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丰都动态

2023年“99公益日”慈善网络募捐活动倡议书

日期:2023-09-01

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界爱心人士:

“99公益日是腾讯公益自2015年起联合公益机构、用户、企业和媒体等,响应国家95中华慈善日的号召,共同发起的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动。自2015年腾讯公益发起“99公益日,参与的公益项目涵盖教育助学、乡村振兴、医疗救助、自然保护、关怀倡导等各类公益议题,已成为中国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场景最多元的全民公益行动日之一。近年来,我县通过开展“99公益日慈善筹募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困境学子 、帮助困难群众、关爱退役军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丰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是我国第八个中华慈善日和第二个重庆慈善周,也是我县第五次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在疫情后百业待兴,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大背景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和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县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要求,积极响应民政部携手参与慈善,共创美好生活的主题活动,丰都县慈善会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立项《家教互助共护童行》、《助困境学子上学路》、《援助困难家庭》、《富民产业振兴丰都》与《产业振兴共富牛场》五个项目,以期筹集更多善款,为更多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

在此,我们倡议: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干部职工和各界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在97日至9日,活动期间踊跃参与线上线下捐赠活动,并通过您的微信、QQ等渠道,将筹集项目链接信息转发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战友,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本次活动坚持信息透明公开,筹集的善款和使用都将在腾讯公益平台线上公示,同时接受重庆市慈善总会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管理和审计。

大爱善举,牵手你我他;慈心为民,同奔现代化。您的参与是我们的荣幸,让我们共同携手,播撒慈善公益的种子;您的爱心是他人的希望,让我们汇小爱成大爱,以实际行动共建大美丰都,把丰都建设成人民喜欢的样子!

捐款地址:丰都县三合镇南天湖中路5号附1

捐款账号:110222994155 丰都县慈善会中国银行丰都支行

联系电话:023-70702986

丰都县民政局

丰都县慈善会

202391

2023年“99公益日”慈善网络募捐项目

一、家教互助 共护童行

(一)项目名称

家教互助 共护童行。

(二)项目简介

丰都县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县,据不完全统计,约有近30万人外出务工,近6万孩子留守家中,使留守儿童失管脱管、家庭教育失位缺位。丰都县创新提出了家庭教育互助概念,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利用留守儿童周末、寒暑假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互助活动。

(三)项目说明

县委创新党建为魂、家庭为根、组织为本基层治理理念,提升社会组织化程度,突出家庭兜底功能,在栗子试点的基础上推动全县建立家庭教育互助会,在全县30个乡镇(社区)全面推广,其目的是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利用留守儿童周末、寒暑假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互助活动。让留守儿童不孤单,有自信,有担当,让家长在外安心打工,达到凝心聚力,构建和谐的目的。要开展好活动,就需要配套的教学设施,《家教互助 共护童行》项目,就是解决家教互助会的各项具体困难。

家庭教育互助会坚持活动为主、课程为辅,技能为主、知识为辅,关爱为主、教育为辅,严格遵循双减政策,开展突出体育锻炼、文化艺术、情感关怀和学生自主的寓教于乐活动。互助会旨在学习之余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上疏导,学业上辅导,言行上引导,生活上帮助,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

二、助困境学子上学路

(一)项目名称

助困境学子上学路。

(二)项目简介

经丰都县教育奖励扶助基金会了解到,丰都县困境学生基数相对较大,国家资助政策虽然对各个学段已全部覆盖,在资助实施的过程中,也坚持建卡、残疾、伤残军人及烈士子女、孤儿等七类重点困境学生必须资助、优先资助,但资助金的额度相对有限,对广大事实贫困、绝对困境家庭来说,所享受的资助资金还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家庭经济困难。除了七类重点困境学生外,我县还客观存在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病或其他意外情况造成丧失劳动能力或本身家庭存在困难导致的经济困难学生,还需进一步拓展政府、社会、企业及爱心人士求助渠道,形成困境学生救助工作合力,为困境学生学业圆梦、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三)项目案例

丰都县某村的小陈(化名)4兄妹,家庭不富裕的一家人日子尚且过得去,但因父亲患肺癌后转晚期,治疗中几乎花光家里的积蓄。母亲外省人,一直外居,一家人靠着母亲微薄工资用于家里共四兄妹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开支。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孩子们正是在读书的关键时期,因家庭困难虽然当地政府有一定的补助,但孩子们也慢慢长大,读书费用和生活费上也是不宽裕的。哥哥说四兄妹一般课外活动几乎不参加,补课的话更是想都不会想。哥哥读书很用功,希望时间过快些自己快点长大,念好大学,出社会挣钱帮妈妈分担压力,更是能让弟弟妹妹们无心理负担的学习生活。

以上类似家庭情况遍布全县各村。他们小小年纪或是缺少亲情和专业陪伴、或是缺少教育资源的倾斜、或是缺少梦想的指引和支持......我们希望通过发起助学困境儿童项目募集善款来助学成长,为他们构建起成长的港湾,让孩子们可以身心健康成长。

三、援助困难家庭

(一)项目名称

援助困难家庭。

(二)项目简介

近年来,重庆市丰都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一些因大病、残疾、瘫痪、子女就读等等各种特殊情况导致的困难家庭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丰都县慈善会通过市慈善总会合作在腾讯公益平台为困难家庭筹集善款,帮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

(三)项目案例

丰都县树人镇的王哥(化名),两个4岁的双胞胎女儿都患地中海重型贫血病。采访他时他说当得知两女儿患病时整个人都蒙了,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小孩生病的例子都觉得万分心疼,他万万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家庭中,真是心疼女儿。一个地贫小孩就可能会让一个家庭绝望,何况是两个,他看着两个可爱懵懂的女儿一心只有一个念头治,必须治,哪怕倾家荡产也得治。于是王哥两夫妻一边上班挣钱补贴医疗费一边交换着照顾两个女儿。

朋友们,当无数的期盼需要温暖的时候,需要我们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在这里我们发出爱的倡议,让我们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伸出你爱的双手将爱心传递。

四、产业振兴 共富牛场

(一)项目名称

产业振兴 共富牛场。

(二)项目简介

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具备养殖肉牛的环境,土地资源、肉牛养殖较集中,曾经是重庆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肉牛课题研究的基地,也是丰都县庭院牧场的发源地。根据当地政府再三考察决定打造肉牛项目共富牛场,造牛场、购买牛犊、建设圈舍、技术指导、设施设备、环保设施等来惠及更多村民,提高村民增产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经丰都县慈善会走访,了解到丰都县包鸾镇多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其中,以飞仙洞村为主,据村长介绍,该村共464户,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挣钱,只留下老年人在家务农,年迈的他们除了种庄稼还要养殖肉牛才能勉强支撑日常开销,本以为养牛简单,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缺乏技术,无法养出高品质的牛,售卖后利润并不理想,于是飞仙洞村就提议本着为村民增收的初衷,打造一个专业化的牛场,并提供养殖技术,来帮助当地村民增加收入。

(三)项目案例

飞仙洞村王大爷,他今年70岁,老伴已经过世,子女也在外地打工,陪着他的只有家里的三头牛,由于条件有限,牛只有靠吃草养大,他说虽然养了3头牛,但是一年到头牛也是瘦瘦的,也卖不了多少钱,每次听买牛的说要怎样喂养才能长多好、多重时,王大爷只有默默叹气,心有余力而不足。

像他们这样的不是个例,许多在家留守的老人或在务工的年轻人也有想回乡创业的,通过养牛来带动家庭收入增长,但是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让他们的养牛梦无法实现。牛场建好后由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相应的饲养技术支持。预计飞仙洞村共富牛场建成后村集体+农户可以入股分红,覆盖13个村集体,500户农户,并提供就业岗位,每年预计可实现增收50万元。

五、富民产业 振兴丰都

(一)项目名称

富民产业 振兴丰都

(二)项目介绍

创新产业模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产业是立足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就业为主体,包括种养业、农产品流通业、农产品加工业及乡村休闲旅游业等在内的复合型产业。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中,突出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要求落实产业帮扶政策。

1.让茶叶子变成金元宝

丰都县双龙镇充分利用辖区内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围绕把生态做成产业,用产业维护生态村民富、生态美的总体目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助推茶叶走出去,现有茶叶6500亩,提升丰都县茶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以茶为媒,以茶联谊,以茶富民,以茶兴业。双龙镇将以筹资兴建茶叶加工厂为契机,不断壮大茶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书写丰都县茶产业+乡村文化+乡村振兴融合文章,促进农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增收,不断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付家山村秦某,68岁,儿女失联,仅有一个读初一的孙子,祖孙2人相依为命,虽然低保解决了基本生活,但家庭确实非常困难,自双龙发展茶产来以来,秦某常年在茶园务工,每年能收入8000元左右,显著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说起茶叶,秦某比谁都上心,完全把茶园当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2.小小竹笋拔节成长,铺就贫困乡的绿色致富之路。

三建乡是2017年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通过五年脱贫攻坚、三年深贫决战,三建乡实施全域农村三变改革,发展笋竹、青脆李、油茶、柠檬等产业1.87万亩,实现了深度贫困乡镇向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的蜕变。

三建乡李大爷为三建乡某村五保户,常年独自居住,年近70高龄,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活,亦不能劳累。自三建乡大力发展竹笋产业以来,在镇村干部和周边邻居的帮助下他也栽种了四五亩雷竹苗,苗木下地后,无需精细管护,在镇村定期疏林维护下,茁壮成长,年年都可带来一定收入,每年可帮助老人增收近5000元。

由于竹笋产量大,鲜笋销量有限,急需要在乡村振兴中拓展产业加工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因此,2023年三建乡通过新农人+村集体+农户模式,引进竹笋加工厂一座作为共富农场。目前,该项目建设已完成储备池等建设,还需新增竹笋加工设备一批来真正实现三建乡竹笋产业增值、农民进一步增收。因为建设资金有限,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帮助,让三建乡农副产品价值进一步提升,让老百姓生活进一步富裕。

3.人居环境再提升 乡村旧貌换新颜

丰都县包鸾镇某村的陈大妈一家人通过养猪走上了致富道路,但是由于工作忙碌及思想意识没有跟上,房前屋后全是垃圾,周围也是臭气熏天,弄得附近邻居也是苦不堪言。自从包鸾镇开展美好家园计划以来,陈大妈一家人下定决心要好好改造自家的生活环境,在养殖场引进了排风系统,还在周围种上了大量的开花植物,不仅避免了臭味扩大,还成为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特发起富民产业 振兴丰都慈善项目,希望各爱心企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献出爱心,为丰都振兴乡村贡献一份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