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丰都县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 索引号 ] | 115002300086869167/2025-00110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丰都县生态环境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8-04 | [ 发布日期 ] | 2025-08-04 |
[ 索引号 ] | 115002300086869167/2025-00110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丰都县生态环境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8-04 |
[ 发布日期 ] | 2025-08-04 |
丰都县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丰都县旅游码头提升改造项目-趸船至岸线连接扶梯-斜坡道智能化改造工程)
丰都县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5年8月4日—2025年8月8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www.cqfd.gov.cn/bm/sthjj/。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fdhbjjgk@163.com,传真:023-70708728,通讯地址:丰都县三合街道商业二路321号,邮编:40820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丰都县旅游码头提升改造项目-趸船至岸线连接扶梯(斜坡道智能化改造)工程 |
重庆市丰都县名山街道名山旅游码头 |
重庆-丰都名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在现有名山二码头斜坡道与边滩交界区前沿布置一座钢质浮趸,浮趸主尺度为16m×10m,浮趸通过松紧锚链进行浮趸在垂直水流方向前后移动,浮趸与后方斜坡道设置13×2.4m跳板连接。斜坡道利用现有下游侧缆车斜坡改造,拆除改造范围内缆车道上部结构,拆除范围为坡顶至江侧112.50m,利用该缆车坡道部分基础,改造后斜坡道水平投影长度99.0m,宽度8.0m,坡道末端高程为151.07mm,顶端高程为177.47m,斜坡道坡度1:3.75,长度方向可供4节自动扶梯斜架车斜面固定,自动扶梯斜架车数量根据水位高度进行调整。 在坡道顶端区域下游设置一座斜架车横移平台,用于自动扶梯斜架车暂放,水位升高时,减少自动扶梯斜架车数量,空闲自动扶梯斜架车置于横移平台存放。平台总长度24m,宽度22m,根据斜架车横移需要平台分两级设置,第一级平台高程174.50m,第二级平台高程177.00m。横移平台与后方陆域通过一座6m长的跳板连接。改造完成后,游客通过原有趸船、原有跳板跳趸、新建浮趸、新建跳板、改造后自动扶梯斜坡道作为登离船通道。 后方陆域拆除现有客运站、商铺、控制室等设施,在场地原配电房所在区域进行变电所改造,变电所按功能布置为卷扬机室、变电室(10kV)、柴油发电机房、控制室,满足工艺和电气需求。 |
(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 ①废气:施工中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施工过程中推广湿式作业法;对运输车辆要经常进行车身清洗;严禁车辆超载超速,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扬尘;加强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降低燃油机械废气的排放。 ②废水:施工期污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场地废水等。施工期设置排水沟、隔油沉砂池,将施工废水经隔油沉砂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车辆冲洗;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机械跑、冒、滴、漏产生的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对施工机械的冲洗设固定场所,冲洗水进入隔油池处理后再汇入沉淀池处理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陆域现有污水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③噪声:施工单位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和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技术,选用低噪声作业机具,并通过合理布置、设置临时声屏障设施来降低施工噪声的影响;禁止设备夜间作业。 ④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土石方、弃渣、拆除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土石方、建筑垃圾及时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弃渣场进行处置;拆除设备及设备废油由丰都县国有资产事务中心通过残值评估后统一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依托现有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处理。 ⑤生态环境: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对项目区陆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扰动,施工期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基础建设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对施工场地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区域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布置措施进行防护,此外,合理安排工期,土石方开挖、填筑等应避开雨天作业;加强岸坡带植被保护与恢复工作力度,在施工期尽量保持岸坡带的原貌,确因工程和安全需要,施工结束后需对临时扰动区进行整治并及时恢复植被;工程废物及时处理并运出,防止遗留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削弱对两栖动物个体及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施工时注意避免对两栖动物造成碾压,严禁捕捉。施工单位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防止施工过程出现射杀鸟类及捕食野生动物等行为。同时,为进一步降低本项目对所在江段水生生态的影响,应合理制定施工计划,按照设计要求在三峡水库处于低水位时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涉水施工工程量;同时,繁殖季节在鱼类产卵活动高峰时段停止水下作业施工,其他时段施工采取驱鱼措施;施工场地内污废水或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严禁排入水体;施工期间如发生与本工程有关的水生态环境和珍稀保护动物受损,应及时报告丰都县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启动紧急救护机制,利用渔政船舶和已建成的保护站进行救护,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 (2)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 ①废气:拟建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废气污染物主要进港船舶燃油尾气。要求加强对船只的定期保养,保证其处于良好的运转工况,可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船舶停靠码头时,由码头提供岸电,避免辅机发电的废气影响。同时,由于航线江面宽阔,且河谷风明显,利于扩散,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②废水:废水主要码头和船舶的员工、游客生活污水。由污水泵经现有斜坡道的污水管网输送至后方陆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北岸污水处理厂处理。由于到港船舶均不属于本项目业主所有,因此本次工程不对到港船舶产生的舱底废水、船舶生活污水以及船舶含油压舱废水进行处理,船舶污废水均不在本码头排放。 ③噪声:噪声源主要为客船动力噪声,船舶停靠码头时,由码头提供岸电,避免辅机发电机的噪声;控制和减少进出港船舶的鸣号次数和时间,轮船减少夜间发班,尽量白天出航。 ④固体废物: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工作人员、游客生活垃圾,加强对码头卫生管理,码头内设置垃圾收集点,收集后的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并注意加强垃圾收集点的消毒、灭虫,以免散发恶臭,孽生蚊蝇,影响环境。 ⑤生态环境:陆域范围内要绿化、硬化或防尘覆盖;加强绿化设施的抚育和养护,确保码头各种林草成活率及生产情况,从而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和吸附灰尘的用途;应加强野生动物管理、保护,应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确保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中各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法规的贯彻以及环保措施落实,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工程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码头港区设立警示标牌和宣传牌,禁止在繁殖季节鱼类产卵高峰时段(尤其是清晨和涨水时段)进行船舶、设备维修等敲击作业,禁止在产卵高峰时段进行急促鸣号等容易形成干扰的噪声;加强对码头的运营管理,严禁靠港船舶排放船舶舱底油污水和船舶生活污水,严禁向江中丢弃船舶垃圾等固体污染物,以避免对项目江段水生生态的破坏;业主要配合相关部门对项目江段的水质状况、水文情势、渔获量变化、渔获种类比例和比重、主要经济鱼类种群结构进行监测和研究。 |
县发展改革委备案 |
已按要求开展公众参与,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电话等方式反映与本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