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不近视??
一、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的能力低于正常,眼睛在不使用调节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聚焦成像,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导致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
二、近视的原因
近视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除遗传因素外,还受行为和生活方式及营养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
作业时间越长、户外活动时间越短、阳光接触时间越少,近视患病率越高。
学习环境不良,如采光照明、课桌椅不适合学生身材等会造成眼的调节紧张,影响视力。
用眼习惯不好会加剧眼的调节紧张、疲劳,长期便形成近视。
食物过度精细,喜食甜食,缺乏钙、铁、锌、硒和维生素A、D等,眼睛也更易近视。
三、近视的危害
近视后,容易出现眼睛疲劳和不适,表现为眼胀、眼痛、看东西有双影虚边等。
近视后绝大多数同学需要佩戴眼镜,这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不便,而且在升学和工作时也会受到限制。由于看不清黑板,需要脖子不断向前伸,时间久了容易变成弯腰驼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300度的近视称为轻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视物会变得更加模糊,如果发展到高度近视后,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等,最后我们只能与黑暗为伴!
四、近视的预防
(一)改善用眼环境
1.改善家庭用眼环境
读写时尽可能多的利用自然光,光线应该柔和,避免阳光直射和黑暗环境;光线不足时,要使用人工照明补充。
读写时桌面照度不得低于300lx;夜晚读写时,应该同时使用台灯和房间顶灯。
选用合适自己身高的课桌椅,充分利用自然光,最好将桌子放在窗户旁,桌子长轴与窗户垂直,侧面对着窗户。光线不足时利用台灯,右手写字,台灯在左前方,左手写字,台灯在右前方。
2.改善学校用眼环境
灵活使用教室照明灯和窗帘:晴天时打开教室内侧灯,阴天全部打开。晴天光线较强刺眼时,可关闭部分窗帘,根据光线调节窗帘位置,尽可能多的使用自然光。
调节课桌椅:读写时使用的课桌椅要符合自己的身高。坐位时,双脚平放在地,大腿与小腿垂直,上身挺直,桌面位于轴上3~4厘米,以此来断课桌椅是否适合自己。
(二)改善用眼习惯
1.使用电子产品要控制
开灯看电视,看电视时电视屏幕距离眼睛至少3米远,屏幕中央位于眼睛水平位置。用电脑时电脑屏幕离眼睛约50厘米,屏幕中心高度与视线相平或略低,光线不好或晚上用电脑时需要开房间顶灯。
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中小学生建议不使用手机。
2. 读写姿势要正确
读写时做到“三个一”:胸离桌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大概33厘米),手离笔尖一寸远(大概3~4厘米)。
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3. 读写时间要控制
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休息时凭窗远眺看绿色植物和花草等。
(三)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
(四)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每天坚持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五)保障睡眠和营养
不挑食,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不开夜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