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2022

2022丰都县十直镇初级中学校年度报告书

日期:2023-05-2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452028629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丰都县十直镇初级中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丰都县十直镇初级中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和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承担辖区内初高中学历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法学法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从事初中和高中教育相关的社会服务。

丰都县十直镇旧场上

法定代表人

唐伟

开办资金

97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丰都县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4

973

网上名称

丰都县十直镇初级中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10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本单位2022年度登记事项无变化,无需办理变更登记。

2022这一年,在县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教师勤勉敬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以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位教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核心,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了十直中学教育的新局面。 一、主要成绩 2022年9月被丰都县委县政府授予质量兴教先进集体。老师们倍感鼓舞,更加团结,更加敬业,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促进了学校的新发展。2022年12月成功创建丰都县第三批校本教研示范校。通过以创促训,健全了教研机制,规范了教研流程,实现了教研提升教学质量,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特别是校级微课题立项8项,县级微课题立项2项,催促教师向研究型转变,培养了大批学科骨干。宪法答题全县一等奖,2022年安全网络专题学习全县第二名,极大调动了班主任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工作情况 (一)党建思政引领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扎实开展主题党日、“国旗下的讲话”、青蓝工程、“优秀教师”评选、党员干部展示风采等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厚植师生爱党爱国情怀。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原则,立足主题班团会、国旗下经典诵读、班级读书分享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施和完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律能力,通过大课间、校园文化艺术节、篮球运动会、田径单项运动会、每班一天劳动实践教育等实践活动丰富德育载体。积极落实家委会换届,开展校园开放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全员家访制度,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三)立足教学常规抓育人质量。向常规要质量,开展教学常规回头看,高效早读。聚焦核心内涵,严格课程管理,实施目标责任,注重教学过程,创新作业设计,教学有序高效。实施质量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努力落实“一生一策”、谈心谈话制度等具体措施,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初三高三专题会、年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任课教师调研会、下达目标责任,强化备考,扎实推进初三、高三教学,力争实现中考、高考目标。 (四)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提育人质量。开展实施信息技术2.0培训工程,落实青蓝工程、“人人讲好三堂课”、人人读如何备课一书,每周开展集体备课,间周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师业务水平提升。开展校本教研例会总结经验、以会代训、推动教研组的工作。 (五)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育人质量。坚持面向人人、重在素质,舞蹈、绘画、篮球等11个校级社团,给学生特色特长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和平台。 (六)加强硬件建提育人质量。争取资金装配微机室、教室一体机,更新教学设备,加载课堂容量。美化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等,为社团活动提供场地保障。同时加强食堂提质升级工作,守护了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七)抓实抓细安稳提育人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精准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组织师生进行疫苗的接种工作,抓细人员管理、物资储备、健康摸排、清洁消杀、食堂管理、校园封闭等的日常管控,守住校园安全,确保了疫情防控科学有序。 2022年是十直中学追求教育自身价值和彰显特色文化,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即“三抓两创”发展的建设之年。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继续埋头苦干,着力推进“双减”、五项管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加快谱写十直中学新的辉煌而不懈奋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秦鑫光  联系电话:13996745518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