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19丰都县青龙乡文化服务中心年度报告书

日期:2020-03-27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05985692X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丰都县青龙乡文化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丰都县青龙乡文化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文化、宣传、体育等工作服务。 主要承担文化、宣传、广播电视、体育、乡村旅游、科技培训等方面服务工作。


丰都县青龙乡政府


法定代表人

孙 英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丰都县青龙乡人民政府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1

53.1


网上名称

丰都县青龙乡文化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根据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2019年12月,将宗旨和业务范围由“为文化、宣传、体育等工作服务”主要承担文化、宣传、广播电视、体育、科技培训等方服务工作。变更为“文化、宣传、体育等服务工作”。主要承担文化、宣传、广播电视、体育、乡村旅游、科技培训等方面服务工作。

2019年,我乡旅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文旅委的业务指导下,立足我乡实际,以“五彩田园 茶香青龙”为主题,抓住瓦屋山茶文化森林公园、场镇中山片区农耕文化公园和渠溪河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契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促进全乡全域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将2019年我乡文化旅游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乡领导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年初成立了专门的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专门的文化旅游办公室,由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磊任主任。同时迅速行动,年初再次完善了我乡旅游规划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制定乡年度文化旅游工作目标、计划及具体举措,有序推进了本年度文化旅游各项工作。

二、文化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持续推进免费开放日常工作。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围绕创建国家“一级文化站”标准,于2010年3月投资90万元建成600平米的青龙乡综合文化站,文化站设独立通道,含图书阅览室(藏书量有5000余册、其中2019年新增100余类500册图书)、电子阅览室配备15台电脑、多功能厅(可文化培训、体育健身)、展览厅、棋牌室、办公室等功能室,现已投入使用;二是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各村农体工程的建设。龙井村文化示范村的建设,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分别设置有篮球场,乒乓台,健身器材路径一条)现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全面达成文化示范村七个一标准,文化委验收全面合格,整体文化水平提档升级。三是在体育健身方面。在市县文化委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进一步完善乡镇及村级活动室健身广场项目,配齐体育器材设施设备,全部均已投入使用。

(二)关于免费开放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所有免费开放场所(乡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创新举措新增错时开放制度,让每周开放时间延长至70小时。在队伍建设方面。乡综合文化站2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免费开放、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宣传指导培训等工作,同时每年为乡文化站职工安排脱产学习培训30天;社区文化活动室及村级农家书屋均落实1名专职人员从事免费开放工作;并在各村内共组建1支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在群众服务方面。乡综合文化站全年免费开放达5000余人次,其中图书借阅服务达1500余次,电子阅览室服务到1400余人次,社区文化活动室及村级农家书屋全面免费开放达2000余人次。在群众满意度评测方面。走访各村共计60名群众,开展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总体评价良好。

(三)文体活动开展情况。 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六一儿童节等,按照县文化委工作部署,结合我乡实际,创造性开展了系列文体活动。一是开展了大型文艺文体活动5次。第二届三十佳表彰会,参与人数在2000人以上;成功的举办了第三届采茶节,参与人数在500人以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唱比赛,参与人数在3000人以上,参加县上组织的庙会万人酷跑活动,参与人数在400人以上,争做好少年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活动,各社会人士给希望小学举行了捐赠仪式。二是开展了文体单项活动6次。春节慰问发放春联年画活动1次;组织机关单位职工参加趣味活动3次;组织学校、政府各单位及社会人士参加敬老院活动1次;组织学校、政府各单位及社会人士参加植树节活动2次。三是组织培训讲座5次。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地位、作用和岗位职责;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借阅、服务;农家书屋免费开放管理制度;农家书屋的卫生、图书登记、分类、编码。四是组织科普宣传活动3次。联合乡农服中心开展森林防火、农作物疫病防治等科普宣传;联合乡安监办开展平安建设、打击非法行为等科普宣传。五是组织丰都摄影家协会采风1次。牵头搞好丰都摄影家协会来青龙乡摄影展征集采风活动。六是编办文化宣传专栏5期。七是组织流动文化下基层演出活动。配合文化委开展丰都大舞台进基层文艺汇演10余次,送电影下乡活动20余次;文化专干下村指导图书管理及读书活动5次。八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文体活动。九是开展全民艺术普及6次。按照县文化委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参加丰都县全民健身运动会。

(四)积极配合各部门搞好街头法制宣传。 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各种惠农政策宣传。宣传《文物保护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开展《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宣传,并制作宣传专栏二期。开展街头宣传两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份。

(五)扎实开展好其他相关工作。 一是开展文物安全巡查按时完成我乡6个文物点的巡查任务;二是组织参与各种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和各种知识讲座谈8场次;三是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为各村(居)送宣传片、纪录片、故事片、古装、情感、战争片等,电影105场,观看观众万余人次。四是开展送图书活动为各村送图书50册,开展公共物联网等文化分馆工作,开展公共物联网预约、签到、评价,上传各项信息13条,保证按时按质完成物联网各项任务。五是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及保护各村区域的历史文化古迹,挖掘民俗文化、引导壮大及争取非遗项目。六是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任务 七是参加上级部门开展的各项业务培训,提升文化服务技能。八是组织配合上级部门搞好送文化下乡活动,精心组织辖区观众观看县上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文化馆送展览活动,配合中小学组织搞好送戏曲进校园活动。九是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及保护各村区域的历史文化古迹,挖掘民俗文化、引导壮大及争取非遗项目。十是组织各村村开展文艺创作。为乡村旅游农家乐书写和绘画20余件作品。十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扶贫攻坚帮扶工作,宣传各项扶贫政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指导、创卫工作宣传活动。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1.积极推进我乡全域旅游建设,前期和县林业局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再次完善对瓦屋山乡村旅游的建设规划,重点对黄岭村大河场乡村旅游、瓦屋山森林公园进行重点打造,中山片区房屋五彩田园改造260多户,梳理空间、修整道路,效果初步呈现。青天四社和廖西山人居环境改造点全面完工,完成旅游业投入1.3亿元。

2.今年通过全域旅游工作积极推广,形成青龙三大板块一同发展,以高山片区瓦屋山景区、中山片区农耕文化公园、低山片区渠溪河水文化公园为重点,积极开展2019年采茶节和茶会,以及廖西山田园综合体体验园,全年完成过夜游客1.3万人。

3.伴随我乡全域文化旅游发展,我乡积极发展住宿餐饮业,其中今年丰青农庄和洪德宾馆新增床位25张以上。

4.通过我乡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工作,我乡以茶为主的旅游特色逐渐形成,并积极推进中山片区和低山片区的全域发展,全年来青旅游人次达18.4万人次;结合特色农副产品黑花生、红心柚、香椿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78亿元。

5.加强对涉旅场所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安全监管,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全年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和谐家园”创建活动,开展“四个一”行动,率先在每个村配备保洁人员,完善保洁设施,制定保洁长效措施,有效的保障村级环境卫生。同时强化森林防火意识,各村配备防火护林员常年在各山边巡查,防止森林火灾及乱砍滥伐。一系列的举措确保青龙蓝天、青山、绿水常在,全年未发生一起破坏旅游资源事件。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乡文化旅游工作还存在工作人员缺乏,无专设专职文旅旅游工作人员,与南岸旅游乡镇相比人力投入少。 二是我乡旅游服务业存在非常大差距。特色餐饮和乡村旅游人家存在数量少、质量低、从业人员水平低的情况,文化旅游服务业未跟上发展形势。 三是由于投入不足、宣传的形式不多,规格不高,没有形成大投入、大宣传、大市场的营销体系。

五、2020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青龙文化旅游知名度。 一是充分利用青龙瓦屋山茶叶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二是邀请丰都电视台、丰都报社、摄影协会主流媒体到瓦屋山来采风,体验生活,有效的通过媒体扩大青龙的知名度。三是积极参加各大文化旅游展销会。

(二)加大招商引资,推进扶贫项目建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乡内外企业、精选我乡的优势旅游项目对外招商引资,鼓励、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争取上级资金,发挥政府引导性资金的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加强城乡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乡村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进入旅游景区的道路和快速通道等旅游交通设施。

(四)推广文化旅游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培训和引进旅游人才,不断优化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队伍结构,积极构建乡、村的旅游人才梯队建设;高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整体水平。

(五)强化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 把文化旅游健康安全工作与市场综合整治结合起来,纳入本职工作之中,做到计划有安排,工作有部署,考核有目标,结果有奖惩。协同工商、食品安全、卫生等部门对餐饮业户的卫生状况实行严格检查,确保饮食卫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填表人:文红娟 联系电话:150232SS343 报送日期:2020年02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