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2023

2023丰都县民办教育事务中心年度报告书

日期:2024-06-1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MB0713369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丰都县民办教育事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丰都县民办教育事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推动民办教育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服务。主要职责任务:贯彻中、市有关民办教育(含校外培训机构)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协助制定全县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县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业务工作;为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保障。

丰都县三合街道平都大道东段138号

法定代表人

文秀灵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丰都县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

35

网上名称

丰都县民办教育事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本单位登记事项无变化,无需办理变更登记。

一、加强民办学校监管,促进规范持续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相关要求,以安全、稳定、规范、发展为宗旨,坚持大统筹、大均衡、大提升的教育理念,抓管理、抓质量、创特色的教育思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促进丰都民办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严格把关年度检查工作。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年检细则进行修订完善;5月开展年检工作,2022年全县应参加年检的民办学校共79所(其中中小学7所、幼儿园62所、培训机构10所)。接受年检的67所(其中中小学5所、幼儿园55所、培训机构7所),另丰都县新雨学校、双路镇花园幼儿园、高家镇阳光幼儿园、三合街道新凯幼儿园、三合街道南天幼儿园、三合街道新苗幼儿园、丰都县西雅艺术培训中心、丰都县星星艺术培训中心、丰都县小笔尖艺术培训有限公司等9所民办学校未接受2022年度检查,越翔学校、十直镇龙头幼儿园、社坛镇舒家山幼儿园等3所民办学校已停止办学,未参加年检。对年检中发现的问题,已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其在8月20日前完成整改。 2.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对民办校园长按照任职条件进行了审核备案;严格要求新招聘教师必须具备对应资质,对所有民办学校教职工进行了无犯罪记录筛查;严格要求民办学校必须按规定保障教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清查民办学校教职工五险上交情况,清查民办学校落实教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及寒暑假工资兑现情况;加强民办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指导各校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 3.规范学籍财务资助管理。一是组织教育科、财务科、资助中心对民办学校学籍财务和资助开展实地查验。二是严格执行民办学校收费审核备案制,对58所民办幼儿园保教费、生活费、保教延时服务费进行严格审查备案。三是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收取学费、择校费专项清查工作。 4.严格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召开民办教育专题会8次,约谈民办学校13次,处理涉及民办学校的上访投诉案件26次,开展民办教育过程督查和专项督查15次,平稳处理星火学校高中部教师欠薪纠纷,有效规范了民办学校的发展。 二、规范培训机构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召开例会2次,研判双减工作形势,协调推进双减工作,联合市场监管、民政、科技、文化旅游、公安、消防等部门,会同乡镇(街道)、村(社区)、楼栋网格员等采用四不两直”“日查+夜查”“抽查+巡查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排查监管。 2.规范培训机构治理。组织开展平安消费专项行动回头看,确保发现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对已审批的50家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入驻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现全流程监管,防止体外循环躲避资金监管的问题。加强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监测,防止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对校外培训机构超时段(一次性收费或变相收费超过3个月或60课时)、超限额(非学科类培训收费一次性收费超过5000元),未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全面使用《重庆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等内容,保障学生和家长合法权益。 3. 开展排查专项行动。开展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专项排查、核查地下高价中考冲刺培训班问题等专项行动,联合民政、公安、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8次,联合开展各项专项行动,联合执法20次,常态督查189次,出动执法人员156人次,检查机构253所次,联合查处问题机构16家,督促整改问题41个,查处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8起,约谈培训机构举办者16人,取缔非法机构4家,清退费用11.7万元,形成校外培训治理高压态势。 4.强化宣传引导。我县校外培训宣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报道丰都校外培训治理情况4次,丰都日报、丰都电视台、看丰都、丰都手机报等多次报道丰都校外培训治理成效,丰都教育持续推送《丰都县2023年暑期参加校外培训告家长书》《丰都县教育委员会关于未取得办学许可的校外培训机构申请办理办学许可证的通告》《致全市涉高考校外培训机构的告知书》《丰都县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公示啦!》等政策,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社区网格向市民及家长持续推送政策宣传解读资料,全方位开展了宣传。 三、强化学前教育管理,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1.切实加强办园管理。组织专家评审组新评定4所等级幼儿园(栗子乡中心幼儿园、世纪花城幼儿园、三合街道幼儿园、丰都县百草园幼儿园),并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强化各科室、片区督学、乡镇(街道)中心校对幼儿园监管,开展全县幼儿园教材教辅读物排查整改;完成2023年学前教育扩大市级补助资金两次分配工作,2月初全面完成公办园年检考核任务;参与修订《重庆市幼儿园等级标准》,完善《丰都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意见》;平稳有序处理好了全县幼儿园2月保教费退费及9月保教费调价事宜。 2.着力提高保教质量。3月初,组织了部分幼儿园参加了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第二届新雅学术节。3月底重庆市首届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县获得两个三等奖。4月召开了2023全县学前教育工作会暨聚焦课程建设 推动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现场研讨会;5月份组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6月份组织了共赴成长之约 助力美好童年——丰都县学前教育幼小衔接现场交流会暨重庆市隆露名园长工作室开班仪式现场活动;8月组织召开了消化大班额会议,为2025年顺利创建普及普惠县提前铺平道路;9月组织召开2023年重庆市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培训视频会议,历时半个月,清理了系统里的冗陈数据;10月有效完成事业年报工作;2月和10月均积极支持配合卫健委做好丰都县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工作的相关事宜。 3.帮扶指导均衡发展。以教研内容和方式的改进创新为切入口,通过支教挂教、跟班指导、送教下乡、教学观摩和专题研讨等活动,在幼儿园管理、保教人员素质和保教质量等方面,采用师资互派、干部互派、共同研讨、辅导观摩、学习交流、管理互动、捐赠等方式,促进中心园、小学附属园(班)或民办幼儿园整体发展。 4.确保考核指标靠前。学前教育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7.78%,超过市上考核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指标7.78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普惠率98.8%,在赛马比拼中位列A档;同时积极推进将新建的金科集美东方、碧桂园小区配套办园为公办园,助力提高公办在园幼儿占比。 四、精简行政审批流程,深入推进效能建设 1.打通绿色通道机制。召开联席会议5次,进一步简政放权设立审批,精简内容、简化程序,优化民营企业(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设立审批办理程序,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和便利化,构建和完善形成直观、易看易懂易操作的办理流程,尽量简化程序、精简材料、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落实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校。 2.推行一窗综办机制。各种教育行政服务事项推行线上线下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办理、预约延时、帮办代办、办结送达等个性特色服务。探索制定审批服务事项运行评价标准,推行企业自主评价,通过服务窗口、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等,对接受的政务服务情况开展评价。三是完善了清单管理制度。梳理了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准入条件和程序,完善《丰都县民办幼儿园设置审批材料清单》《丰都县文化类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审批材料清单》,不断优化办理程序,提升行政审批便利度。各项行政审批事项承诺期限压缩比达98%,平均现场跑动次数降低至0次,即办件率达90%,全程网办比达100%。 3.规范快捷审批流程。完成审批民办幼儿园设立1所(丰都县百草园幼儿园),审批设立校外培训机构58家(金话筒等),审批民办幼儿园举办者变更1所(重庆市丰都县世纪花城幼儿园),审批民办幼儿园终止办学4所(社坛镇陈家岩幼儿园、龙河镇鑫宏幼儿园、三合街道新凯幼儿园、三合街道南天幼儿园、丰都县三合街道新苗幼儿园),审批培训机构变更举办者名称3家(环亿、环美、环胜、广艺远伦),审批培训机构场地和举办者变更2家(小笔尖、优尔),审批培训机构终止办学2家(西雅,星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23年08月21日至2028年08月20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陈德  联系电话:19823278800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