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2022
2022丰都县社坛镇农业服务中心年度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69655422XN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丰都县社坛镇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丰都县社坛镇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农技、农机、林业、水利、畜牧等工作服务。主要承担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畜牧兽医等方面的技术推广、信息、资源环境保护、灾害防治、水利工程等服务工作。 | |||
住所 |
丰都县社坛镇场上 | |||
法定代表人 |
舒科 | |||
开办资金 |
7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丰都县社坛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8 |
53.6 | |||
网上名称 |
丰都县社坛镇农服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2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社坛镇农业服务中心2022年的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坚持“146”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努力提升碧溪河生态农业经济长廊的品质和规模,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严守耕地红线,创新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适度经营规模,开发两冬资源和实施间套作,避免土地撂荒,提高复种指数,推广普及农业适用增产、增效技术,实现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万亩、产量3.5万吨。 做强特色效益产业。按照“一心两极三带”和“1+4+X”的产业布局,着力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做大做强碧溪河生态农业经济长廊,提高榨菜、蔬菜、水产、葡萄、蚯蚓等效益农业产业水平。榨菜种植3.5万亩、产量8万吨,蔬菜种植0.8万亩、产量1万吨,水产养殖3600亩、产量3200吨。提升农机作业水平。一是推广节本增效实用农业机械500台,其中微耕机480台、谷物收割机11台、离心水泵6台、其他机械3台;二是机械作业9万亩(其中机耕8万亩、机灌1.5万亩、机插0.05万亩、机防1.6万亩、机收6万亩);三是强化安全监管和农机购置核查,确保全年未发生责任安全事故。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一是健全完善管护责任制,层层签订森林防火、天然林管护、松材线虫病防控等责任书;二是加大森林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落实特殊人群监管责任,强化巡山护林频率,确保全年未发生毁林开荒、乱占林地、滥砍滥伐案件和森林火灾;三是狠抓6个村、29个社区、133个小班、3200余亩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切实做到“6个100%”,确保县级验收一次合格。 强化惠农政策落实。一是利用会议、文件、资料、街头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市、县有关强农惠农支持政策,使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程序等家喻户晓、成人明白;二是培训村(居)综合服务专干,切实做到政策清、情况明、业务精、面积准,坚决杜绝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三是认真搞好一般补贴农户信息、补贴面积的核对、录入、变更、上报和种粮大户的核查、申报,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的抽查,严把审核关,确保惠农补贴准确无误;推进安全保障工作。一是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的原则,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充实完善监管人员;二是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安全责任制,与村社、种植养殖大户、农用车驾驶员、农机操作员、农业投入品经销商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明晰责、权、利;三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隐患排查、上路检查、问题整改,全年进行农机安全学习12次、排查榨菜初加工83户、水产养殖42户;四是配合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对重点蔬菜、水果、水产种植养殖户,对农残、药残的抽检。 畜禽生产情况。全镇生猪存栏3.5万头,出栏4.7万头,其中母猪4878头;肉牛存栏3240头、出栏2000头;家禽存栏47万只、出栏60万只;全年产蛋4200吨、产肉4546.5吨;种植牧草1000余亩。实现畜牧总产值9200余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保证了畜禽产品市场供给。 疫病防控情况。扎实开展春秋动物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按照“春秋普防,常年补免”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养防并重”的方针。全年共免疫猪瘟5万头次,免疫密度100%;口蹄疫8万头次,免疫密度100%;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5万头次,免疫密度100%;禽流感90万羽次,免疫密度100%;小反刍兽疫5000头次,免疫密度100%;狂犬病1600只次,免疫密度城镇100%,农村散养90%以上;消毒圈舍9254余间,消毒驱虫面100%。 加强宣传培训。一是认真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非洲猪瘟防控八条禁令》等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宣传车辆、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做到家喻户晓,印发宣传资料9000余份。三是加强疫情普查和疫病监测,根据县上要求按时采血送检,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70%以上,达到合格标准。四是督促养殖场(户)严格防疫规程和免疫程序规范操作,落实免疫注射、驱虫和消毒等工作。五是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 检疫管理工作。以检促防、防检结合,进一步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要求官方兽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产地检疫技术规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办事,严格检疫操作规程,严禁隔山检疫,规范检疫行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达100%;严格执行引进动物备案审批,做到事前备案、事中准入、事后监管;认真执行兽医工作“三项制度”,严禁私屠乱宰行为;认真开展“瘦肉精”检测工作,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保证上市肉食品质量安全,对违法行为严格查处。 加强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和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强化政治思想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职工加强学习,举办形式多样的防疫技术技能和养殖技术培训,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养殖环节、屠宰环节、瘦肉精以及兽用抗菌药物经营使用等专项整治,使养殖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抓监管,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监管力度,每场每月巡查监管两次以上;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加工、销售等违禁药物的行为。 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为了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解决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坚持“以地定畜、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综合利用”发展理念。按照“企业主体、多方监管、综合施策、分类整治”的原则,完善全镇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储存、综合利用设施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逐步建立源头防控、过程监管、后果严惩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实现养殖生态化。 深化技术培训力度。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出发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和技术讲座,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全年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5期12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一是以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和组长为重点,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技术能力,使之发挥带动全镇人民推广新科技、新技术的进程;二是培训榨菜、蔬菜、水果种植大户和水产养殖大户,普及高产、高效、安全种植养殖技术;三是培训单位职工,全力提高为农服务的本领。 狠抓现场示范指导。“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技术指导过程中抓住重点,通过举办高质量的示范片,带动引领全镇农民使用先进适用技术,成效明显。举办“水稻玉米品种展示示范片”、“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片”、“水稻土酸化改良示范片”、“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榨菜优质高产栽培示范片”、“红心柚、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示范片”。特别是“水稻玉米品种展示示范片”、“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片”亮点纷呈,“水稻玉米品种展示示范片”在三桥村7组集中展示水稻品种25个、玉米品种23个,示范面积水稻50亩、玉米16亩,采用水稻三维强化栽培,平均单产比大面积同品种增加29%,并通过现场观摩,让农技干部和种粮农民看苗选种,学习良种良法,受到农民欢迎,并得到县农委和市种子管理站的肯定。今年7月在平按村首次试点试验无人植保机飞防水稻病虫害1000亩,取得显著效果。同时,着力做好种植业保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县镇人大代表选举及其他中心工作。 虽然一年来取得了上述成绩,但离组织要求和农民期望还有一段距离,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技术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科技培训工作形式有待创新等等,还有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致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相对脆弱,难以真正实现旱涝保收;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加上近年来受气候和病虫害的影响,有些农民种粮出现减产减收现象,一定程度挫伤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我们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把我镇农业生产提上一个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吴昌龙 联系电话:17782106246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