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3丰都县精神病医院年度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452027028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丰都县精神病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丰都县精神病医院(丰都县精神卫生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医疗及保健服务。预防为主,控制危害地方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治疗、管理、控制工作;为精神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及时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工作。 | |||
住所 |
丰都县名山街道白沙沱村2组 | |||
法定代表人 |
唐利华 | |||
开办资金 |
273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丰都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08.6 |
12438.6 | |||
网上名称 |
丰都县精神病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
4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度本单位登记事项无变化,无需办理变更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聚焦政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依托“三会一课”制度阵地,坚持领导带学、个人自学、支部共学、分层研学、实战检学“五学联动”,以“听党课+专题学+记笔记+谈体会”的形式,全覆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年共开展集中学习28次,专题党课6次,发放学习资料85套。二是坚持党建领航把方向。把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贯穿到医院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支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重大决策落地、重大任务完成、重大改革见效、重大风险管控。全年共召开专题会议14次,解决问题13项。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建立健全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签订行风责任书、“九不准”承诺书,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持续用力纠“四风”树新风,为医院发展提供良好的纪律和行风保障。全年共签订责任书35份,考核46人次,开展谈心谈话100余人次。四是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将主体责任分为党支部书记责任、支委委员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责任3种责任类别,结合工作要点,建立责任清单、督查考核清单,将任务逐一分解到人,通过实行清单化管理、责任化推进、标准化考核,精准推动党建工作水平全面规范提升。五是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志愿服务站点,积极搭建日常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铸就“党建+精神专科服务”品牌,以“三优一满意”“三敢三比”活动为契机,以专科服务为抓手,探索完善“四个一定保质量”模式,通过开展“关爱老人送健康”、“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心灵相约,健康你我”等品牌活动,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全年共计到往乡镇30个、学校13所、社区5个、企事业单位4个,开展讲座30余次,心理咨询、心理评估4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多册,宣传覆盖人数8000余人次。 二、抓好重点工作,推动医院发展 (一)医务工作 一是优化诊疗流程,解决“看病繁”问题。开设应急医疗处置“绿色窗口”,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在诊断、检查、治疗、用药、护理、康复等方面贯彻落实安全有效、服务及时、流程便捷、环境舒适、共建医患和谐的方针,持续优化诊疗流程,切实解决公安、村(居)等多部门送治入院患者“入院难”等的问题;树立“把患者当亲人”服务理念,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二是优化医疗服务,解决“看病难”问题。设置假日服务门诊,提供延时医疗服务,当日开出的诊疗项目必须当日完成,力争实现“零”投诉;加强居家患者管理,做实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工作,各病区组建移动服务队,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群众家门口开展诊断评估、免费发药等服务,由精防科负责记录和统计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情况,服务队成员服务情况将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力求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三是抓实惠民举措,解决“看病贵”问题。 加强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严格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强化过程监管,严格控制各项指标,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深入推进县内医疗机构合格检查结果互认,落实低收入人口救治政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全年共计安排26名医师负责落实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开展七类易致贫返贫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边缘户排查200余户,核实核准对182人落实一对一医疗帮扶,为54名边缘户住院治疗患者减免9.18万元。四是提升专科服务水平,解决“能力弱”问题。进一步规范临床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层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着力培养“素质高、能力优、业务精”的人才队伍,整体提升队伍专业素质。 (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项目工作 一是加强培训,严格督导。全面落实业务指导工作,加强我县基层精防人员服务管理能力。开展精神卫生防治技能比赛1次,基层多部门工作人员培训会1次,专项督导4次,联合督导1次。二是加强救治,提高服药。对符合条件的居家患者免费提供抗精神病药物,保障患者规律服药,稳定患者病情,严防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共计免费发药3600余人次。三是对口帮扶,加强指导。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口帮扶,派遣精神专科医师与精防人员开展定期、不定期指导40余次,诊断评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100余人。四是加强排查,排除隐患。开展专项排查、滚动排查,做到逐村逐户、人人见面、应排尽排。共计排查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22人,明确诊断22人。五是加强质控,提高质量。定期开展信息报送质控,并进行质控信息情况通报。同时,及时收集整理信息数据,上报县卫健委与多部门开展信息交换。六是社区康复,初见成效。积极开展社区康复“同伴支持”项目,共招募辅导员5名、同伴25名,开展活动59次,服务约590余人次。2023年全县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151人,报告患病率5.75‰,管理率99.68%,规范管理率97.4%,面访率99.11%,服药率97.21%,规律服药率90.38%,精神分裂症服药率97.58%,精神分裂症规律服药率91.58%,社区康复率73.41%,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考核要求。 (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一是开展社会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知晓率。共推送线上科普知识12条,大型公益宣传和义诊活动4次,心理健康科普知识讲座25场。二是开展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抑郁症、焦虑障碍、失眠、老年痴呆等指标调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抑郁症筛查阳性率15.65%,焦虑障碍筛查阳性率8.70%,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70%。三是提供心理测评、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释压等服务,心理测评、心理评估服务300余人次,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60余人次,7*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服务170余人次。四是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工作。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汛期期间均安排心理救援备勤值班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演练4次,桌面演练2次,线下实际演练1次。五是为辖区内的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提供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技术培训指导8次,并建立人才信息库。 (四)业务收入 全年业务总收入4182万元,结余656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其中医疗收入3197万元,药品收入382万元,药占比仅为11%。全年门诊诊疗41582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6%,门诊次均费用83.22元。出院病人3261人次,人均住院费用8742.1元。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各种挑战:一是精神卫生人才资源的匮乏,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我国精神、心理疾病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患病率逐年增多。我院现有编制床位299张,实际开放床位750张,日均住院患者720-750人。截至目前,全院卫生技术人员仅131人,现有的卫技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仅勉强能维持基本运作,完全没有多余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临床心理门诊和精神康复等工作,导致我院在推动重点专科、特色专科方面举步维艰。二是业务用地不足,按照市级考核和专科医院标准化建设要求,无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用地,康复项目用地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将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是以党建为统领,带动医院发展。根据精神专科医院特点结合实际需求情况,按照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突出的原则,优化品牌活动的主题和内涵,通过常态化的管理、塑造、推广、运营,让精神专科医院党建品牌发挥实效,同时加大对“党建+精神专科服务”党建品牌大力宣传和推介力度,扩大党建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切实发挥好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作用。二是打造特色科室,树立品牌优势。一方面以标准化区县精神卫生中心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争取政府资源;同时,在招聘人才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在引进人才方面持续多下功夫,在留住人才方面不断多想办法。努力在城区内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保持原有科室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重点发展科室,使特色科室在区域内打出品牌、形成影响,成为医院综合效益增长的突破点,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572802500230510351,有效期限自2020年04月09日 至2035年04月0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熊燕 联系电话:15310278582 报送日期:2024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