,产量9636吨(其中大豆4.6225万亩,产量4602吨);薯类36.5621万亩,产量9.6293吨(其中马铃薯23.6711万亩,产量6.1387万吨,甘薯12.8910万亩,产量3.4906万吨)。通过盘活利用撂荒地、积极扩大冬闲田土使用,全县发展油菜面积11.63万亩。完成全县31699个疑似撂荒地图斑核实工作。经核实,全县实际撂荒面积87446.9亩,其中因交通不便、耕地成林、消落区等客观因素导致无法复耕复种面积67948.367亩,应(可)复耕复种面积19498.543亩,已复耕复种面积19119.083亩,复种面积已完成应(可)复种面积98%。 (二)紧抓蔬菜生产,确保市民供需。一是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完成蔬菜种植面积38.75万亩、蔬菜产量66.16万吨(其中榨菜26.4万亩、50.7万吨)生产任务。二是持续推进“菜篮子”,确保供应。为应对疫情影响,确保全县蔬菜保供“春淡不淡”,结合市级相关政策和资金,制定并出台我县“增种速生蔬菜激励政策”,增种叶类蔬菜7500亩,带动农户增收4000万元,并对旱后扩种秋菜进行了种子、种苗及肥料补贴。按每亩1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保证了我县城镇“菜篮子”需求。 (三)持续稳定特色经作产业。持续巩固红心柚产业7.5万亩,完成红心柚标准化管护8030亩,中草药3.3万亩,茶叶1.17万亩。 (四)积极开展农机工作,稳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春耕情况:全县完成机械耕整地面积73.8235万亩,完成机播4.94万亩,机插0.08万亩,培训机手、修理工0.5281万人,检修农机具1.1576万台,投入农机具4.2597万台。“三夏”农机作业情况:中稻和一季稻机插(播)0.593万亩,投入水稻插秧机0.0023万台,成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1个,培训机手、修理工0.1324万人,检修各类农机机械0.9227万台。“三秋”农机作业情况:机收水稻18.3458万亩,机耕整地21.4721万亩,牧草机械化收获0.705万吨,投入农机具1.9812万台/套(其中水稻联合收割机0.0516万台,播种机械0.0004万台,拖拉机0.0006万台)。稳步推进农机补贴工作。截至目前,集中审核农业机械购置补贴3977台套,申请补贴资金353.413万元,受益农户3873户;农机报废补贴共申请 2 台,受益农户1户,申请补贴资金35000元。 二、工作举措 (一)扎实推进粮油生产工作,切实保障“米袋子”工程。为切实抓好全县小春作物春季田管和大春作物春耕备耕工作,通过组织召开春季田管、大春作物和秋冬种粮油生产会议、春耕生产现场会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培训会等,安排部署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及时召开小春作物春季田管和全县粮油生产工作会议。2月11日组织全县30个乡镇(街道)农业分管领导和农服中心主任、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60余人分别召开了“油菜春季田管暨菜薹采摘示范现场观摩会议”、“丰都县2022年粮油生产工作会”,要求各乡镇(街道)在抓好全县小春作物春季田间管理、大春作物备耕生产时,积极开发利用撂荒地发展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充分利用冬闲田土扩种油菜等小春作物,全力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二是认真筹划春耕生产现场会。3月11日,在包鸾镇以现场会的形式向县政府农业分管领导、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30个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农服中心主任、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种粮大户等200余人展示了水稻无人机撒播和直播、水稻印刷播种机、水稻育秧流水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肥农药减量等新技术和新农机具展示,赢得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掀起了全县春耕备耕生产的热潮。三是下达粮油作物生产目标任务。分3次将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大豆扩种面积、粮油单产提升攻关“百千万”示范片创建、秋洋芋、再生稻、秋菜、油菜等作物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到30个乡镇(街道),目前各项任务均已完成。四着力抓好油菜生产准备工作,保障油料作物供给。为稳定油料产业的发展,确保2022年产油大县项目的顺利实施,主要围绕深入开展油菜产业发展动员会和油菜种子采购等工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开展油菜种植动员会,结合盘活撂荒地利用,打造500亩以上的油菜示范基地7个,50亩以上油菜示范片 10个,采购8.7吨油菜种子发放到29个乡镇(街道),为全县扩种油菜1.2万亩打下良好的基础。五是特色粮油绿色高质高效项目测产验收。组织市县农技专家对项目区示范片的水稻、黑花生、大豆玉米等作物采取理论测产和实际测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产。其中水稻平均亩产量713.5公斤/亩(虎威镇大池社区示范片内水稻品种“文两优9号”测产840公斤/亩,社坛镇三桥2社示范片内水稻品种“荃优0861”测产821公斤/亩);在地力水平、种植模式、管理水平相当的同等田块,示范片内的水稻产量较示范片外产量平均增产175公斤/亩,增产达到32.5%。经邀请市农业农村委、市农技总站和周边区县等单位专家验收,黑花生田间测产样点平均亩产334.17公斤,折合干籽粒重267.33公斤,较大面积(平均亩产148公斤)亩增产81%。经县级部门和乡镇组织人员现场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现场测产,测得玉米单产651.31公斤/亩;大豆单产101.25公斤/亩,与预期产量有一定的差距。六是扎实开展粮油单产提升攻关计划。全县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000亩,完成粮油单产攻关计划“市县乡”示范片创建29个。七是持续抓好撂荒地核查工作。县农业农村委于5月初组建了以县农业农村委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抽调6人专门从事撂荒耕地的工作专班,专题研究部署我县撂荒耕地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县30个乡镇(街道)的农业分管领导、农服中心主任及工作人员大会,进一步安排部署疑似撂荒耕地现场核查利用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内容及时间节点,要求各乡镇(街道)将任务层层落实到村社、明确到地块,建立撂荒耕地台账,以更好地推动我县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强化培训技术指导,积极发动各乡镇、村社注册国土云APP共 476人开展外业举证,通过中介机构对举证的图斑数据和资料进行内页审核,确保了全县核查工作顺利推进。为完成全县撂荒地核查及复耕复种工作任务,县政府积极筹措资金215万元用于撂荒地复耕复种,预计明年将加大资金力度持续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为充分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复耕复种积极性,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项目方案中对全县已确定的5亩以上可复耕复种面积11460亩按照150元/亩的标准进行撂荒地复耕复种补贴。同时各乡镇(街道)筹措资金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社、村委会、种植大户等主体积极开荒复耕解决撂荒地复耕复种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八是加大力度推进栗子大米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栗子大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组建成立栗子大米产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印发《丰都县栗子大米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依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渝优水稻创新团队开展栗子大米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力争3年内筛选出适宜栗子乡大面积推广的优质稻品种,协助栗子乡开展水稻品种统一采购、指导栗子大米播种育苗等工作,扎实推进栗子乡产业发展,目前已完成栗子乡水稻品种筛选项目稻米品质检测报告。九是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收集及繁育工作。补充完善全县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品种1021个,其中地方或野生品种361个,培育品种660个,完善2015年种质资源征集表43份。大力推进农业种业资源普查收集工作,收集农业种质资源42份送至重庆市农科院进行培育。建设黑花生种子繁育基地300亩,以推进良种繁育工作。十是加强粮油技术指导。组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技术指导组、马铃薯技术指导组、水稻技术指导组等专业技术队伍利用春耕时节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现场演示、入户指导、线上教学、线上指导等方式,指导油菜、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花生等播种育苗、移栽管理、农药化肥减量等技术,实现农业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十一是加强包鸾镇粮油产业发展调研谋划工作。多次深入包鸾镇调研论证玉米套作黄精产业、稻鱼共生项目的可行性,编制相关产业发展方案。十二是抓好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以农技中心牵头,组织协调农委相关科室和事业站完善丰都县2021年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页资料收集整理并及时进行网报工作,确保全县粮食安全考核工作全面完成。全面启动2022年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 (二)全力抓好蔬菜生产,保障城镇“菜篮子”需求与供应。一是及时下达全县蔬菜和榨菜生产目标任务到各乡镇(街道),指导大户、农民因时因地加强在土蔬菜田管。二是切实抓好榨菜生产工作。全县2022年榨菜种植面积 26万亩,产量50万吨,于年初下达目标任务;依托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榨菜)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丰都综合试验站,在我县社坛镇、十直镇每年打造榨菜示范片,协助精深加工企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2022年已免费发放“优选永安小叶”榨菜种子57箱,引进新品种“涪优203”、“早园100天”、“涪优928”、“涪优3000”在十直镇高家坝村、社坛镇平安村、仁沙镇永坪寨村、许明寺镇理明村进行试验示范。三是引进高山早熟和晚熟新组合在仙女湖镇竹子社区进行试验示范,同时开展机械声波试验示范;在仁沙镇永坪寨村、许明寺镇理明村召开榨菜机械直播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推广农业机械化,以降低种植业劳动力成本,以此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的问题。 (三)以特色产业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开展果树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工作。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初具雏形,建成集落叶果树种质资源圃、高质高效栽培示范园、苗木快繁中心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丰都县果树产业支撑体系(顶岗式培训中心待建中)。目前基地已开始各类培训活动。自7月4日接待枣庄市张宏伟市长入园指导以来,共计约有5000人次的参观培训。二是基地共建工作。目前已与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柑橘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达成初步共建基地协议,试验基地将做为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学生实训基地,南京林业大学竹类农产品试验基地,将于2023年落实基地具体合作事宜。三是继续开展区域性品种的调研、搜集与整理。在中柑橘所育种专家、市果树研究所指导下,完成2021年红心柚优株3个测试点的高接工作,对选出优良单株资源开展品种对比实验工作;目前已搜集整理入圃特色资源30余个,从中柑所等科研院所引进以“阳光一号”桔柚为代表的优异品种68个。六是重视技术的标准化与科学化。完成三峡柑橘--柚标准化生产技术团体标准的编写工作,目前已经市农技总站审定通过,等待发布;与长江师范学院完成了4个品类的藠头组织培养育种实验。七是科研成果方面。中心工作人员与其他单位共同完成发明专利申报1个,实用新型专利申报4个。 (四)抓好农机购置补贴与技术推广,提升现代农业农机化水平。 一是推动农机农艺融合以及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协助西南大学、市农业机械推广总站,在武平镇开展200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播、机耕、机收、机防全程机械化。在保合镇开展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轻简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推广面积2000亩。二是快速推进新型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开展各种现场会的形式,加快推进新型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3月11日,在包鸾镇召开全县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县政府农业分管领导、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30个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农服中心主任、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种粮大户等170余人参会。三是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为乡村振兴提速加码。10月17日-11月2日,配合县农广校在仙女湖镇、双路镇举办了2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种植养殖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相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付丽娜  联系电话:13594540995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0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