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丰都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应急管理>应急预案

[ 索引号 ] 11500230MB19803549/2025-0009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建设规划 [ 体裁分类 ] 行政许可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30 [ 发布日期 ] 2025-06-13
[ 索引号 ] 11500230MB19803549/2025-0009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建设规划
[ 体裁分类 ] 行政许可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5-30
[ 发布日期 ] 2025-06-13

丰都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决策部署及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系统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扎实做好2025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树牢“地质灾害可防、人员伤亡可免”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完善多跨协同的防地灾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化实战能力,基本做到一体化动态管控地灾风险源,已查明地灾隐患专业监测预警实现“应监测、尽监测”,有效建立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防地灾机制,直达基层防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的地灾预警响应机制更加顺畅,快速有效执行扩面避险转移,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不发生重大财产损失”的目标任务。

二、地质灾害概况

全县共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567处,其中三峡库区隐患点153处,占比27%;非库区隐患点414处,占比73%。按类型分滑坡508处,占比89.6%;危岩56处,占比10%;地面塌陷和泥石流分别2处和1处,共占比0.4%。直接威胁群众3.5万余人。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和重点防范期及防治区

(一)趋势预测

根据气象预测,2025年我县总体降水1096.6毫米,较常年平均降水量略偏多,总体旱涝并重。初步预测2025年全县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与常年持平,汛期长江沿岸和龙河流域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3—5月全县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常年持平,6—11月较常年偏高,12月较常年偏低。

(二)重点防范期及防治区

1.重点防范期

20255月至11月、2026年春节前后214日至228日为重点防范期。同时,受三峡工程库水位调度影响,三峡库区长江干、支流沿岸危岩地灾重点防治区全年均为重点防范期。

2.重点防治区

一是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为长江干流沿岸高风险区域、龙河流域极高和高风险区域。特别是邓家岩滑坡、北虎头危岩带、坎上滑坡、胡家沱危岩带、任家岩滑坡、长滩危岩等区域。二是工程建设和其他行业重点防治区,特别是渝宜高速扩容、沿江铁路等工程沿线边坡开挖,高陡边坡坡脚下开挖及山区农村房前屋后高切坡区域;九重天景区、雪玉洞景区、南天湖景区、石里红枫景区及两个漂流分布区域。三是已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的区域,特别是湛普镇长江大桥路段、双路镇马良大桥路段、三建镇洗澡池滑坡等区域,以及近年来曾出现小规模垮塌的农村切坡建房形成的隐患边坡和低等级未支护的公路边坡等区域。

四、实施四大行动,系统提升防灾能力

(一)实施地灾防治基础能力提升行动

1.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一是建实建强基层防灾救灾队伍,加强人才引进,充实相关行业部门、乡镇(街道)防灾救灾人员力量。二是建立村(社)、企业地防员和与社会网格员的融合机制,加强“四重”网格员管理,动态调整更新“四重”网格员。(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委等)

2.加强专业队伍支撑

一是积极争取相关市级支持,落实重大灾险情市级专家现场指导机制。二是建立牵头驻守单位技术负责制,实施驻守地质工程师定期轮岗机制,建立完善驻守单位和驻守地质工程师履职能力考核机制。三是提升地灾综合防治设计能力,坚持安全、生态、景观、发展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责任单位: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

3.扩面宣传演练

一是结合“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等扩大地灾防治宣传,开展地灾防治人员技术培训,提升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水平。二是全覆盖开展单点避险演练,提升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

(二)实施地灾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4.全面排查风险底数

持续推进1:1万小流域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完成野外工作。(责任单位: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5.动态更新风险源“一张图”

一是夯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属事责任,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和雨前、雨中、雨后三查工作,发现风险隐患及时纳入管控。二是系统梳理全县地质灾害“四类”风险源,以村为单位制作风险源“一村一图”。三是完善交通、住建、水利、文旅等行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实时动态更新全县风险源。四是建设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码,实现“一点一码”。(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委、县水利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经济信息委、县教委、县文化旅游委、县卫生健康委、县气象局、丰都火车站)

6.强化智能化监测

一是强化监测设备迭代升级,新建64处隐患点监测台站,对3处小流域开展“隐患点+风险区”自动化监测。二是加强自动化监测设备运行维护,对离线设备,督促监测单位24小时维护更新到位。三是加强告警信息处置,乡镇(街道)和监测单位时刻关注监测情况,出现告警及时核实处置。(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7.滚动扩面预警

一是设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专员,制作24h—12h—6h—2h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滚动扩面发至乡镇(街道)及行业部门。二是强化应急响应,完善44NN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预警响应机制,及时启动预案,落实响应措施,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实时动态发布预警信息,打通预警响应“最后一米”。(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气象局)

8.扩面避险转移

一是制定“一镇一策”划定避险转移范围、安置点,推进“十户联防”机制。二是坚持三个紧急转移原则,扩面提级实施,严控转移人员回流。三是抓实“熔断”机制,根据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响应等级,及时启动“熔断”,采取停工、停学、停运、停航、停游、停业等“六停”措施。四是坚持平灾两用,推进临时安置点建设和应急物资准备。(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气象局)

9.升级风险管控应用

完善县乡两级贯通多跨协同处置机制,打通基层智治与群众报灾、航道船只、景区游客告警发布通道,进一步提升灾害协同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治理中心、县气象局、丰都航道处、高镇航道处、丰都海事处)

(三)实施地灾风险综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10.打赢三峡库区危岩地灾治理攻坚战

一是推进危岩地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逐步应用到防灾实践。二是编制完成《丰都县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6—2035年)》。(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气象局)

11.有序实施综合治理

一是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充实完善防治工程项目库建设,完成勘查设计等前期工作。二是加强防治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项目招投标,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对已竣工项目,落实管护单位,加强后期维护管理。三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强避险搬迁规划研究。四是启动丰都龙河左岸危岩带、徐家院子地面塌陷、毛狗洞危岩重大隐患点工程治理,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12.加强工程建设活动监督管理

一是对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项检查,督促落实评估建议措施,防止无序施工引发地质灾害。二是制定全县切坡建房边坡隐患整治实施方案,分类推进隐患边坡的简易治理、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常态化监测等措施。三是开展道路交通沿线隐患边坡专项整治,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等)

(四)实施多跨协同闭环管控能力提升行动

13.完善防灾责任体系

一是发挥县地指作用,统筹协调、指导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和防治救援工作。二是落实县、乡镇(街道)、村(社)三级防灾责任,全面做好辖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工作。三是加强联合检查督导,对重点乡镇(街道)、重点领域开展防灾减灾专项督查。(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气象局)

14.加强规划引领源头防控

一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应用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估成果,增强国土空间安全韧性。二是做好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是完成《丰都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系统谋划“十五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形成项目清单,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行业部门)

15.完善地灾防治奖惩机制

一是强化复盘,做好每轮强降雨、重大灾险情、年度复盘工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启示,提出下步工作建议。二是完善地灾防治工作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予以表扬奖励。(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财政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思想引领。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全力以赴应对地质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地灾防治工作的绝对领导,探索构建“1+30”(1个县级战时指挥部、30个乡镇(街道)战时指挥部)汛期两级防地灾指挥体系。细化明确战时指挥部工作职责,强化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战时调度连接作用发挥,确保指令及时到达、快速响应、果断执行。

(三)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共同防治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全面做好本地区地灾风险管控。各部门要根据《丰都县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 丰都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丰都县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责任清单》的通知》(丰地指办〔20251号)要求,夯实属事责任,做好各自领域地灾防治工作。

(四)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局要加大地质灾害年度专项资金保障力度,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严格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实行绩效目标全过程监管、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要统筹多层次、多领域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五)强化督导指导。各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督促,切实落实地质灾害各项防范措施,要组织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对在防治工作中组织领导不力、工作疏忽或处置失当,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对项目实施不规范、进展缓慢、竣工验收不及时的乡镇(街道)务必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乡镇(街道)减少其后续项目和资金的安排。

附件:1.2025年度地灾防治工作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2.2025年度地灾防治工程治理清单

           3.2025年度驻守地质工程师联系方式


附件1

2025年度地灾防治工作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39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一、实施地灾防治基础能力提升行动(3方面、7项任务)

(一)加强防灾救灾队伍建设

1

建实建强基层防灾救灾队伍,加强人才引进,充实相关行业部门、乡镇(街道)防灾救灾人员力量。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委

202512

2

建立村(社)、企业地防员和社会网格员的融合机制,加强四重网格员管理,动态调整更新四重网格员。

乡镇(街道)、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202512

(二)强化防灾救灾专业队伍支撑

3

积极争取相关市级支持,落实重大灾险情市级专家现场指导机制。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

常态化开展

4

建立牵头驻守单位技术负责制,实施驻守地质工程师定期轮岗机制,建立完善驻守单位和驻守地质工程师履职能力考核机制。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5

5

提升地灾综合防治设计能力,坚持安全、生态、景观、发展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三)扩面宣传演练

6

结合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等扩大地灾防治宣传,开展地灾防治人员技术培训,提升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

20255

7

全覆盖开展单点避险演练,提升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5

二、实施地灾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行动(6方面、15项任务)

(四)全面排查风险底数

8

持续推进1:1万小流域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完成野外工作。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12

(五)动态更新风险源一张图

9

夯实属地属事责任,完善三查工作机制,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和雨前、雨中、雨后三查工作,发现风险隐患及时纳入管控。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委、县水利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经济信息委、县教委、县文化旅游委、县卫生健康委、丰都火车站

常态化开展

10

系统梳理全县四类风险源,以村为单位制作风险源一村一图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5

11

完善交通、住建、水利、文旅、气象等行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实时动态更新全县风险源。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气象局

202512

12

建设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码,实现一点一码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5

(六)强化智能化监测

13

强化监测设备迭代升级,新建64处隐患点监测台站,完成3处小流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7

14

加强自动化监测设备运行维护,对离线设备,督促监测单位24小时维护更新到位。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15

加强告警信息处置,乡镇(街道)和监测单位时刻关注监测情况,出现告警及时核实处置。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七)滚动扩面预警

16

设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专员,制作24h—12h—6h—2h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滚动扩面发至乡镇(街道)及各行业部门。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17

强化应急响应,完善44NN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预警响应机制,及时启动预案、落实响应措施。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实时动态发布预警信息,打通预警响应最后一米

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气象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

常态化开展

(八)扩面避险转移

18

制定地质灾害避险转移一镇一策,划定避险转移范围、安置点,推进十户联防机制,提高避险转移精准性和科学性。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5

19

坚持三个紧急转移原则,扩面提级实施,严控转移人员回流。

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20

抓实熔断机制,根据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响应等级,及时启动熔断,采取停工、停学、停运、停航、停游、停业等六停措施。

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气象局

常态化开展

21

坚持平灾两用,推进临时安置点建设和应急物资准备。

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12

九)升级风险管控应用

22

完善县乡两级贯通多跨协同处置机制,打通基层智治与群众报灾、航道船只、景区游客告警发布通道,进一步提升灾害协同处置能力。

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治理中心、县气象局、丰都航道处、高镇航道处、丰都海事处

20255

三、实施地灾风险综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动(3方面、9项任务)

(十)打赢三峡库区危岩地灾治理攻坚战

23

推进危岩地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逐步应用到防灾实践。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气象局

20256

24

编制完成《丰都县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6—2035年)》。

相关乡镇(街道)、县水利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12

(十一)有序实施综合治理

25

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充实完善防治工程项目库建设,完成勘查设计等前期工作。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26

加强防治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项目招投标,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对已竣工项目,落实管护单位,加强后期维护管理。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27

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强避险搬迁规划研究。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9

28

启动丰都龙河左岸危岩带、武平镇徐家院子地面塌陷、董家镇毛狗洞危岩、双路镇曾家大湾滑坡4处工程治理。完成排危除险4处。

相关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12

(十二)加强工程建设活动监督管理

29

对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项检查,督促落实评估建议措施,防止无序施工引发地质灾害。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等

常态化开展

30

制定全县切坡建房边坡隐患整治实施方案,分类推进隐患边坡的简易治理、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常态化监测等措施。

乡镇(街道)、县住房城乡建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委

常态化开展

31

开展道路交通沿线隐患边坡专项整治,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

乡镇(街道)、县交通运输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12

四、实施多跨协同闭环管控能力提升行动(3方面、8项任务)

(十三)完善防灾责任体系

32

发挥县地指作用,统筹协调、指导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和防治救援工作。

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气象局

常态化开展

33

落实县、乡镇(街道)、村(社)三级防灾责任,全面做好辖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工作。

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

常态化开展

34

加强联合检查督导,对重点乡镇(街道)、重点领域开展防灾减灾专项督查。

县应急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

常态化开展

(十四)加强规划引领源头防控

35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应用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估成果,增强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36

做好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各行业主管部门

常态化开展

37

完成《丰都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系统谋划“十五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形成项目清单,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行业部门

202512

(十五)完善地灾防治奖惩机制

38

强化复盘,做好每轮强降雨、重大灾险情、年度复盘工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启示,提出下步工作建议。

乡镇(街道)、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39

完善地灾防治工作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予以表扬奖励。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财政局

常态化开展


附件2

2025年度地灾防治工程治理清单

序号

灾害点名称

位置

体积(万立方米)

影响对象

责任单位

1

龙河左岸危岩带

丰都县龙河镇

22

居民82392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龙河镇人民政府

2

徐家院子地面塌陷

丰都县武平镇

1.34

居民1460人、学校(在校师生150人)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武平镇人民政府

3

毛狗洞危岩

丰都县董家镇

0.66

居民50250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董家镇人民政府

4

曾家大湾滑坡

丰都县双路镇

17.30

居民约500

县城乡建设集团、双路镇人民政府

附件3

2025年驻守地质工程师联系方式

序号

姓名

单位

电话

驻守乡镇(街道)

1

黎春

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8983211552

湛普镇、包鸾镇、双路镇

2

彭军

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8983152581

三建镇、栗子乡、南天湖镇、仙女湖镇

3

林松

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5723152269

三合街道

4

周魏

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5736366810

龙河镇、江池镇

5

肖瑶

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8702318364

暨龙镇、都督乡、太平坝乡、武平镇

6

李俊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

16602330799

名山街道、虎威镇

7

翟端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

15023809257

保合镇、仁沙镇

8

田明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

18983624870

兴义镇

9

杨松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

13668012962

高家镇、龙孔镇

10

牛群峰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

19909091992

十直镇、树人镇

11

刘胜彬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

13637807776

三元镇、双龙镇、青龙乡

12

黄福民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18523173945

兴龙镇、社坛镇

13

喻胜虎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13657671682

董家镇、许明寺镇


我要提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